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胃癌男女之比为2.3—3.6:1,而青年人胃癌女性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男女之比为1:1.3—2.6,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因此了解以下发病特点对及时就诊很有意义:
(1)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
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高低之比可相差10倍。日本、智利、冰岛、奥地利、芬兰、匈牙利等国为高发地区;北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发病率较低。
我国胃癌发病率也高,尤其是甘...
一位被诊断为胃溃疡的年轻人,因反复发生胃出血被推到了手术台上,医生打开他的腹部一看,溃疡发生了癌变,腹腔广泛转移。虽经医生极力救治,还是于二个月后全身衰竭而死亡。人们传统认为胃癌多见中老年人,青壮年少见。但近...
胃癌可发生出血、穿孔、梗阻、胃肠瘘管、胃周围粘连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早期70%以上毫无症状,中晚期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消瘦、乏力、代谢障碍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60岁居多,男女发...
1.粘膜
成人胃粘膜表面积约为800cm2。生活状态下,胃粘膜呈玫瑰色或浅灰红色,青年人较为鲜艳,唯贲门和幽门处呈苍白色。其厚度不一,约为0.3~1.5mm,以贲门部最薄,幽门处最厚。胃空虚时,由于肌组织的收缩,致使粘膜及...
凡是能抑制肿瘤转移形成的基因均可命名为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肿瘤抑制基因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表型。目前已经分离出几种能抑制肿瘤转...
全球胃癌的2/3发生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每年死亡16万多人,大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胃癌的癌前病变发展缓慢,甚至是可逆的,但早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特异性的症状。因此如果能早期监测到癌前病变,或许可以减少...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二)巨体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
胃癌免疫学基础
肿瘤是身体某种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一般可以分为良性及恶性瘤,良性危害小,恶性瘤危害大。恶性瘤包括上皮起源的癌、中胚叶非上皮起源的肉瘤,还有一些特殊的如神经系统起源的母细胞瘤等。...
我国癌肿中消化道癌最多,其中又以胃癌最多,而且有增加趋势。胃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15/10万增加到近年25.21/10万。我国胃癌主要源于萎缩性胃炎,特别是B型。一组60例胃癌手术标本用卷席粘膜大切片法,对癌旁胃粘膜连续病...
(一)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无症状。根据发生机理可将晚期胃癌症状分为4个方面。
1.因癌肿增殖而发生的能量消耗与代谢障碍,导致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
(一)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无症状。根据发生机理可将晚期胃癌症状分为4个方面。
1.因癌肿增殖而发生的能量消耗与代谢障碍,导致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
胃癌转移机理
肿瘤扩散包括肿瘤浸润(浸袭)与转移过程,浸润指肿瘤细胞的直接扩散,即从原发部位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体腔或脑脊髓腔不断地向附近或远处器官、组织扩散、累及相应器官,这往往是恶性肿瘤生长...
胃癌病理
胃癌病例的确诊需靠病理学 检查,即对纤维胃镜钳取胃粘膜标本和手术切除胃标本的大体作显微镜下检查。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亦需靠病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因此,欲了解和攻克胃癌,其病理学知识尤为重要。
...
发表在今年10月号《肿瘤外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pN3期胃癌的预后并不均一,其中包含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亚组,分别具有显著不同的长期预后。淋巴结转移率是该期患者长期预后的有效预测因素。
韩国汉城Yons...
在各类癌症中,胃癌是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据国际抗癌组织统计,全世界胃癌的发病人数每年达60多万,其中35%发生在中国。胃癌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身癌肿中居第二、三位。
胃癌治疗得早与晚,效果大...
近年来,35岁以下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常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和胃痉挛等。到确诊时,已向邻近脏器转移,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由于青年人患胃癌后其胃酸分泌正常,胃蠕动功能所受影响不大,清化道症状出...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诊断治疗若不及时,常常贻误病情,预后不佳。日本胃癌男性病死率为30%,女性为26%。各期胃癌在英国和日本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Ⅰ期:70%和98%,B期:30%和85%,Ⅲ...
幽门螺杆菌泛滥成灾。并非危言耸听:全世界约有一半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而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又可能发展成胃癌。因此,人们不禁会问:幽门螺杆菌与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