射频溶脂背部塑形

射频溶脂是类似于微波的电滋波,其波长频率为40.67MHZ。该频率的电滋波可以使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强烈的共振旋转,磨擦产生热,从而达到给胶原组织加热和脂肪细胞加热的目的。射频溶脂是通过电极发射高频电波产生高热达到消融治疗部位脂肪的目的,与激光溶脂作用相仿,激光溶脂也能紧致皮肤,且治疗部位皮肤紧致效果可维持2-6个月,但也只适合赘肉较少的后背,对于大面积脂肪作用效果甚微。

 

 

  • 就诊科室: 整形美容科
  • 费用范围: 8000—15000元
  • 住院治疗: 不需要
  • 麻醉方法: 不需要
  • 技术手段: 其他
  • 治疗次数: 1次
  • 拆线天数: 不需要
  • 治疗时长: 2小时以内
治疗效果: 一至数年
适宜人群: 后背赘肉较少且有美化背部线条的求美者
恢复时间: 1-2周

优点

1. 治疗过程中能凝固血管,减少皮下出血。 2. 溶脂同时能起到紧致治疗部位皮肤的作用。

缺点

1. 对背部脂肪多的求美者效果不好。 2. 技术不成熟,在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副作用

① 疼痛:射频吸脂过程中受术者治疗部位会有轻微疼痛,但多能忍受。 ② 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可能会形成慢性血清肿。 ③ 皮肤瘀斑:多于治疗结束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处理。 ④ 皮肤烧伤:机器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皮肤烧伤,受术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疼痛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⑤ 其他常见并发症: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适应症

后背赘肉较少且有美化背部线条的求美者可以考虑射频溶脂瘦后背。

禁忌症

以下人群需慎选: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术前准备

1、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不要挠抓、碰撞治疗区皮肤。

2、手术前两周内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3、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应诊大夫确认手术方案。

4、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

5、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治疗方式与过程

射频瘦后背时先在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局部肿胀麻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在拟溶脂部位作约3mm的切口,根据皮肤/脂肪捏持试验决定射频内电极置入深度,以使脂肪和血管凝固,这种绝缘的内部电极探针通过一个小的传导尖端发射射频电流。

② 在真皮下表面置入内电极后,将外电极接触皮肤表面。与内电极相比,外电极有大的接触区,产生的功率密度较内电极低。两电极之间的射频功率一直到50W 。

③ 调整电极大小和功率到使两电极之间的脂肪组织液化而不使皮肤坏死,治疗期间,机器的参数调整一般为使系统达到40℃并在治疗区维持1—2分钟。

④ 射频治疗后,破坏的脂肪组织通过标准的金属小管抽吸操作吸出体外。

⑤ 治疗结束后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吸脂部位。

治疗效果

射频溶脂瘦后背是通过电极发射高频电波,产生高热达到消融治疗部位脂肪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对肌肤真皮深层的胶原蛋白进行加热,使其排列紧密,来达到紧致肌肤,柔和背部线条的效果,患者可保持一至数年。

并发症

① 疼痛:射频吸脂过程中受术者治疗部位会有轻微疼痛,但多能忍受。

② 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可能会形成慢性血清肿。

③ 皮肤瘀斑:多于治疗结束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处理。

④ 皮肤烧伤:机器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皮肤烧伤。

⑤ 其他常见并发症: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康复与护理

射频溶脂术后受术者会有一些不适感,而做好手术后护理不仅能减轻受术者自身的痛苦,还能加快伤口愈合,射频溶脂后受术者应做好如下三方面:

① 射频溶脂后溶脂部位加压包扎5~7天后,更换弹性紧身衣1~3个月。

② 术后一周内治疗区皮肤不要暴露在阳光下,做好防晒工作。

③ 治疗期间选择高蛋白质、低糖、低脂饮食,以促进术后身体康复。

风险以及预防

射频溶脂是比较先进的溶脂技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相对较少,虽然其并发症较其他常规吸脂术较少,但仍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射频溶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① 皮肤烧伤:机器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皮肤烧伤,受术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疼痛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② 疼痛:激光吸脂过程中受术者治疗部位会有轻微疼痛,但多能忍受。

③ 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可能会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④ 皮肤瘀斑:多于治疗结束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处理。

⑤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生理以及美学

背部位于左、右腋后线之间,上为颈部下界,下平第12胸椎及第12肋下缘。背部的皮肤一般比较厚,浅筋膜较致密,浅筋膜内含有大量脂肪。在背部中央为脊椎骨的棘突,两侧为强而有力的骶棘肌,再向外侧就是由肋骨和肩胛骨组成的背部平面。

皮下脂肪组织,是以脂肪细胞为主的结缔组织,是机体营养和能量的储藏库,并且对外环境有绝缘作用。脂肪细胞来源于胚胎的间质细胞,正常情况下数量是恒定不变的,但大小是不断变化的。但过度肥胖的人脂肪细胞可产生增殖现象,脂肪细胞数目可以增加。脂肪细胞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柔和的背部线条是曲线美必不可少的部分,后背美学主要体现为曲线和肌肉起伏的美,也表现为侧面和正面不同角度观察时的轮廓美。女性后背美的标准一般是指背部宽窄适中,与臀部的比例适当,脊柱沟弯曲比较明显、肩下骨轻微突出,脂肪含量适当,而背部过多赘肉会大大影响女性背部线条美感。

器材和材料

射频仪器:射频(RF)是一种电磁辐射能量,其能量可以电或磁的形式存在并传播。射频治疗通过无选择性加热原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