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而在治疗后应每3月复查血清一次,一年后每6个月一次,但是在感染期间,日常需要的注意事项由专家做出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旦确定感染梅毒,要坚持早治疗以及足量用药的原则。
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一般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第二、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
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随着梅毒病变,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虽然如此,但是依旧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患者的内裤、日用品需要及时的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第三、早期梅毒患者要禁止性行为。
即使是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无可避免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愈后方允许结婚。
第四、感染期间不宜怀孕。
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如果您对于梅毒的临床表现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和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对话,专家会针对您的具体症状和身体状况为您做有关梅毒病症的详细健康指导。
(责任)
传染途径的不同梅毒可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胎传)梅毒;根据其病期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先天梅毒有早期先天梅毒,相当于后天二期,但较重。晚期先天梅毒与后天相似,但很少发生心、血管及神经病变。主要为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哈钦森氏齿 (上门齿中央切痕,下小上大,宽厚相等)、佩刀形胫骨等。各期之间可有潜伏梅毒,无症状,仅血清反应阳性。治疗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四环素等。
梅毒患者的注意事项:梅毒的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如何远离妊娠梅毒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妊娠梅毒危害大。
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既可以是患者怀孕形成的,也可以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怎样避免悲剧发生
育龄妇女应配合医生,抓住几个关键时机,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进行孕前检查。
2、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驱梅治疗。
(责任)
旧社会,梅毒俗称“花柳”,因沾花惹柳而相互传染得病,因当时医学不发达,得了梅毒迁延难愈甚至危及生命而谈之色变。由于现代医学发展,梅毒已是可治可防不可怕的性病。近年来,梅毒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胎传梅度报告发病数及其发病率上升更加明显,梅毒对国民的健康危害越来越大,甚至危害着下一代。
梅毒的发病人群已经由刚传入初期的有钱阶层向普通阶层转变,目前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工人、农民,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经济能力弱、得到规范治疗的机会少,患病后多就诊于小诊所或自行购药治疗,成为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
患者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梅毒治疗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药量要足够,疗程要规范,愈后追踪随访。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患者讳疾忌医,采取自行购药治疗或治疗不规则,结果延误病情,因此,当患者有不洁性生活史或性接触史,发现外生殖器有不痒不痛的红色丘疹或溃疡,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检查确诊,确诊后要在医生指导下系统用足够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追踪随访二年;同时,性伴侣也要到医院检查治疗,这是控制传染的关键。
据介绍,目前市皮肤医院一种梅毒快速诊断试剂,可以快速检测是否感染梅毒。该试剂有多个优点:一是成本低廉,每人份试剂成本约5元(不包括人工及材料费)。二是无须设备,不需要任何设备,尤适用于边远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三是操作简单,末梢血或静脉血一滴,类似于查早孕的检测试剂。四是出结果快,20分钟便知道结果。五是结果准确,经验证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超过90%。六是可以确诊。现有的梅毒血清试验往往不能凭一项确诊,而梅毒快速诊断试剂可以起确诊作用。当然,梅毒快速诊断试剂也存在缺点,它只能判断曾经或已经感染梅毒,不能判断是已经治愈还是未治愈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存在窗口期。
几大人群应该作梅毒快速筛查:从事桑拿娱乐的服务人员;多性伴和有不洁性生活的人员;阴部有无痛性溃疡;大腿根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出现较多的无痛无痒的皮疹。婚前、孕前最好检查梅毒,以免将梅毒传给爱人和下一代。
洁身自爱是预防梅毒的关键
预防性接触传染最重要的是洁身自爱,避免非婚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一夜情”等行为;性行为时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也是有效防护措施。在性病高危人群(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门诊人群和男性同性恋人群)中进行梅毒快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梅毒,可减少在性乱人群中的传播。
为预防血液传播,要做到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尽量不输血或注射血制品,必须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前,要确认它们是经过梅毒检测的。预防梅毒的母婴传播,重要的是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目前在大多数城市,绝大多数孕妇均接受了包括梅毒检测在内的产前保健,最好是在孕初3个月和孕末3个月各检测1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自己有溃疡、皮疹等可疑症状,尤其是在有危险性行为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梅毒病人可以无症状,因此即使毫无症状,也有可能已感染梅毒。
专家认为,一般把梅毒患者分为三类:高危人群、桥梁人群、普通人群(受害人群)。梅毒患者并非都是有道德问题的人,很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上的,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更何况患先天梅毒的婴儿。梅毒患病增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该正视现实,积极防治。目前对于梅毒防治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加大防治力度,消除梅毒,保护国民健康。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可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严重后果。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在分娩过程造成感染引起新生儿梅毒。
尽管如此,但是母婴梅毒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进行阻断干预,梅毒孕妇也可以生下健康宝宝。如何避免梅毒的母婴传播呢?
