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剥脱应用高浓度化学药物溶液,如石炭酸或三氯碳酸促使皮肤老化角质层脱落、加速角质细胞及少部分上皮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淡化黄褐斑黑素从而达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
化学剥脱疗法治疗黄褐斑,术后1-2天,局部轻度发红、疼痛;3-7天后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部分患者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肤色。如需多次治疗,每次换肤之间应间隔2-4周。
优点
缺点
副作用
脸部有黄褐斑者。
1.对光敏感者及近期用过光敏感药物(维A酸类、四环素等)者。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服用消炎药、降压药者。
3.长期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者。
4.2周内有日光暴晒者以及面部有炎症者。
5.女性月经期、孕妇。
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应注意在化学剥脱术治疗黄褐斑前需严格遵守规定进行日常护理,充分清洁面部皮肤,去除油脂。
化学剥脱术治疗黄褐斑是应用适当浓度的化学剥脱剂,如石炭酸或三氯醋酸溶液,涂于斑点处,经过变白、转黑、结痂、脱落的过程。由于该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现已少用。
1.黄褐斑消失。
2.换颜。
1.色素沉着:化学剥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由脱痂处过多晒太阳引起。所以要避免晒太阳,外用防晒霜,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
2.色素减退:可能会是永久性的,相对于不化妆的男性来说,色素减退显得更加严重。
3.持久性红斑:浅层换肤后的红斑多数在几天内消退。持续存在的红斑可遵医嘱使用中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每天使用直至好转。
4.粟丘疹:部分患者由于剥脱术后毛囊孔闭塞、受堵,皮脂分泌不畅所致。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5.瘢痕:是中层和深层换肤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受术者在治疗前半年曾经服用异维A酸,在换肤后愈合时可能会有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风险,不能马上进行换肤,需要等这段窗口期过后才可。
6.感染:不常见,如果发生感染,多数是浅表的细菌感染或者是单纯疱疹复发。细菌感染一般是因为术后的护理不当,如果在医生正确的指导下,仔细护理受术部位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应立即就医。
7. 眼睛损伤:治疗时可能发生眼睛的损伤,有报道三氯醋酸引起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炎。
1.一至两星期内忌食辛辣、带色素和刺激性食品,前3天不能沾水。
2.保持皮肤干燥,不要涂抹任何药物,以免导致皮肤发炎。注意清洁卫生,如有起水泡,纯属正常反应,不可抓挠。
3.术后每天使用防晒系数为50的防晒霜。
1.脱痂处过多晒太阳会引起色素沉着。所以要避免晒太阳,外用防晒霜,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
2.色素减退可能会是永久性的。
3.可能存在持续的红斑,可遵医嘱使用中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每天使用直至好转。
4.部分患者由于剥脱术后毛囊孔闭塞、受堵,皮脂分泌不畅会导致 粟丘疹,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5.可能会有瘢痕,如果受术者在治疗前半年曾经服用异维A酸,在换肤后愈合时可能会有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风险,不能马上进行换肤,需要等这段窗口期过后才可。
6.如果发生感染,多数是浅表的细菌感染或者是单纯疱疹复发。细菌感染一般是因为术后的护理不当,如果在医生正确的指导下,仔细护理受术部位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应立即就医。
7.治疗时可能发生眼睛的损伤,有报道三氯醋酸引起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炎。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
化学换肤的目的是通过化学试剂可控地破坏一定深度的皮肤,启动相邻表皮和附属器结构的修复过程,形成新的表皮和真皮上部,还可以促进真皮胶原重组,用新生的皮肤代替原来不完美的皮肤。
化学剥脱剂及常规的手术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