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经典性性病。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
梅毒的消毒隔离:
1、应加强医务人员、护理员对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特别要注意产时、产后的消毒隔离。
2、同时病者可同室隔离;
3、在患者的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或医务人员有皮肤破损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需戴手套;
5、在手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6、患者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2小时后倒入化粪池;
7、患者用过的便器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8、使用一次性坐厕垫;患者用过的衣服、床单、被套等布类装袋标记、送洗,先用0.2%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后再清洗;
9、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床垫、被褥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若血液、体液渗到内层则烧毁;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擦洗;
10、污染的器械用0.2%含氯消毒剂净浸泡30分钟,不能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则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再做常规消毒灭菌处理。
医务人员自我保护
严防刺伤皮肤粘膜,设单人房间,床旁隔离,门口备明1:1000新洁尔灭或0.2%过氧乙酸泡手,接触病人戴手套、穿隔离衣,医疗器械专用,用75%酒精或1%过氧乙酸擦洗消毒。
消毒方法。水煮沸、日光曝晒、肥皂水、普通消毒剂(升汞、0.1%石炭酸、酒精)均能杀死梅毒及淋病病原体,污染的衣物、用具可煮沸消毒,被褥曝晒,病人痰液、排泄物、残剩饮食用1:10漂白粉浸泡10分钟消毒。
(实习)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为遏制疫情快速上升趋势,卫生部21日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梅毒报告发病数居传染病第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
近10多年来,我国梅毒流行形势日益严峻。统计显示,1999年全国报告8万余例梅毒病例,2009年上升到近33万例;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率为0.53/10万活产数,2009年上升到1万余例,报告发病率为64.41/10万活产数。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感染后只要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将梅毒控制纳入“防艾”管理
梅毒与艾滋病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感染梅毒会促进艾滋病的传播。为此,《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明确,将梅毒控制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管理机制中,将梅毒监测检测信息纳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管理,推动两者的联合防控。
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制订梅毒控制工作方案,将梅毒控制目标作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加大对梅毒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要结合当地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统筹安排梅毒防治工作所需经费。梅毒疫情较严重地区,还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支持,设立梅毒控制专项经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梅毒诊疗培训与艾滋病防治培训相结合。艾滋病防治专家组中应当增加梅毒防治专家,指导制订医务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定期组织梅毒医疗服务质量的督导考核。
规划要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机构要将梅毒免费咨询检测纳入日常服务内容。对门诊服药者和艾滋病求询者增加梅毒防治咨询检测的内容,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程序和要求参照艾滋病相关服务要求执行。
此外,规划明确,将梅毒等性病的控制作为艾滋病性传播控制手段之一,积极争取“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梅毒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加强简便、快速和有效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展梅毒有效预防、治疗方法的研究和适宜技术的推广。
5年有效遏制发病激增 10年逆转疫情上升趋势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10年梅毒防控目标。
到2015年底,实现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全国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达到80%,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8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的受检者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者免费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90%。
基本建立梅毒监测检测网络和梅毒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梅毒监测检测和疫情报告质量明显提高。
到2020年底,实现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万活产数以下,实现基本消除先天梅毒的目标。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达到90%,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9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的受检者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者免费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95%,为梅毒抗体阳性者提供必要转诊服务的比例达到95%。