1. 建议高危人群、孕产妇及婚检人群进行梅毒检测。
对梅毒高危孕妇,在妊娠28周~32周及分娩前再次做梅毒血清学筛查。婚检人群如发现梅毒感染,应立即治疗,治愈后再结婚以保证双方及子女健康。另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在孕产妇初次接受产期保健时,主动提供检测咨询服务,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情况,尽早提供干预措施。
2. 加强产前保健,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
对疑似患者进行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治疗;对患梅毒感染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如给予充分的抗梅毒治疗,胎儿可能不被感染。妊娠早期梅毒未进行抗梅毒治疗,在妊娠末期进行青霉素治疗,也可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如果正处于抗梅毒治疗的育龄妇女在妊娠时要注意,建议不要在此期间妊娠,尽量采取适宜有效的避孕方式。
3. 及早发现妊娠梅毒。
孕产妇梅毒可发生母婴传播、导致流产、早产、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梅毒,所有婚前、孕前保健和孕前检查的妇女要进行梅毒预防知识的咨询和梅毒检测,对于梅毒感染妇女应动员其性伴或配偶进行检测。
4. 定期进行随访。
梅毒感染孕妇经系统驱梅治疗后亦应随访至少2年,患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至少随访半年,有些情况需随访至18个月。
专家:治疗梅毒抗生素并非万能 除了治自己还要治性伴侣
防治梅毒要注意避免五大误区,专家一一分析。
误区一:性传播是唯一途径。对于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归咎于性。诚然,在梅毒的传播途径中,性行为名列首位,但除此之外,破损的表皮与带有梅毒螺旋体的浴具、衣物等接触,或者直接接触患者受损的皮肤黏膜,也有可能使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误区二:症状消失,天下太平。有的患者在感觉症状消失后就不再治疗,也不去医院复查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治疗梅毒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梅毒治愈的标准不仅是临床治愈,即症状、体征消失,而且还要达到血清学治愈,即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消失。在治愈后的两年内还应进行定期随访(复诊+血液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误区三:抗生素万能。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素,梅毒螺旋体就会一扫而光。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梅毒虽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梅毒螺旋体不是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敏感,因为梅毒螺旋体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因此要选择敏感、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注射次数少的青霉素,如苄星青老素。
误区四:梅毒能终生免疫。有的患者认为,得过一次梅毒后会终生免疫。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人得了梅毒时,机体对梅毒螺旋体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梅毒不能终生免疫,治愈后再接触仍可再感染。
误区五:只治自己不治性伴侣。一些性病患者在治好之后,在不再有外遇的情况下,又多次复发,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治好了,未让配偶治疗,结果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又多次罹患同一种病。因此,患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应当开诚布公地告诉配偶,并同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愈后方允许结婚。
(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5)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1、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职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2、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3、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4、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职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5、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误区一:性传播是唯一途径。
对于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归咎于性。诚然,在梅毒的传播途径中,性行为名列首位,但除此之外,破损的表皮与带有梅毒螺旋体的浴具、衣物等接触,或者直接接触患者受损的皮肤黏膜,也有可能使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误区二:症状消失,天下太平。
