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按摩法中的鸣天鼓、擦双耳、叩齿等式,具有益肾补脑、聪耳健齿的作用;而摩揉、拳眼叩打腰脊,以及摩擦、擦涌泉、缩二阴等又有温阳补肾、益气活血的功效。 
具体方法如下:   1、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发热。   2、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廓,用力搓擦,搓至发热。   3、用舌尖反复卷摩牙龈内外,直至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做以下几个简单的小动作来缓解耳鸣。   1.鼓膜按摩:将两手掌同时堵住左右耳,挤压后迅速离开,多做几次,这样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对缓解耳鸣以及缓解脑部疲劳有好处。   2.耳部按摩:洗脸时轻轻按
降压保健按摩手法共分12节,每天早、中、晚各做1遍,只要持之以恒,对保持血压的稳定,改善自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1.调气调神   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
现在,如果哪个男人提起健身按摩,听者总会眨巴眨巴眼睛,带着一丝暧昧而意味深长的笑意,让你突然间脸红心跳,好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但我今天要讲的是足底按摩,足底,只限足底,我发誓,不超过膝盖以上部位,不。。。。行了
2004年冬天,我用脊背部反射疗法施术3个疗程(10天1个疗程),每天施术40分钟,共1个月的时间,将我老父亲的驼背弯腰基本矫正为正常的生理曲度,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々∥腋盖1 928年出生,现已近80岁高龄。他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第
中国的穴位学说与性学的合二为一,让你照准人体的性敏感点,轻松享受高潮。人的身体穴位很多,在中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很多人未必知道,一些穴道对性爱也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掌握这些穴道和技巧,会让你的性生活更加美满。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因此早上起来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采用按摩的方法, 每天花费10分钟
作向后牵引及向前俯的扩胸俯仰动作,同时嘱患者在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如此俯仰各7-8次,然后嘱患者上身前俯,双手仍抱于脑后,医者立于一旁,以一手握拳,用拳按法依次施于脊柱两旁,最后再施以掌擦和掌搓法,以局部发热微红为宜,术毕
在武侠小说中,要达到练武的高峰境界往往需要“打通任、督二脉”,可见这两个穴位的重要地位,而脊柱就是督脉的行经之地,按摩脊柱可以让督脉的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强身健体。 没事勤按按脚底,刺激脚底的穴位,既解乏又舒服。
落枕患者通常是一觉醒来发现一侧脖子、肩膀疼痛发僵,活动困难,这时如果立即自我按摩腕骨穴,可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度,缩短病程。   用健侧拇指掐住患侧的腕骨穴(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由轻到重反复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与女性激素紊乱有关。以月经过早来潮、绝经期晚、婚后未育、哺乳少者发病率高。早期为无痛的、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甚平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等。亚健康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
√一、咽炎   主要穴位:   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之间的凹陷处。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穴。   三阴交穴,足内踝直上四横指处(自己的手,除拇指外,余四指并拢的横径距离)。   操作方法:   1.合喉法。坐或躺着,自己或
不少旅游者因环境改变,在旅途中容易失眠,影响了第二天的旅游。这里向你介绍一种简易有效的穴位按摩法治疗失眠。   1、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的印堂穴,约2分钟无法入睡,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用食
我们知道,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有些神经末梢距离大脑很近,头皮上的信息,很容易传入大脑。手指在头皮上按摩,能轻柔地刺激头皮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使大脑皮质的思维功能增强。当人们遇到某些问题想不到良策时,常好用
提起“312经络锻炼法”(以下简称“312”),很多人还不熟悉,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简单:   “3”就是每天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   “1”是做一次锻炼腹部九条经脉的腹式呼吸;   “2”是指做一次从锻炼两条腿到全身
      面瘫即面神经炎,为面神经在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患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通常急性起病,口角歪斜,面肌麻痹,患侧眼裂较大,鼻唇沟较浅,口角低,不能皱额,闭目不紧,鼓腮时患侧漏气,不能吹口哨,患侧不能露齿,进食
       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具有虚弱的基础,造成肺里始终有“一块痰”,一旦感受外界邪气刺激,痰就会阻塞气道出现喘憋。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大法,在这个基础上化痰、宣肺、平喘。   中医专
 首先是大腿根内侧的气冲穴,在此穴位的下边,可以摸到一根跳动的动脉。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跳动的动脉处,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此法对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很有益处。   心俞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