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牙龈成形术与牙龈切除术相似,只是其目的较单一,为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两者常合并使用。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有关规定,牙龈切除术属于美容皮肤科的有创治疗项目,属于医疗美容性质,应该在正规的医疗美容医院或开设医疗美容科的正规医院实施。
优点
缺点
副作用
1、牙龈肥大、增生,牙冠显得矮短,有假性牙周袋存在,或龈边缘肥厚、不整齐,经基础治疗后,未能恢复正常形态者。
2、腭侧浅、中度牙周袋(骨上袋)。
3、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有足够附着龈。
4、位置偏近冠方的慢性牙周脓肿。
5、第三磨牙和面龈瓣覆盖,能萌出并有对he关系者。备洞或冠桥修复时龈组织覆盖过多,影响充填或修复时。
1、牙周袋过深,超过膜龈联合时。
2、伴有骨下袋而需作骨修整时。
1、常规消毒麻醉。
2、根据袋的深度用牙周探针或牙周袋印记镊在牙龈表面作出溢血点,然后用1%美蓝连成为龈切的标记线。
3、用斧形刀的后刀缘在距标记线的0.2-0.32cm的根方牙龈处切入,与牙长轴呈45°,可达龈袋或牙周袋底,要求连续切口,乳头处用龈乳头刀进行龈切,与牙面分离,避免组织撕裂。
4、修整龈边缘,去除残留的龈下牙石,平整根面,去除肉芽组织。
5、生理盐水冲洗,压迫止血。
6、牙周塞治,术后1周拆除敷料,如伤口未愈,生理盐水冲洗后局部涂亚甲蓝,重置牙周塞治剂。
1.麻醉
传导阻滞麻醉和(或)局部浸润麻醉。一般多用含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阿替卡因的浓度为4%),可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也可用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
尽量在手术区根方的龈颊沟部作浸润麻醉,腭侧则行切牙孔或腭大孔阻滞麻醉,避免直接注入手术切除部位,否则会影响手术切除的准确性。
2.消毒
让患者在术前用0.12%氯己定含漱,以清洁口腔。口腔周围皮肤用酒精消毒,铺无菌巾。术者戴无菌手套。
3.标定手术切口的位置
用牙周探针检查龈袋或牙周袋情况,标出袋底位置,据此确定切口位置。袋底位置的标定,可用印记镊法,也可用探针法。
印记镊法:将印记镊的直喙(无钩的一端)插入袋内并达袋底,弯喙(有钩的一端)对准牙龈表面,夹紧镊子,使两喙并拢。弯喙刺破牙龈形成一个出血点为标记点,该出血点与袋底位置一致。
探针法:用探针探查袋的深度,在牙龈表面相当于袋底处用尖探针刺入牙龈,形成出血点,作为印记。
在术区每个牙唇(舌)侧牙龈的近中、中央、远中处分别做标记点,各点连线即为袋底位置,作为切口的依据。切口位置应位于此连线的根方1~2mm.如果牙龈组织较厚,切入点可位于更根方一些。
4.切口
使用15号刀片或斧形龈刀,在已定好的切口位置上,将刀刃斜向冠方,与牙长轴呈45°角切入牙龈,直达袋底下方的根面。
一般做连续切口,使龈缘成扇贝状外形,然后使用柳叶刀或ll号尖刀,在邻面牙间处沿切口处切入,将牙龈乳头切断,从而将增生的牙龈切除下来。但应注意切入角度不要过大,避免暴露牙槽骨。
切入的角度可以根据牙龈的厚薄适当调整,如牙龈较厚,可减小切入的角度。切龈时切忌反复切割损伤组织而使龈缘呈锯齿状,并避免残留牙龈组织,否则不利于组织愈合。切口也可是逐个牙分别间断地切除牙龈,但此时要注意相邻牙龈切口的连接及龈外形的连续。
5.龈上洁治器:
用龈上洁治器(常用宽背镰形洁治器或Ball刮治器)刮除切下的边缘龈组织和邻面牙间龈组织,然后彻底刮净牙面残留的牙石、病理肉芽组织及病变的牙骨质。
6.修整牙龈
用小弯剪刀或龈刀,修剪创面边缘及不平整的牙龈表面,使牙龈形态与牙面呈45°角,并形成逐渐向边缘变薄、扇贝状的正常生理外形。
7.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纱布压迫止血,检查创面,外敷牙周塞治剂。
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牙龈成形术与牙龈切除术相似,只是其目的较单一,为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两者常合并使用。可以迅速缓解智齿、牙龈炎等引起的疼痛。
牙根暴露:主要是指牙龈出现萎缩的现象,出现的表现,同时有牙缝变大,牙体变长和牙齿松动。牙根外露,出现牙龈萎缩常使裸露了的牙极对冷热的温度变化及酸性食物等异常敏感,经常出现刺激痛。
术后24小时内进半流质或软食,用非手术侧咀嚼,暂时不刷牙,可漱口。要防止牙周塞治剂脱落,若术后1周内脱落,应令病人漱口后,局部涂布1%龙胆紫,再上塞治剂。1周后拆除塞治剂。嘱病人用食指蘸抗生素软膏按摩牙龈3~5天,用软毛牙刷做竖转动法刷牙。
1、术后会出现短暂的牙周疼痛情况。
2、术后手术部位会出现短暂的肿胀现象。
牙龈是附着在牙颈和牙槽突部分的粘膜组织,呈粉红色,有光泽,质坚韧。牙龈边缘称为龈缘,正常呈月芽形。龈缘与牙颈之间的小沟称龈沟,正常龈沟深约1-2毫米。两邻牙之间的牙龈突起称龈乳突。 也叫齿龈,通称牙床,有的地区叫牙花儿。是指包住齿颈的黏膜组织,粉红色,内有很多血管和神经。
牙龈刀:用斧形龈刀的后刀缘在距标记线约2~3mm的根方牙龈处以45°角作切口,根据组织的厚度及该区的解剖特征,可改变切口与标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刀口与牙长轴所成的角度,但不要切在牙槽粘膜上。
精细剪刀:用于修剪面部软组织。
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皮肤及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