(实习)
已知感染梅毒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发生HIV传播,但其中原因却不清楚。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公共卫生部Klausner等的一项研究对此做出了解答:梅毒感染可导致HIV病毒负荷增加和CD4+细胞减小,从而导致HIV更易传播。(AIDS 2004 18 2075)
该研究纳入了52例被诊断为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男性HIV感染者,其中30例(58%)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负荷显着增高,并使CD4+细胞数显着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后,HIV病毒负荷和CD4+细胞数可恢复至感染前水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HIV病毒负荷增加,CD4+细胞数降低的幅度也最大。
当HIV感染者突然出现HIV病毒负荷增加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是抗病毒药物依从性不佳或耐药所致,因为梅毒感染是HIV病毒负荷增加的一个较常见原因。性生活活跃的HIV感染者也应定期接受性传播疾病(STD)筛查。
研究纳入了52例被诊断为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男性HIV感染者,其中30例(58%)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负荷显著增高,并使CD4+细胞数显著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后,HIV病毒负荷和CD4+细胞数可恢复至感染前水平。
已知感染梅毒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发生HIV传播,但其中原因却不清楚。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公共卫生部Klausner等的一项研究对此做出了解答:梅毒感染可导致HIV病毒负荷增加和CD4+细胞减小,从而导致HIV更易传播。(AIDS 2004 18 2075)
该研究纳入了52例被诊断为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男性HIV感染者,其中30例(58%)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负荷显著增高,并使CD4+细胞数显著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后,HIV病毒负荷和CD4+细胞数可恢复至感染前水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HIV病毒负荷增加,CD4+细胞数降低的幅度也最大。
当HIV感染者突然出现HIV病毒负荷增加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是抗病毒药物依从性不佳或耐药所致,因为梅毒感染是HIV病毒负荷增加的一个较常见原因。性生活活跃的HIV感染者也应定期接受性传播疾病(STD)筛查。
(实习)
白带是身体的晴雨表,白带异常往往预示着某些病的发作。孕妇感染性病可能导致流产 、早产、致死宫内,而根据白带异常可以判断何种性病。
1、白带增多,为豆腐渣样,白色,结块,量明显增多。常常伴有内、外阴 瘙痒,瘙痒往往非常强烈。
提示:念球菌(真菌)性阴道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
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因此属于广义上的性病。与其他性病不同的是,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女性阴道炎症,75%的女性在其一生中患过一次,40——50%有两次以上发作。从发病年龄来看,20岁左右性活跃期为最好发年龄,50岁以上发病率最低。部分女性是由不洁性行为以外的途径感染:如不注意外阴的清洁或使用不洁净的卫生 纸、卫生巾;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阴道内正常细菌被杀死,导致菌群失调,有利于疾病的真菌生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中糖含量高,容易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
2、白带增多,为黄色或绿色的脓液,往往伴随小便时疼痛 ,小便次数增加,而且有弊不住尿的情况。
提示: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
有些女性在感染淋病后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容易耽误治疗。而男性淋病患者却多有明显症状,且淋病由男性传给女性比由女性传给男性更容易。如果和已患淋病的男性有过一次不戴避孕 套的性接触,女性被感染的可能性为40-60%。因此,女性应学会自我保护,避免与有淋病症状的男性发生性接触。若危险性行为已经发生,即使女方没有症状也应去医院检查,以得到早期诊治。
3、生殖器表面有溃疡。
多表现为大阴蜃或小阴唇内侧出现直径1厘米左右硬结,表面轻度破溃。女性往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消失。
提示:早期(一期)梅毒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 、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
这种溃疡就是医学上据说的“硬下疳”,是梅毒早期的特殊表现。硬下疳表面有大量的病原体,接触后被感染的概率极高。但由于它会自动消失,且不痛不痒,往往得不到女性和性伴侣的重视。
4、外阴奇痒,白带增多,可以有泡沫,内裤上还经常有黄色的液体。
提示: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通过***可直接传给女方。
这种疾病也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属于广义上的性病。一般女性得滴虫性阴道炎的较多,主要是由于阴道的自然酸性环境被破坏所致。但男性感染概率小,而且多数没有症状。
5、阴道口周围出现小菜花样或锯齿状的生物,碰上去没有痛觉,平时也没有任何感觉。
提示:尖锐湿疣这种增生物表皮不红,往往是灰白色或皮肤的颜色。如果不管它,增生物会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可以堆满阴道口,甚至阻塞阴道。这一特点可以用来鉴别女性假性湿疣。假性湿疣不会长大、增多,没有传染性,只要注意清洁,减少白带对局部的刺激,症状就可减轻,不必治疗。
假性湿疣在白带多的女性中常见,表现为小阴唇内侧天鹅绒样、鱼子样或绒毛状突起,大小比较均匀,粉红色或稍透明。
6、阴道口周围出现小菜花样或锯齿状的生物,碰上去没有痛觉,平时也没有任何感觉。
提示:尖锐湿疣这种增生物表皮不红,往往是灰白色或皮肤的颜色。如果不管它,增生物会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可以堆满阴道口,甚至阻塞阴道。这一特点可以用来鉴别女性假性湿疣。假性湿疣不会长大、增多,没有传染性,只要注意清洁,减少白带对局部的刺激,症状就可减轻,不必治疗。
