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他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仙人掌味淡性寒,行气活血、消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另外,《本草便方》《本草求原》《陆川本草》《岭南采药
五脏养生法甚有讲究,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予。清代医学家。早年习儒,后弃而习医,从师于名医李中梓。由于他学医刻苦,肯于钻研,重视防与治,不仅善于治病,亦善于养生。着有《寿世青编》上、下两卷。   尤乘对脏腑甚有研究,他在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患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人多因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学习与精神负担过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等原因而表现为十分疲劳,经休息仍得不到缓解,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多关节疼
女人都会梦想成为所有人眼中最耀眼的明星,当你拥有了迷人的身材,每个角度看去都是完美无暇的,自然就成为了众人目光中的焦点。生活家小编特别为您打造360度完美的瘦身计划,将各式健康的瘦身减肥资讯综合起来,帮您拥有完美
人们常常去健身房相互比较二头肌、背肌锻炼得怎么样,却很少有人比较脚的锻炼情况。其实,我们的双足也有锻炼方法:   1.强化“静脉泵”   人在站立时,脚部的血液要从地面的位置返回到心脏。靠什么力量返回去呢?一靠动
麦粒肿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与中医学的土疳、土疡、针眼、偷针眼等相类似。中医治疗时多采用放血疗法。   治疗时取患侧太阳、内庭、足中趾尖、膏肓俞四个穴位,
贫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红细胞过度破坏,造血不良和失血。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
早起常见锻炼的老人,以背撞树,强身健体。这方法看似简单,却包涵了养生理念,与中医的“铁背功”有些相像。   中医认为,人的后背有多条重要经脉,比如膀胱经和督脉。膀胱经从头到脚,几乎贯通全身,因而当它出现异常时,也会牵连
冻疮,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冻疮一旦发生,在冬天里常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师陈壮忠介绍,防治冻疮除做好日常防护外,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大显身手。  
  在所有的健康指标中,睡眠时间和质量好坏占了很大比例。不同人群需要睡眠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出生1—2周内的新生儿。平均一天(包含夜晚及白天间断睡眠)的总睡眠量应该达到17个小时。这段时期,新生儿睡眠质量的
针灸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很神奇的一项,但是针灸时哪些现象是正常的呢?   1.针灸是采用特定的针具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腧穴),通过经络来扶正祛邪、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它对大部分疾
现代研究分析表明,枸杞所含的营养成份非常丰富。每百克枸杞果中含粗蛋白4.49g,粗脂肪2.33g,碳水化合物9.12g,类胡萝卜素96mg,硫胺素0.053mg,核黄素0.137mg,抗坏血酸19.8mg,甜菜碱0.26mg,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铁、
保暖从脚开始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运动动中求静
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是大豆的2倍多,比油菜籽高20%以上。花生的蛋白质除大豆外,没有一种粮食比得上它,含量在30%以上相当于小麦的2倍,玉米的2.5倍,大米的3倍。花生中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在90%左
数九寒天养生多喝粥,食药结合疗效好营养价值高。   冬季,阴气日盛而至极,阳气微极而复萌。在冬季要顺应自然变化,精神情志要安静自如,恬淡无求,使神气内收。日常生活中,要有意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振奋精神。   食补在冬季调
“腊八粥”原料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
古代关于性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以现代科学发展的眼光去伪存真,取其科学部分,有利于睦夫妇、和家庭、寿延年。我总结了一下,古代性爱有8个“要点”,也可理解为八个步骤:   1.以静为强,心毋怵荡。性爱贵在宁心静气,排除恐惧
按照我国民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叫"腊八",此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那是用大米或糯米,加各种豆类及干果,如莲子、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肉等,也还可以再加各种花色食物及调味品,煮成一种特殊的粥
五谷杂粮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您知道吗?将它做成茶饮用,不仅方便,而且有保健功效。   活血补肾——黑豆茶   《本草纲目》中有入药记载的黑豆,对防老抗衰、治腰膝疼痛及乌发、补肾有十分卓越的功效。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神农氏尝百草的滋味、水泉的甘苦,开拓了我国远古人找寻和认识药物与食物长期实践光辉的食养一页。   儒家自我国商代伊尹、西周食医和孔孟倡导“食性”以来,历代儒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