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不同于普通的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治疗的疗程需要5年,5年后再给治疗或不给治疗已没有多大差别,病人就基本痊愈了。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化学治疗(化疗),化疗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诱导缓解"阶段,这一阶段必须用足够量的化疗药品给病人,以尽快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杀灭,达到"完全缓解"后病人体内实际上还有一定量的白血病细胞,若不乘胜追击,巩固治疗,它们还可能"死灰复烧",这里必须要进行的第二个治疗阶段,称为"巩固维持"治疗,这一阶段的化疗药,给药间隔可以拉长,如第一年的白血病人,每隔一个月给一疗程药,第二年可两个月一次,第三年至五年可间隔再延长,如病人能坚持下去,中间不复发,五年后一般就不要再给药了,但是在这长长的五年里,不仅需要医生付出辛勤的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优势,骨髓移植,基因治疗的问世,急性白血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有了乐观的前景,所以我们每位患者都应正视现实,充满信心,医疗的经验是:乐观者比悲观者生存率要高,这大概是由于情绪能影响体内的免疫系统,这在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总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能吃苦、乐观而又积极配合,治疗效果一定会锦上添花。但得了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放弃治疗,那么往往会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病魔下的牺牲品。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以下几项是可能诱发的因素:
1、放射线,如日本原子弹暴炸的广岛,在其爆炸中心爆炸后五年之内,白血病的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一百倍;
2、病毒感染,在动物身上已经证实某些病毒可以引起白血病;
3、某些化学物质,如常期接触苯类物质可以引起白血病,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如治疗牛皮癣的双呱马铃等;
4、遗传因素,当前值得注意的是房屋装修中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成为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除了要避免上述几项诱发因素外,目前还没有预防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1)白细胞数值:成年人外周血液中正常的白细胞数值是4~10×109/L,如果少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超过10×109/L及为白细胞增多。
(2)白细胞分类计数:在外周血液中可以看到的白细胞,一般可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五种;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最多,其次为淋巴细胞,其他的白细胞很少。所谓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是计算各种白细胞在它的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数 。正常值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1~8%。
(3)白细胞的数值,除了疾病因素可以引起变化外,亦受生理因素及其他原因影响,餐后、剧烈运动、寒冷、疼痛、恐惧等可致白细胞升高;冬天白细胞比夏天高,下午检查比清晨高;妊娠亦可使白细胞升高。
白血病俗称血癌,多发生于2-5岁的小儿。尽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医学专家们已经注意到很多因素:
妊娠期每天吸10支烟以上的孕妇,其后代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50%,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增加一倍。
国外有专家观察,严重受电磁场影响的儿童有易患白血病的倾向。
长期接触化学药品者,其子女患白血病的机会较大。据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儿童白血病的发生除了与本身服用氯霉素等有密切联系外,与其父母长期接触汽油、甲苯、煤油、农药有关;孕期大量接触这些物质,有的有害物质突破胎盘屏障,损害胎儿;哺乳期父母的不洁工作服直接接触婴儿,也会造成伤害。
预防白血病的关键就是要保护比较容易患白血病的上述儿童,以及了解白血病的一些早期征象,以便早发现,及时治疗。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或胸骨压痛,齿龈肿胀糜烂久治不愈,皮肤出现紫癜、淤斑,鼻衄。
(2)原因不明的各系白细胞减少,久治无效;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3)小儿严重贫血,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4)不明原因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伴有未成熟白细胞增多者。 凡发现以上任何一项异常者,应及早就医,做全面的检查。
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是以细胞毒药物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由于所用的细胞毒药物在极大程度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往往也对体内所有增殖力旺盛的细胞,如性腺细胞、粘膜上皮细胞等具有相当程度的杀伤作用或致畸作用。尤其当白血病患者合并有睾丸或卵巢等处白血病浸润时,为治疗这些髓外白血病病灶,尚需在全身化疗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局部放射性治疗。这些措施无疑会使正常的生殖细胞与白血病细?quot;同归于尽"。因此,经上述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生育力将受到极大影响,婚后不育,或一旦怀孕,胎儿的畸形、致残或死亡、流产发生率均极高。基于优生学等方面的考虑,白血病患者以不生育为好。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在病情未缓解之前,由于疾病本身或化疔的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均将受到极大影响,此时的患者不适于工作。但当病情完全缓解并且已经正规强化巩固治疗达一年后,若患者体力允许,并且有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慢性白血病由于病情发展缓慢,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病情保持稳定,不需住院治疗、甚或不需药物治疗。对这些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并且不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工作,是应该被鼓励的。
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当出现以下情形时,即可称为难治性白血病:
(1)初治病人对常规诱导化疗无效;
(2) 在首次缓解6个月内即早期复发的白血病;
(3)虽然在首次缓解6个月后复发,但以原方案再诱导治疗失败者;
(4)第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患者。
俗话说"牙痛不算病,痛起来要人命"。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讲,如果经常受牙疾的折磨,心情一定很糟。尤其是患者的残根断齿处,常有细菌藏匿,一旦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则患齿局部很容易发生感染,重时可引起颌面部软组织蜂窝组织炎。对这些患者选择适当的时机拔除患齿是必要的。一般可选两次化疗间的休息期,待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数>50×109/L时,拔牙相对安全。若局部情况允许,患者能坚持到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再拔牙,则手术会更加安全,术后伤口局部感染、出血不止等发生率也将进一步减低。
经治疗已达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若在以后的病程中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即称为白血病复发:
(1)骨髓中原始细胞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但又<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达到骨髓完全缓解标准者;
(2)骨髓中原粒细胞(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20%者;
(3)出现骨髓以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如绿色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及睾丸白血病等。
所谓白血病的庇护所,是指体内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等脏器,由于其天然的组织结构特点(血脑屏障及血睾屏障),使得多种抗肿瘤药物不能进入或在其中达不到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浓度。局部的肿瘤细胞得以生存、繁衍,并成为日后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目前关于白血病的病因研究显示,某个体是否发生白血病可能取决于内因、外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研究,具有以下情况者,其白血病的发生率可能高于普通人,即所?quot;高危"人群:
(1)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电离辐射者,如肿瘤或其他患者进行X线或丫射线照射或32P治疗后、受原子弹爆炸等核辐射的幸存者。
(2)长期或慢性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或药物者,如苯及其衍生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或某些免疫抑制剂,乙双吗啉等。
(3)曾受某种逆转录RNA病毒(如HTLV-I型病毒)感染者。
(4)具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如Down氏综合征、Fanconi贫血、Bloom综合征患者。
白血病临床方面的特点主要是由于正常造血细胞生长受抑制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器官所致。由于白血病细胞对骨髓的浸润或抑制,致使正常的造血功能受阻。
血型是依人体红细胞表面存在的特殊抗原物质而决定的,至今国内外未发现哪一种血型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相关性。
应该说并非所有的白血病都有遗传倾向性,但临床上确见到某些白血病在某一人种(如白种人)、某些遗传性缺陷(如Ih,wn氏综合征)和某些家族性疾病(如Fzlnco山贫血)中较容易发生。同卵双生中,若一人患急性白血病,则另一人患急性白血病的机率(25%)显著高于普通人(5/10万)。以上均提示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对白血病发病产生影响。
白血病不会遗传。白血病病人遗传下去的只是对白血病的易感性,而不是白血病本身。
白血病不会传染。世界上并未将白血病列为传染病,收治病人时也未采取隔离措施,和白血病病人长期接触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白血病发病率并没有比普通人群高。
要积极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不同于普通的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治疗的疗程需要5年,5年后再给治疗或不给治疗已没有多大差别,病人就基本痊愈了。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化学治疗(化疗),化疗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诱导缓解"阶段,这一阶段必须用足够量的化疗药品给病人,以尽快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杀灭,达到"完全缓解"后病人体内实际上还有一定量的白血病细胞,若不乘胜追击,巩固治疗,它们还可能"死灰复烧",这里必须要进行的第二个治疗阶段,称为"巩固维持"治疗,这一阶段的化疗药,给药间隔可以拉长,如第一年的白血病人,每隔一个月给一疗程药,第二年可两个月一次,第三年至五年可间隔再延长,如病人能坚持下去,中间不复发,五年后一般就不要再给药了,但是在这长长的五年里,不仅需要医生付出辛勤的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优势,骨髓移植,基因治疗的问世,急性白血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有了乐观的前景,所以我们每位患者都应正视现实,充满信心,医疗的经验是:乐观者比悲观者生存率要高,这大概是由于情绪能影响体内的免疫系统,这在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总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能吃苦、乐观而又积极配合,治疗效果一定会锦上添花。但得了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放弃治疗,那么往往会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病魔下的牺牲品。
白血病是人类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被人们称作血癌。人体的造血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造成大量的幼稚细胞广泛而没有控制的增殖,出现于骨髓及其它组织器官中并进入周围的血液,就形成了白血病。病人表现出贫血、发热、出血、感染等症状,有的病人会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
据调查统计,我国的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3/100000,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6/100000-9/100000。没有确凿数据能证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或存在着城乡差别。
原因尚不清楚。由于放射线、电离辐射、病毒、化学物质(包括毒物及药品),加上个体可能存在的遗传或免疫机能缺陷等,可使造血细胞发生恶变,恶变后的细胞由于存在分化和成熟方面的缺陷,同时又保持有分裂增殖的能力。故使此类恶变细胞(白血病细胞)可以不断地在体内增殖积聚,由造血组织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多种脏器,出现有关的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要积极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不同于普通的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治疗的疗程需要5年,5年后再给治疗或不给治疗已没有多大差别,病人就基本痊愈了。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化学治疗(化疗),化疗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诱导缓解"阶段,这一阶段必须用足够量的化疗药品给病人,以尽快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杀灭,达到"完全缓解"后病人体内实际上还有一定量的白血病细胞,若不乘胜追击,巩固治疗,它们还可能"死灰复烧",这里必须要进行的第二个治疗阶段,称为"巩固维持"治疗,这一阶段的化疗药,给药间隔可以拉长,如第一年的白血病人,每隔一个月给一疗程药,第二年可两个月一次,第三年至五年可间隔再延长,如病人能坚持下去,中间不复发,五年后一般就不要再给药了,但是在这长长的五年里,不仅需要医生付出辛勤的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优势,骨髓移植,基因治疗的问世,急性白血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有了乐观的前景,所以我们每位患者都应正视现实,充满信心,医疗的经验是:乐观者比悲观者生存率要高,这大概是由于情绪能影响体内的免疫系统,这在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总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能吃苦、乐观而又积极配合,治疗效果一定会锦上添花。但得了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放弃治疗,那么往往会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病魔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