假性湿疣在白带多的女性中常见,表现为小阴唇内侧天鹅绒样、鱼子样或绒毛状突起,大小比较均匀,粉红色或稍透明。
(实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男科创始人郭应禄教授提到,目前在男性朋友中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常把性器官疾病往性病上联系,而许多小诊所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大肆赚钱。这种现象让郭院士倍感忧虑。
专家支招:梅毒治疗战略
“恐淋症”现象很普遍
郭院士举例说,有人可能只是得了前列腺炎,感到排尿过程中有些发热、疼痛,但由于对生殖器官疾病不了解,就非常容易产生恐慌,如果曾经还有过一次不洁性生活的话,他就更害怕了。
郭教授把患者的这种行为称为“恐淋症”,即一种因过分害怕性病而产生的心理恐慌。实际上,性器官疾病与性病并不等同,性器官疾病包含内容很广,凡是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阴囊、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尿道、阴茎都算在内,增生、缺失、病变都是需要治疗的内容。而性病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淋病、非淋菌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等最常见。直接的不洁性生活是主要传播方式,公共场合间接接触传染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多。
需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
郭院士说,谁“方便”的时候能没有感觉呢?如果说今天有点发热,明天有点疼,越想越严重,就会发展成“恐淋病”。针对这种病人,首先我们强调要正确对待自己生殖器官的病症,有病及早治疗。“所有疾病,不管长在什么地方,只要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都要理直气壮地去治疗。就像修自行车一样,轮子坏了要修,脚踏子坏了也要理直气壮地去修……”大大方方做检查,把它单纯地与其他器官等同起来,抛开所谓的羞耻观念来配合医生。
除此以外,严重的“恐淋症”患者还需要请心理医生帮忙建立信心,帮他分析自己的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结合生殖器官疾病的特点,了解到其症状与性病没有必然联系。郭院士特别强调,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诊。
生殖器官的关系重大
郭院士还提到,现在不少男性朋友一方面有了小病就胡乱联系,另一方面又很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发展男科学,最根本的就是提倡大家关心男 性健康,其中生殖健康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郭院士特别强调,生殖器官的健康对于男性的个人工作、生活相当关键,也是影响家庭、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值得每一位男性重视。为了保证健康,男性要接受定期体检。尤其前列腺是个很特殊的器官,炎症问题很常见,中年以后前列腺增生、发生其他严重病变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应及早发现,尽快解决。
郭院士说,一个健康的男性,应该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事业心强,性格开朗,对前途充满信心。
(实习)
关于梅毒的起源说法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以前欧洲没有梅毒。梅毒的来源与传播与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有密切关系。1493年,哥伦布征得西班牙国王的同意,率领着80余名水手漂洋过海,去寻找东方的印度古国,因为传说中东方遍地都是黄金,后来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可是当时他们误以为到达了印度,就称当地古老的土着居民为印第安人(Indian)。当时梅毒正在美洲大陆广泛流行,而哥伦布的水手以及后来大批移民与土着居民曾长期生活在一起,使不少移民染上了这种疾病。1495年哥伦布又率领水手从美洲返回西班牙时,梅毒便横渡大西洋传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进而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
16世纪初,欧洲的商人又把梅毒从海路传入中国的广州,而后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地,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所以梅毒并非中国“国粹”,到了明清以后的医学着作才开始有梅毒的记载。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南传及四方”。明朝学者陈思诚的《霉疮秘录》中详细记载了梅毒的发病情况。因为梅毒最早在我国广东流行,因此又称“广东疮”或“广疮”。而二期梅毒的皮损鲜艳且多呈铜红色,很像杨梅,所以旧时又称“杨梅疮”。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有效地取缔了妓院,解放妇女,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已于1959年在大陆范围内基本上消灭了梅毒。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发展,性病又在我国死灰复燃,特别是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实习)
近年来,由于一些人性行为方式的改变,性传播疾病口腔表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口腔是人体粘膜广泛暴露的部位,各种常见性传播疾病在口腔粘膜上都会有明显的典型表征。只要一张口,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从而得到早期治疗。近年来,由于一些人性行为方式的改变,性传播疾病口腔表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淋病淋菌性咽炎在临床上常见,主要表现为唇、颊、舌、牙龄、口底的粘膜充血,出现红斑,甚至为火红色粘膜面,也可以发生直径为2—3厘米的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咽部周围充血、发红,表面有散在小疱,发音嘶哑。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可累及唇、颊、龈、腭、舌和咽喉部。初起为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赘疣,如莱花状,颜色暗红、灰白或灰黄,表面湿润、柔软,有恶臭。随着尖锐湿疣的增大,可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梅毒由***、接吻、喂乳、输血、共用饮食器具等引起的为后天梅毒,由胎盘传染的称为先天梅毒。无论哪种梅毒,都可能有口腔表现。后天梅毒分为三期,I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硬下疳,口腔是仅次于外生殖器的第二个好发部位。发病部位主要在唇、牙龈、舌、腭和咽喉部。患有唇部下疳者,表现为巨唇,唇的表面形成棕色薄顿,常因化脓感染而溃烂,局部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所属淋巴结肿大。患有舌部下疳者,多表现为舌前区覆盖有灰色假膜,按之稍硬,疼痛不明显,颈下、颌下淋巴结肿大。Ⅱ期梅毒可在感染后9—12周发生,为全身性多部位损害,在口腔方面表现为梅毒性口炎和梅毒性粘膜斑。患梅毒4年未愈,即进入晚期,也就是Ⅲ期梅毒,此时口腔损害更明显。先天性梅毒分为两种。4岁以前发病的称为早发性先天梅毒,其表现与成人Ⅱ期梅毒相似。在口腔方面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斑,即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稍高于正常粘膜表面的卵圆形斑块,可以发生溃烂,一般无痛。4岁以后发病的称为晚发性先天梅毒,与成人Ⅲ期梅毒相似。