有的患者在感觉症状消失后就不再治疗,也不去医院复查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治疗梅毒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梅毒治愈的标准不仅是临床治愈,即症状、体征消失,而且还要达到血清学治愈,即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消失。在治愈后的两年内还应进行定期随访(复诊+血液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误区三:抗生素万能。
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素,梅毒螺旋体就会一扫而光。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梅毒虽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梅毒螺旋体不是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敏感,因为梅毒螺旋体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因此要选择敏感、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注射次数少的青霉素,如苄星青老素。
误区四:梅毒能终生免疫。
有的患者认为,得过一次梅毒后会终生免疫。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人得了梅毒时,机体对梅毒螺旋体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梅毒不能终生免疫,治愈后再接触仍可再感染。
误区五:只治自己不治性伴侣。
一些性病患者在治好之后,在不再有外遇的情况下,又多次复发,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治好了,未让配偶治疗,结果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又多次罹患同一种病。因此,患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应当开诚布公地告诉配偶,并同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抗生素万能。
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素,梅毒螺旋体就会一扫而光。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梅毒虽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梅毒螺旋体不是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敏感,因为梅毒螺旋体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因此要选择敏感、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注射次数少的青霉素,如苄星青老素。
2.梅毒能终生免疫。
有的患者认为,得过一次梅毒后会终生免疫。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人得了梅毒时,机体对梅毒螺旋体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梅毒不能终生免疫,治愈后再接触仍可再感染。
3.只治自己不治性伴侣。
一些性病患者在治好之后,在不再有外遇的情况下,又多次复发,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治好了,未让配偶治疗,结果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又多次罹患同一种病。因此,患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应当开诚布公地告诉配偶,并同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4.性传播是唯一途径。
对于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归咎于性。诚然,在梅毒的传播途径中,性行为名列首位,但除此之外,破损的表皮与带有梅毒螺旋体的浴具、衣物等接触,或者直接接触患者受损的皮肤黏膜,也有可能使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5.症状消失,天下太平。
有的患者在感觉症状消失后就不再治疗,也不去医院复查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治疗梅毒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梅毒治愈的标准不仅是临床治愈,即症状、体征消失,而且还要达到血清学治愈,即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消失。在治愈后的两年内还应进行定期随访(复诊+血液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首先要知道梅毒的传播途径
1、直接性接触传染
2、间接接触传染:接触到病人使用过的内衣,内裤,被褥,毛巾,剃刀,浴巾,浴盆,便器等,由于这些用具上可能会沾有病人损害处排出的梅毒螺旋体,因而产生感染。
3、胎传梅毒
4、血源性传染:如果供血者是潜伏梅毒患者,他(她)所提供的血液中可能带有梅毒螺旋体。一旦输人到受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
与梅毒患者生活要注意什么?如何预防梅毒传染?
1、切忌与梅毒病人行房事;
2、在生活上尽量隔离,洗,饮食用具要与病人分开专用。
3、照顾病人后要用流动水,肥皂仔细洗手,最好用消毒药对手消毒。
4、病人用过的东西,尤其是厕所坐桶要用消毒药消毒。
5、病人的内衣裤要煮沸,消毒后洗涤。
6、与病人有性接触的配偶应及时到性病防治所检查,督促病人彻底治疗,定期查血.