艾滋病口腔表现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指征之一,大多数艾滋病人均有口腔表现。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出现口腔病变,而且往往先到口腔科就诊。因此识别其口腔表征,对于早期诊断艾滋病,避免误诊、漏诊和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口腔表征有:
(1)白色念珠菌病样。其表现与常见念珠菌病(俗称雪口病)相似,多发生在上腭及舌背部红色区域,也偶见于颊粘膜。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但不明显,且有局部粘膜潮红,触痛剧烈,舌苔白而厚,不易剥离,也有慢性无痛性表现者,用一般制霉菌素、抗真菌药物治疗,不易好转。 (2)毛状白斑样。是位于舌后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病变,不能除去,并见有垂直的皱褶,病变可延伸到舌腹部、舌背部。这种病变对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具有不同异常的病毒感染特征。 (3)口腔疤疹样。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形病变,其周围可有红晕,有些疱疹可连成片状或条状。 (4)牙龈线形红斑样。沿牙龈边缘出现界线清楚的火红的带状红斑,无溃疡,无牙周袋。采用去除牙石、去除牙菌斑等治疗方法不见好转。 (5)卡波氏肉瘤样。此症为艾滋病患者特征性的口腔表现,常见于硬腭,也可发生于牙龈和舌,呈紫红色或深紫红色、淡蓝色,类似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的斑块或肿块。
(实习)
梅毒患者之不幸:早期容易令病人麻痹大意,最后亡羊补牢太晚矣
性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慢性的病程。例如梅毒,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时,先在体表造一个疮。这个疮比较清洁,表面没有脓血,甚至干燥,无渗出物,比较硬,但病人没有明显的痛苦,甚至一点都不疼。这个疮大多发生在性接触部位,如口唇、口腔、乳房和下身的生殖器官,一般发生在不洁性接触2~4周之后。如果不治疗,这个疮会在2周左右自行消失,且不留痕迹。多数病人使用外用药自治,结果疮消退了,病人就以为没事了。其实,病人受骗了。这个疮叫初疮,或叫硬下疳。此时,梅毒螺旋体只停留在这儿,血里是找不到的。这就是一期梅毒。很多病人没有在此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大约过2~6个月,病人会陆续发生全身皮肤损害,可以是隐隐约约的斑片,也可以是很厚很硬的脱屑斑块,有的呈怪异型皮损,连皮肤科医生都很难描述。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病人没有明显的痛苦,甚至一点不疼不痒。这一点是不会被皮肤科医生漏掉的,它是诊断二期梅毒的重要线索。此期梅毒螺旋体已经入血,并随血循环播散到全身,检查血液能找到梅毒螺旋体的踪迹。此期的病人传染性最强,最容易传染无辜的人。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当,病人可以照常生活,并无大碍。
两年以后,病人进入梅毒三期。此期梅毒的危害就非常明显了。梅毒螺旋体已经血循环到达各个器官,进而造成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骨梅毒等严重损害。这些情况与梅毒一二期不能相提并论,梅毒一二期经治疗后可以痊愈,不留任何痕迹;而梅毒三期,无论怎样治疗,都会留下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孕妇患有三期梅毒,必然会生出梅毒儿。
梅毒患者之“幸”:有特效治疗药物
梅毒患者的幸运之处在于,医学界认识梅毒螺旋体已近200年,而这个小东西比较笨,不像病毒那样嬗变。200年来,它的形态、生活习性没有改变,最重要的弱点——对青霉素敏感也没有变。因此,如果治疗及时、得当,梅毒的预后是良好的,不像艾滋病那样令人恐惧。这就是梅毒患者之幸。
梅毒患者之不幸:有得艾滋病之险
梅毒患者痊愈后,身体里会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但它只表示此人已患过此病,并不能成为一种防御力量,保护病人不再感染梅毒。这与麻疹(感染一次就可以获得终生免疫)等传染病不同,梅毒可以反复感染。何况经历一次梅毒感染,就等于冒了一次得艾滋病的险。难道这不是梅毒患者之不幸吗!
其实,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是非常容易预防的。提倡安全性行为,提倡使用安全套,对预防性病不仅十分有效,也简单易行。
(实习)
40岁刚出头的中年人,记忆力却快速下降;70多岁的老先生,近十几年来每隔一两年就要中风一次……在南京脑科医院,近几年来收治的不明病因患者越来越多,而他们最终都被查出同一个致病原因———梅毒。由于病人故意隐瞒病史,绝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已发展得非常严重。
40岁刚出头的王女士(化名)最近半年来记忆力快速下降。“我们家是开旅店的,她原本负责登记、结账的工作,可是现在,这么简单的工作她都做不了。”说起王女士的变化,陪她就诊的女儿百思不得其解。王女士的女儿告诉医生,王女士原本是个很开朗、很温和的人,但随着记性变差,她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喜怒无常,人也变得越来越冷漠。排除了一系列可能后,医生为她检测了梅毒,结果是阳性。听了医生的诊断结果,王女士的丈夫抵触情绪很大,要求医生只要为他妻子治疗记忆力衰退,不要管有没有梅毒的事。“其实,她的病就是梅毒导致的,因为梅毒侵袭了神经,她的大脑皮层、海马已经出现了萎缩,治疗只能控制她的病毒扩散,要想恢复正常已是不可能了。”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俊博士说。
“这是我们从2000年开始收治的梅毒阳性患者的数据。”徐俊指着统计表神色凝重地告诉记者。从该统计表上记者看到,2000年-2003年期间,该院收治的梅毒阳性患者(包括隐性梅毒和神经梅毒)还只是个位数,近年该院收治的梅毒阳性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该院收治的梅毒阳性患者已经增至25例,2008年更是越到36例。“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收治的梅毒病人上升了10倍以上。”徐俊表示,随着数量的上升,梅毒患者涉及的人群也越发广泛。“最初容易得的是做生意的,后来变成跑长途的,现在是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都有。我们曾接诊过一位19岁的女孩,因为经常头昏来就诊,结果诊断为隐性梅毒。”另外,记者发现,统计表中的数据显示,男性患者绝对要比女性患者多。“这和当前的社会现象是一致的。”徐俊指出。
据介绍,神经梅毒比皮肤梅毒更为严重,发展到第三期,病毒将侵犯大脑、神经、心脑血管,以致出现梅毒性痴呆。徐俊告诉记者,在接诊到可疑病人时,他们通常都会问病人有没有过不正当性接触史,但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回答“没有”,这就会导致医生错误判断。专家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加强民众对此病的了解,切不可再回避这些问题。
(实习)
据广州、辽宁等地报告,近年女性梅毒病例数增长幅度已显著高于男性,在门诊病例中已从原来的男性病例居多变为女性居多。女性梅毒溃疡较男性更具隐蔽性,往往得不到及时发现,造成进一步传播。
梅毒传染性极强,梅毒溃疡患者特别易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后,迅速蔓延。据辽宁省疾控中心报告,近年该省梅毒发病已呈几何式增加。1994年前该省年报告病例数不超过百例,至2000年,年报告病例数已达8097例。梅毒发病在8种报告性病病例中的构成比例,从1991年的0.35%上升到27.14%,男女比例也已从1993年的4.58变为0.88X另据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报告,该市1993年梅毒发病率仅为0.76/10万,2000年梅毒发病率已达42.38/10万,其中男性发病人数增加75.65倍,女性增加98.36倍。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对连年来接诊的3024例梅毒病例分析发现,男性梅毒患者半数以上因生殖器溃疡症状就医,女性因此就医者仅占7.90%。而针对其中1213位梅毒溃疡患者的诊断分析发现,男性梅毒患者发生3个或3个以上溃疡点的仅为1.42%,女性却高达42.37%。从患者婚姻状况看,无论男性病例还是女性病例,已婚者均占2/3左右。从传染源看,男性由配偶传染的所占比例很小,而女性由配偶传染的却占较大比例。
有关专家指出,女性梅毒病例大幅度增加,以及家庭内部的传播,预示了梅毒发病的进一步恶化和控制难度的增加。
阅读延伸
江苏省卫生厅昨天公布了全省最新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梅毒发病人数今年一路攀升,从四月份排序第五位一下跃至第三位,首次超过了淋病。
中国性病控制中心主任张成国教授介绍说,自1979年12月报告首个性病病例,疫情逐年激增。全国先天梅毒发病率15年增长了207倍。以前一直以发病急、症状明显的淋病报告例数最多。2006年全国梅毒报告数首次超过淋病,而且一、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先天梅毒报告病例全面增长,其中隐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较上年增幅分别达到60.03%和47.54%。
面对梅毒的严重流行,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控制梅毒流行完全可行。今年5月,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已展开梅毒控制相关调研,并正在组织起草制定国家梅毒防治规划,确定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梅毒综合防治可持续发展体系,全面落实各项防治策略和措施。
(实习)
梅毒血清学试验对梅毒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其结果一定要结合病史和临床、体格检查综合分析考虑。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假阳性呢?某些疾病中由于感染或免疫紊乱等会使机体产生与梅毒相交叉的抗体反应,造成生物性假阳性,如疟疾、麻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肝硬化。可能发生急性BFP反应的感染性疾病有风疹、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等。对于阳性结果不能以此认定梅毒。而需进一步分析,除病史和临床之外,应分析如为非特异性试验阳性,必须明确其非特异性试验的滴度(定量试验结果)高低,在RPR滴度在1:8以下,应作确认试验,即特异性梅毒检测,如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或TPDA试验。
在2001年,有一家三口准备出国,所有证明材料均具备,唯其男的妻子经RPR检查血清滴度阳性1:8。被认定为梅毒,不能办理出境。一家人痛哭。经我院血清学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检查RPR阳性1:8,而TPPA确认试验阴性。后排除梅毒认定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家感激不尽,高兴迁居美国。
还有不少患者拿着RPR阳性检查报告单,到处求诊,检查报告单“仅写着RPR或USR阳性”,有的以“十”表示,这样会给临床医生带来误解,每次检查应当对阳性的结果报告准确的滴度(即定量的结果),这样就便于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梅毒经正规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是呈逐步下降的,完全转阴性需半年或一年,有的长达二年。有的患者因RPR阳性,在复诊时每次都重复正规疗程治疗,这就造成患者的痛苦。
梅毒经治愈后,随之血清非特异性试验转阴,但仍需定期作血清复查以防复发。但患了梅毒特异性试验一般保持终身阳性,不需再治疗。
(实习)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多,混合性性病感染也越来越多。所谓混合性性病感染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病并存,可发生于性病的全部病种中,且混合感染没有规律性。
混合性性病感染率可达全部性病病例的25%~33%。以男性较多,成年人为主。其中以淋病合并其它性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软下疳等多见,特别是男性患淋病、女性患尖锐湿疣者的混合性性病感染更为常见。
混合性性病感染往往以其中某一种性病临床表现和症状比较典型,而另一种或另几种不典型,因而在医治过程中容易只治疗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的治疗,使得前者被控制时又显现出后者症状,给患者造成身心的痛苦。因此,在性病的治疗中,应关注混合性性病感染问题,然后予以联合用药,同时治疗,切不可偷偷自治或者到个体诊所打几针了事,以免延误了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患病后禁止性生活,切忌烟酒和辛辣饮食;配偶、性伴也要接受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女性,因自觉无症状而未引起注意,如不检查、治疗,可造成夫妻间反复感染。用药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不可自行加大、减少药量或停药;要坚持及时复查和定期随访,以确定全部疾病痊愈,并将复发率降到最低。
(实习)
入夏以来,门诊病人中,除了常见的“脚气”、“汗疱疹”外,有几位女性却是因“脚癣”未能治愈找到我的。待我仔细询问病史,检查完病人后,我不禁大吃一惊。