误区一:性传播是唯一途径。
对于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归咎于性。诚然,在梅毒的传播途径中,性行为名列首位,但除此之外,破损的表皮与带有梅毒螺旋体的浴具、衣物等接触,或者直接接触患者受损的皮肤黏膜,也有可能使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误区二:症状消失,天下太平。
有的患者在感觉症状消失后就不再治疗,也不去医院复查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治疗梅毒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梅毒治愈的标准不仅是临床治愈,即症状、体征消失,而且还要达到血清学治愈,即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消失。在治愈后的两年内还应进行定期随访(复诊+血液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误区三:抗生素万能。
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素,梅毒螺旋体就会一扫而光。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梅毒虽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梅毒螺旋体不是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敏感,因为梅毒螺旋体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因此要选择敏感、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注射次数少的青霉素,如苄星青老素。
误区四:梅毒能终生免疫。
有的患者认为,得过一次梅毒后会终生免疫。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人得了梅毒时,机体对梅毒螺旋体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梅毒不能终生免疫,治愈后再接触仍可再感染。
误区五:只治自己不治性伴侣。
一些性病患者在治好之后,在不再有外遇的情况下,又多次复发,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治好了,未让配偶治疗,结果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又多次罹患同一种病。因此,患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应当开诚布公地告诉配偶,并同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怎么预防妊娠期梅毒
1、育龄妇女应配合医生,抓住几个关键时机,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进行孕前检查。显性梅毒通过病史、体征即可诊断;潜伏期梅毒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方能确诊。而潜伏期梅毒是导致妊娠梅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治疗。同时,应对配偶进行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时间。
2、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驱梅治疗。如孕妇被确诊感染了梅毒,最好是选择流产;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因为在妊娠16周前,胎儿的营养是由绒毛膜供给的,绒毛膜由两层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到怀孕16周后,由于胎盘中的滋养层细胞逐渐萎缩,胎儿的营养供给已由胎盘代替,此时梅毒螺旋体可以顺利通过胎盘并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妊娠前是否进行过治疗,为了确保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已无致病性,患者妊娠后均应再次进行充分的治疗。
3、检查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定期随诊复查和进行治疗。如果呈阳性反应,但滴度较低,则需排除假阳性情况(如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非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妊娠晚期,也有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的情况出现。在找不到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时,孕妇应进行驱梅治疗。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梅毒时,应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受到感染。①B超检查。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特征性头皮水肿,应怀疑胎儿感染了梅毒。②应立即收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野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即可作为胎儿感染的诊断依据。③在分娩时,若检查脐带及胎盘异常,
可刮取脐带静脉壁及胎盘的胎儿面进行暗视野检查。4可在婴儿出生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如非梅毒螺旋体抗体(RPR)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的水平即可确诊。
5、确定治疗方案。
6、若患者乳房上无梅毒皮损,则可给健康婴儿哺乳。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那么,梅毒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呢?
梅毒的传播方式:
1、直接性接触传染
约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多有病损,病损的溃疡面和渗出物中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经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亲和力,能穿透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梅毒病人生殖器上的病损不痛不痒,不妨碍性交,如果病人继续与其他健康人发生性行为,那么后者很容易被传染上梅毒。