此时的这些女孩,她们全身并无皮疹。脚掌均有玫瑰色癍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典型损害,伴有轻度脱屑,可有瘙痒,但她们极力否认有不洁性接触史,信誓旦旦地表示夫妻恩爱,丈夫绝不可能有拈花惹草之癖好。经我耐心做工作,她们才答应去做梅毒血清试验,检查结果无疑验证了我的判断。
梅毒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染后,大约在4周左右,会在肛周出现无痛性溃疡,进而自行消退,再过4~10周,则会在全身出现无症状性癍疹,丘疹,这时难与“玫瑰糠疹”、“银屑病”鉴别。如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二期梅毒就能及时发现,不至于延误进入三期梅毒。
事实上,这一发病过程在女性方面则未必如此,许多女性常无一期硬下疳损害,二期早期梅毒疹常不典型,且为时短暂,病人常未发现,医生也未警觉。像手足出现的癍疹和脱屑,患者和一些不太警觉的医生是不太会往梅毒上想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婚检时常常查出梅毒,而一些女孩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患有手足疾患的女孩,特别是有过性接触或性伴侣经常出差在外,最好经常到医院检查,以防梅毒从脚下生起。
(实习)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你婚前就染有此病,说明过去生活不检点,应引以为戒。梅毒患者能否结婚,主要视病情而定。
一期患者初起病状不明显,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但精神上的压抑,会使性高潮受到影响。二、三期梅毒出现较为严重的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性功能,若配偶不配合,提出离婚,更使患者无心房事。此时即使过性生活,阴茎在阴道内抽动,双方皮肤或粘膜可破损,接吻也可使口唇皮肤粘膜破损起疮。
梅毒患者必须经足量青霉素冶疗,症状消失,血清反应持续阴性1年后,方能恢复性生活或结婚,否则可能将疾病传给另一方或胎儿。一般在正规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血清反应2年,最初3个月每月1次,以后每3个月1次共3次,两年再复查1次,如血清反应原来为阳性,以后始终为阴性,亦无再复发,为治愈。如血清反应又转为阳性,证实为复发,应重复治疗,停止性生活。
刚恢复性生活的第一年,***时宜用避孕套,因为此时有复发的可能,避免感染,同时防止受孕。若为三期内脏梅毒,恢复性生活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长,勿过累、过力、过猛,以防损伤内脏血管。若需怀孕,需在2年血清随访期结束之后为宜。
(实习)
病人感染梅毒后发病时间长短不一,一般2-4个星期发病。就出现一期梅毒症状来说,从10天到90天不等。如果感染梅毒螺旋体数量多或被感染者身体状况差,则发病较早。如果同时感染淋病已用了青霉素治疗或用过其它一些抗生素以及抵抗力强者,则较晚发病。还有一部分感染梅毒的病人,可能不出现一期梅毒症状,直到几个月甚至半年多以后才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少数仍可能不出现二期梅毒症状,多年以后才出现三期梅毒的症状。但是这些感染者梅毒血清反应是阳性的,因此,有过不洁***史者应及早去医院就诊,抽血化验,必要时重复扣帽子血化验,以免耽误诊治。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百分之九十五是由性交传染。
最近由中文大学进行的调查发现:曾召妓而不使用安全套的男士占三分之一,这样受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梅毒感染后,平均的潜伏期为三周,然后病情进展为一期及二期(约一至两年),若未获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则可转入第三期(即晚期),这样可延续多年,甚至导致死亡。
梅毒发病经过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早期的临床病徵常可自然消退,致使患者会疏忽及早医治。梅毒的患者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成为梅毒的传播者。患梅毒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
目前有一种可于家中自行测试,且简便快捷的梅毒试片,名为“滴得明TM”,已于香港有售,无须由医生转介到化验所进行测试,可保障个人私隐。
“滴得明TM”梅毒测试片使用十分简便,只需将一滴新鲜血液滴进化验片检体垫片位置,十五分钟后即可显示测试结果为阳性或阴性,若测试者血液内含有梅毒抗体,便会显示阳性结果,而所呈现结果可维持二十四小时。测试结果准确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若测试呈现阳性结果,请及早找医生确诊并撤底治疗。
(实习)
“女性梅毒初期症状有哪些”是很多女性朋友关注的问题。对此妇科治疗专家介绍,很多女性朋友对梅毒只知表象,对其详细情况其实并不了解。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下: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女性梅毒初期症状常是硬下疳出现后数天,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后另一侧也肿大。
女性梅毒初期症状有以下几点:
1、女性梅毒初期常是硬下疳出现后数天,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后另一侧也肿大,这些淋巴结的特点为:如手指头大小,较硬,彼此散在不融合;无疼痛与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热等炎症现象;不化脓;穿刺液中含有螺旋体。
2、硬下疳初期,大部分病人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以后阳性率逐渐增高,硬下疳出现7到8周后,全部病人血清反应为阳性。
3、硬下疳如不及时治疗,经3到4周自然消失。但病变并未痊愈,处在进入第二期梅毒的潜伏期阶段,若此期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可迅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一般愈后情况良好。
妇科治疗专家忠告:在日常生活中应洁身自爱,避免非婚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一夜情”等行为;性行为时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也是有效防护措施。在性病高危人群(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门诊人群和男性同性恋人群)中进行梅毒快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梅毒,可减少在性乱人群中的传播。
妇科治疗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有溃疡、皮疹等可疑症状,尤其是在有危险性行为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责任)
张女士偶然发现自己胸前及腋下有不少红色斑块,还以为是什么皮肤病,去几家医院看,都诊断为“体癣”,开了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等治疗体癣的药物,都没什么效果。有过不洁性交史的张女士不由得暗自嘀咕,会不会是传染上了性病呢?
在性病防治中心,专家为张女士做了仔细作查,发现除腋下及胸前有暗红色斑块外,张女士的手掌和脚掌还有环形红斑,后脑勺的头发稀稀拉拉,仿佛虫子吃过一般。在张女士的腋窝和腹股沟处,可扪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专家给张女士开了梅毒化验单,不出所料,化验结果为阳性。专家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唉,又是一个二期梅毒患者。”张女士惊诧地说:“梅毒?梅毒不是解放前的病吗?”
历史上我国梅毒患者人数曾高居各性病之首,称第一性病。解放初期,约有500万市民的上海市,有49万梅毒患者,平均每10位市民中就有1人患梅毒。但是,对于当前梅毒流行的严峻形势,许多人尚不了解。在四、五年前,梅毒的确是一种少见的性病,仅仅数年后,我国梅毒人数猛增,现已成为常见的性病。据全国的统计资料,1994年我国报告梅毒发病人数仅四千五百余例,1999年已增至八万余例,实际新感染梅毒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在福建和吉林两省,1999年梅毒患病人数已超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尖锐湿疣,成为第二位常见性病。1998年全国梅毒增长幅度为56.7%,为八种性病中上升幅度最大者。1999年全国报告梅毒患者数比1998年增长近五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性病。临床上将梅毒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晚期)梅毒。与梅毒患者发生性关系后2至3周,在生殖器或身体其他部位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较硬的红色小肿块,不痛也不痒,表面常溃烂,医学上称硬下疳。此时,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常肿大,这就是一期梅毒。患一期梅毒时,病菌还被拘束在局部,尚未全身播散,即病在表,还未人里,是治疗的大好时机。在此期间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100%可以治愈。若错失了这一治疗时机,数周后硬下疳可自行消失。此时千万别庆幸疾病已愈,相反,此时病菌已侵人血液,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皮肤上即出现各种各样的皮疹,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这就是二期梅毒,张女士即为一例。感染梅毒六周后即可进人二期梅毒,约20%左右的二期梅毒患者从此失去了根治的机会。由此可见,及早发现一期梅毒,并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是何等重要!
遗憾的是,医生首次接诊的梅毒患者,往往已是二期梅毒,尤其是女性患者。女性为何较男性难以发现一期梅毒呢?这与女性的生殖器结构及硬下疳生长部位有关。男性患一期梅毒时,硬下疳主要出现在阴茎上。医生检查时,一眼就能看见,病人自己也会察觉。而女性患一期梅毒时,部分患者的硬下疳出现在阴道内和子宫颈上,加之硬下疳不痛不痒,不影响性交,患者自己和医生都较难察觉(此时性交出血,常是提示上述部位有硬下疳的蛛丝马迹)。此外,异常的性交方式,常使女性的嘴唇,口腔,乳房,肛门,直肠,甚至眼睑等部位出现硬下疳。这些非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不容易使人联想到性病,检查时也易被医生忽略,导致漏诊。
患梅毒未能早期发现,还与人们对梅毒缺乏警惕有关。由于人们对目前梅毒流行的情况了解不够,一般不会怀疑自己的症状与梅毒有关。女性感染梅毒,若未及时发现,危害不仅是自己,还会传染给丈夫或其他人。一期梅毒传染性很强,硬下疳表面有大量梅毒螺旋体。特别是硬下疳长在阴道内或子宫颈处的妇女,因硬下疳不痛不痒,不影响性交,不易被察觉,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妇女怀孕时感染梅毒,梅毒螺旋体可侵犯胎儿,造成流产、死胎和产后早夭,或给儿童遗留胎传梅毒。
解放前,许多梅毒严重流行地区,曾出现只见娘怀胎,不见儿出世的悲惨局面,个别村落遭灭族之灾。可见胎传梅毒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妇女怀孕后,一定要注意检查是否感染梅毒,妊娠的前三月内和最后三月内进行两次规范的驱梅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胎传梅毒。
如何早期识别梅毒?在可疑性接触后的2至3周,若发现外阴、阴道、子宫颈、口腔、乳房等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像耳廓一般硬,表面糜烂的肿块,或出现性交出血,并同时在大腿根等处发现淋巴结肿大,请及时上性病专科医院检查。梅毒一经证实,应立即进行规范驱梅治疗。
(责任)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梅毒可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胎传)梅毒;根据其病期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先天梅毒有早期先天梅毒,相当于后天二期,但较重。晚期先天梅毒与后天相似,但很少发生心、血管及神经病变。主要为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哈钦森氏齿 (上门齿中央切痕,下小上大,宽厚相等)、佩刀形胫骨等。各期之间可有潜伏梅毒,无症状,仅血清反应阳性。治疗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四环素等。
梅毒患者的注意事项:梅毒的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如何远离妊娠梅毒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妊娠梅毒危害大。
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既可以是患者怀孕形成的,也可以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孕妇的梅毒治疗事项
1、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妇女在孕前一定进行全面梅毒检查
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怀孕前,最好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梅毒检测,对于那些梅毒治疗完成、梅毒症状不明显的已婚女性也要在确定梅毒完全治愈后,才能怀孕。
梅毒检测的项目应包括梅毒血清筛查试验(如VSR或RPR试验)、梅毒试验以及FTAABS或TPHA试验,其中的任何一种结果为阳性都需要选用淋梅清等药物继续进行驱梅治疗。