另外,在性交时,外生殖器极度充血,并相互摩擦,多少会引起皮肤粘膜的细微擦伤,更为梅毒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吻、同性恋、口一生殖器接触,手一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同样可传染梅毒,损害可发生在口唇、肛门、舌、咽部、手指等部位。
2、血传播
如果供血者是潜伏梅毒患者,他(她)所提供的血液中可能带有梅毒螺旋体。一旦输人到受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不产生一期梅毒的表现,而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3、胎传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4、其他
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梅毒的预防措施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5、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健康的饮食往往能够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梅毒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嗜好是绝对不能有的,特别是在梅毒治疗期间和刚刚治愈之后。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就是要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以便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梅毒治愈之后应该如何饮食
1、吃含维生素B2的食物。梅毒的饮食要多吃含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也对脂溢性脱发有一定效果。
2、吃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维生素B6对调节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发再生有重要作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马铃薯、蚕豆、青鱼、橘子、芝麻等。
3、梅毒的饮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小白菜、韭菜、苋菜、西兰花、空心菜、芥菜、苜蓿、马兰头、金针菜、茴香菜、香菜、芥蓝、杏等。
4、不吃高能量、刺激性的食物。梅毒的饮食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忌烟酒。烟酒对身体有害,对梅毒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多加注意。
为了不让梅毒卷土重来,饮食上的注意是很有必要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可以有效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而对于高热量的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该尽量远离,这些食物最容易诱使梅毒复发,帮助梅毒卷土重来。
梅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二期梅毒患者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烟酒。
简而言之,梅毒患者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适当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除。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一旦患有梅毒疾病,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同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梅毒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及其家人不能对疾病抱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应认真配合治疗,在生活中以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身体痊愈。
梅毒患者的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愈后方允许结婚。
(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5)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梅毒根据临床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性途径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很多患者都在询问医生有没有好的治疗梅毒的方法,医生指出,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梅毒的方法,如能及早治疗,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导致男性患上梅毒的原因有:
一、直接起因:
①、不洁性接触:通过不洁的性生活是非常容易导致发生这种疾病的。并且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患者是由于不解饿性生活而引起的。患有梅毒的患者是传染源,具有传播性强、感染率高等,并且在传染之后的7-60天发作。
二、间接起因:
①、外伤感染:梅毒的病因也是可以通过皮肤或者是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身体当中的,在经过了数天的潜伏之后,病菌就会生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作。所以,在生活中要慎重对待破裂的伤口。
②、自身免疫力低下:主要是指非性接解传染。主要是接触梅毒病人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梅毒发生的病因是有很多的,不洁的性生活,以及和梅毒患者密切接触等等,这些都是容易导致患有此病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拒绝不洁的性生活,并且发现自己患有了梅毒疾病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怎么预防妊娠期梅毒
育龄妇女应配合医生,抓住几个关键时机,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进行孕前检查。显性梅毒通过病史、体征即可诊断;潜伏期梅毒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方能确诊。而潜伏期梅毒是导致妊娠梅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治疗。同时,应对配偶进行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时间。
2、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驱梅治疗。如孕妇被确诊感染了梅毒,最好是选择流产;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因为在妊娠16周前,胎儿的营养是由绒毛膜供给的,绒毛膜由两层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到怀孕16周后,由于胎盘中的滋养层细胞逐渐萎缩,胎儿的营养供给已由胎盘代替,此时梅毒螺旋体可以顺利通过胎盘并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妊娠前是否进行过治疗,为了确保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已无致病性,患者妊娠后均应再次进行充分的治疗。
3、检查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定期随诊复查和进行治疗。如果呈阳性反应,但滴度较低,则需排除假阳性情况(如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非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妊娠晚期,也有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的情况出现。在找不到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时,孕妇应进行驱梅治疗。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梅毒时,应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受到感染。①B超检查。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特征性头皮水肿,应怀疑胎儿感染了梅毒。②应立即收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野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即可作为胎儿感染的诊断依据。③在分娩时,若检查脐带及胎盘异常,可刮取脐带静脉壁及胎盘的胎儿面进行暗视野检查。4可在婴儿出生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如非梅毒螺旋体抗体(RPR)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的水平即可确诊。
5、确定治疗方案。
6、若患者乳房上无梅毒皮损,则可给健康婴儿哺乳。
常见的梅毒传染途径包括:
性接触传染
大约占95%,主要通过与梅毒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由皮肤黏膜破损处传播。早期梅毒的传染性更大,病期超过4年的病人传染性小。
胎盘传染
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以引起胎传梅毒、流产、早产、死胎。
产道传染
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感染。
血液传染
如输血或共用针头、意外接种。
另外,有文章表示,通过接吻及哺乳等亲密行为也有可能被间接传染,但必须在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由于梅毒螺旋体为厌氧性,体外不易生存,且对干燥极为敏感,故通过各种器物的间接传染,可能性极少。
据介绍,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据调查,男性一期梅毒与女性发生关系的话,女性“中招”的几率高达60%~70%,即使使用避孕套,仍有30%的失败率。
邓某是海珠区南洲路某水厂的民工,因车祸到医院求诊,入院时做性病三项常规检查验出梅毒。他爱人随即做了检查,也查出同样的疾病,就连家里一岁半的婴儿也不能幸免。据该院皮肤科医生说,在排除了先天感染、产道传染等因素外,孩子后天在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如亲吻(硬下疳长在嘴唇内的话)、握手、拥抱及一起洗澡时传染。
由于梅毒不痛不痒,出了皮疹也能自愈,因此不易引起病人注意。某高校一研究生在献血时查出患有梅毒,她自述为遭遇强暴所致,事后没去医院检查治疗,因此传染上梅毒自己也不知道,检验出来的时候已经发展为二期了。据调查,男性一期梅毒与女性发生关系的话,女性“中招”的几率高达60%~70%,即使使用避孕套,仍有30%的失败率。
如果脚板底与手掌心长出环形、铜红色的皮疹,本人与配偶又有不洁性接触史,便可怀疑为一期梅毒。临床表明,一期梅毒的皮疹不用药物自己也能好,不痛不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梅毒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并进行疗后随访,抗梅毒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早期梅毒患者如果及时进行充分的治疗,30%可以根治,下疳治愈率可达100%。而到了三期梅毒出现骨、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的话,愈后就较差了。
因此,除了洁身自好,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与陌生人频繁接触后要及时洗手以及定期体检等。争取在梅毒刚刚发生时将其治愈,不给自己日后的生活留下难以根治的梅毒隐患。
有一个家庭的故事值得大家注意,由于纹身,一家三口都感染了梅毒。以下是医生对这件事的介绍:
张先生和夫人一年多前结婚,前几个月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生下来不久孩子身上出现了皮疹,当时还以为是遗传,因为张先生一年多前就出现过类似皮疹,当时看了在当地看了几家医院也没有说出有什么问题,用了一些外用药后来就慢慢好了,最近小家伙又生病了,还住了院,住院需要例行检查,这一查查出小宝宝患了梅毒,再查父母,结果都有梅毒。夫人非常生气,怀疑张先生一定是在外面干了见不得人的事,为了这个还差点动手打架闹离婚。最近他们专门从外地来到我们这里寻求帮助,我仔细询问了病史,甚至不惜背着他的夫人问他,发现张先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对没有任何婚外性行为,也没有输血,更没有吸毒,唯一的发现就是一年多前张先生出现皮疹之前大约一两个月有过纹身,当时是在当地一个小地方文的,背上一条龙,面积还很大。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了皮疹,由于距离文身的时间也比较长了,所以也没有想到可能会跟文身有关系。据张先生回忆,当地文身的人还比较多,那个小地方生意还很好,但是相当不正规,纹身的器具没有见过消毒,好像还听说过有好几个文身的人都有过皮疹。
我认为,他的纹身很可能就是梅毒感染的原因。梅毒传播通常有三种途径,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张先生感染梅毒就是通过间接的血液途径,因为纹身会不可避免的出血;他和夫人之间的传播属于性接触途径,而夫人又通过怀孕传播给了孩子。这三种途径在这一家都得到了体现。
据日本《朝日新闻》6月6日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调查显示,2013年日本国内梅毒患者为1226人,这是时隔21年首次超过1000人。而到今年5月25日为止,已有548名梅毒患者,增长速度超过去年。因梅毒通过性行为感染,因此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呼吁人们如果发生可疑症状,要尽快就诊防止扩大感染。
据该调查显示,按地区来看,城市地区的梅毒患者较多,分别为东京172人,大阪71人,爱知56人,神奈川36人,千叶20人。患者中约8成为男性,尤其集中在20到40多岁的年龄段。梅毒多发生在男性的同性接触之间,最近开始向女性蔓延。
日本国内的梅毒患者在二战后一度超过10万人。之后随着药品普及趋于减少,2001年到2005年之间患者为500人左右,但从2011年开始连续3年都在增长。
感染梅毒2至3周后阴部发生溃疡,两三个月后全身出疹子。之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出现大动脉瘤,引发痴呆症或影响正常走路。如果孕妇感染,则导致婴儿手脚等骨骼无法发育或者出现眼睛耳朵的残疾。
青霉素对治疗梅毒非常有效,在发病初期只需持续用药2周就可痊愈。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一名研究员称,希望患者与伴侣一同尽早到医院治疗。
天宝大酒店的何老板,年方五十出头,他原来体壮如牛,平时很少进医院的门,但是最近几个月以来,却成了医院心血管病科的老病号了。
梅毒螺旋体潜伏在血液损坏心血管
三个月前,在一次酒宴后,何老板先觉得有点胸闷,心慌、当时他以为是喝酒过量了,没有在意。过了一月后他胸闷、心慌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呼吸也有点困难,特别是晚上有时连气也喘不过来,平躺下后气喘得更加厉害,两个小腿和脚背上也发肿。在此期间,他曾去医院咨询,就诊好多次了,医生都说他得的病很像心脏病,但又查不出一般常见的心脏病的原因,也不符合常见心脏病的规律,医生给他用了很多治心脏病的药物都无效。有一天,他又来医院复诊,这天刚好是心血管病科的老主任坐诊。老主任给他抽血作了一个血清学化验检查,结果其中的华氏补体结合试验和康氏絮状反应都是“阳性反应”,梅毒血清抗体也是阳性反应,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心脏X光片,老主任说:“他是得了梅毒性心脏病。”
看着病历上的诊断结果,何老板有点疑惑不解,他最近多年都没干过那种寻花问柳的事了,却怎么会把梅毒染上身呢?虽然在他二十多岁时在出差住旅店时曾有过几次“艳遇”,但那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曾记得,当时他的生殖器上长了个小疮,后来自己慢慢好了,会不会是那时候染上梅毒了呢?这事隔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会引起心脏病呢?老主任听完何老板的话,告诉他以前生殖器上长的那个“小疮”可能就是一期梅毒,当时因为没有按梅毒彻底治疗,其中的梅毒螺旋体在他的血液里悄悄地潜伏了下来,后来损坏了心血管才发生了这种梅毒性心脏病。
早期梅毒及时确诊、规范诊治很重要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大多数是通过不洁性交而传染的,早期导致皮肤黏膜损害,主要是外生殖器部位的病变,晚期还可侵犯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按照临床病程的分期,梅毒分为三期。一期梅毒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二期梅毒常是因为一期梅毒没有经过治疗或治疗不规则,螺旋体由生殖器皮肤黏膜的“初创”部分经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常以皮疹为主要症状;三期梅毒又叫晚期梅毒,是指感染了梅毒螺旋体超过两年,此时传染性比较小,但对人体组织器管破坏性很大,常侵犯内脏,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大,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常在初次感染梅毒后的10—30年之间才出现心脏和血管病变的症状。在晚期梅毒中心血管病变约占1/10—1/3,心血管梅毒可占90%以上。
发生梅毒性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对早期梅毒没有及时确诊,未经治疗或者治疗药量不足,人体对存留在体内的残余螺旋体变态反应增加有关,体质虚弱,嗜酒是诱因之一。
通过不洁性生活传染到外生殖器的螺旋体,如不及时用足量的青霉素等抗梅毒药物将其彻底杀灭,可以长期潜伏下来;一般经过5—25年的潜伏期,螺旋体由原发部位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进入主动脉血管的内膜中,这里是梅毒螺旋体生长最适宜的“安乐窝”。它们在此处不但大量繁殖,还释放出毒素。这种毒素能破坏主动脉壁,引起血管壁发炎,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使主动脉中层肌肉及弹力纤维破坏,管壁坏死,弹性减弱,主动脉壁变弱而扩张,致使瓣膜闭锁不全,心脏舒张时,血液由主动脉返回左心室,引起心脏负荷加重。日久则导致心力衰竭。如果累及冠状动脉,还会出现心绞痛,甚至诱发心肌梗塞。若主动脉瘤破裂,还可引起突然死亡。
健康提醒:为了避免梅毒染身,洁身自爱,不寻花问柳是关键。一旦罹患梅毒,及时确诊及正规治疗是预防梅毒性心脏病的关键。凡有“风流”史的人,千万不要把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病变看成是“小疮小病”,以免使梅毒不经过正规治疗而发生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