如果梅毒孕妇在妊娠3个月检查结果依然为阴性,则需再治疗一次;如果妊娠末3个月血清学试验为阳性,则更需要完全治疗梅毒了。
2、健康孕妇妊娠期感染梅毒的治疗事项
健康的孕妇如果在妊娠期内感染梅毒,这时的血清检查结果可能是阴性的,在妊娠末3个月一定要及时给予驱梅治疗。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梅毒基础知识小贴士
病原体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是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长约6-15微米(平均8微米),直径0.09-0.18微米 ,具有8-12个螺旋,因其与透明液体有相似之折光力,故又称为苍白螺旋体。
传染途径
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传染途径有三:①性接触;②胎传;③少数可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传染。
免疫性
人类对梅毒无先天免疫力,也无疫苗人工免疫方法,仅能在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
症状
梅毒是多系统受侵犯的疾病,症状多种多样。
后天梅毒
又称获得性梅毒。多经性接触传染。
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及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引起多处病灶, 此期称二期梅毒。一般发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6-8周。
①二期梅毒的皮肤粘膜损害。80%-95%的病人可发生,此期特点是皮疹分布广泛且对称,疹型多种多样。
②梅毒性脱发,好发于头顶、枕部及颞部,呈稀疏脱发,边界不清,犹如虫蚀状。
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约有1/3的患者发生各种晚期症状。可侵犯全身各脏器,以皮肤、粘膜损害为最常见。
①三期皮肤粘膜梅毒。为树胶肿,为皮下深在性结节,逐渐增大形成浸润性斑块,中心软化发生溃疡,呈穿凿性,流出粘稠的坏死
组织及脓液,愈合后遗留大块萎缩性疤痕。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尤以小腿为多,常单发,外伤可为诱因。发生于上腭及鼻中隔粘膜的树胶肿可侵犯骨膜及骨质,出现上腭、鼻中隔穿孔及马鞍鼻。
②三期骨梅毒。一般在感染后5-20年,长骨部出现骨炎及骨膜炎,颅骨、鼻骨、骨盆及肩胛骨等出现树胶肿,分布局限,不对称,疼痛较二期骨梅毒轻微。
③心血管梅毒及主动脉瘤。
④神经梅毒。临床上常见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生后两岁以内发病。全身症状:皮肤松驰苍白,有皱纹如老人貌,体重增长缓慢,哭声低弱嘶哑,常伴低热、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脱发等。皮肤粘膜损害为最常见,其形态如斑丘疹、丘疹、水疱或大疱、脓疱等,与后天梅毒的二期皮疹相似,但也有相异之处,即好发于手掌、足跖及腔洞周围;在口角、鼻孔、肛周可发生线状皲裂性损害,愈后成为特征性放射状瘢痕;在外阴及肛门可发生糜烂,类似扁平湿疣损害。梅毒性鼻炎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可因流涕、鼻塞致哺乳困难。喉炎可造成声音嘶哑。还可发生骨炎、骨膜炎、甲沟炎及甲床炎等。如新生儿有一期梅毒(硬下疳)发生,则为分娩时通过有梅毒病损的产道感染所致。
如何预防梅毒?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2)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3)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5)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梅毒病人的传染途径
(1)直接性接触传染:约 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多有病损,病损的溃疡面和渗出物中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经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亲和力,能穿透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梅毒病人生殖器上的病损不痛不痒,不妨碍性交,如果病人继续与其他健康人发生性行为,那么后者很容易被传染上梅毒。另外,在性交时,外生殖器极度充血,并相互摩擦,多少会引起皮肤粘膜的细微擦伤,更为梅毒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吻、同性恋、口一生殖器接触,首一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同样可传染梅毒,损害可发生在口唇、肛门、舌、咽部、首指等部位。
(2)间接接触传染:与梅毒病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接触到病人使用过的内衣、内裤、被褥、毛巾、剃刀、浴巾、浴盆、便器等,或者在宾馆、大众浴池接触这些东西,由于这些用具上可能会沾有病人损害处排出的梅毒螺旋体,因而产生感染。
(3)胎传梅毒:患梅毒的妇女,未经治疗,怀孕后母亲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胎儿体内,使胎儿感染上梅毒
(4)血源性传染:如果供血者是潜伏梅毒患者,他(她)所提供的血液中可能带有梅毒螺旋体。一旦输人到受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不产生一期梅毒的表现,而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梅毒的危害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早期梅毒的危害:二期梅毒和一期梅毒都属于早期梅毒。
一期梅毒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科普治疗、或者没有在正规医院里科普治疗,梅毒螺旋体就会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90%的患者都会出现梅毒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基本特征。
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患梅毒疹时由于无明显痛苦,常易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如见到分布广泛、对称,而自觉症状轻微的皮疹时,就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