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一位老中医闲聊,婉转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可以试试穴位按摩的方法。他说,人们在冬天之所以会性欲减退,是因为此时潜意识要求人们处于静止状态,以免热量流失。另外,寒冷天气会令人的反应变得迟钝,性兴奋难以形成
消除皱纹总法 (1)由上而下沿足阳明胃经用手指或毛刷揉、擦5遍,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左右。 (2)沿督脉由上而下至尾骶部,用手掌或毛刷作经络摩擦5遍。并按揉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各15-30次。 (3)由上而下推、擦足部三阴经
1、因胃肠机能失调而引起的痤疮 (1)用手掌或毛刷沿足部阳明胃经,由上而下沿经络推擦10遍,并在足三里穴按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2)用手指从腕至指端,沿手大肠经,手三焦经,手小肠经作按揉摩擦5-10遍。用毛刷垂直地刷腕外侧5
腰部强肾按摩法 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法可补肾纳气。 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
随着保健按摩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因按摩不当而致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有的扭伤了脚,有的疼痛加重,有的甚至瘫痪。专家指出,如果是有疾病一定要先到医院治病,而不要一味想着在按摩房“放松”。 保健的推拿按摩适应亚健康人群。
肌肤保养的商品与方法实在太多了,有时候真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最直接有效的,按摩应当是其中一项,因为按摩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更为活跃。同时可以借着适当的刺激,使皮脂和汗水的分泌也相对的旺盛起来。当皮脂
1、刺激腰背穴位 腰部穴位有:带脉穴,位于第十一肋顶端,与肚脐同高度;腹洁穴,位于顺乳头线往下,比肚脐低3厘米处的位置。背部穴位有:京门穴,位于第十二肋骨顶端;志室穴,位于第二腰椎突起向下5厘米处。 用拇指、食指,或二三指按
乳房小叶增生亦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慢性囊性乳房病,属中医的乳癖范畴,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生在30~40岁之间,50~60岁的妇女也可发病。 乳房小叶增生两个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或月经期
腰眼是人体的重要位置之一,位于背部第三腰椎棘突左右两旁10—13厘米的凹陷处。传统医学认为,腰眼是“带脉”之中,即环绕腰部的“重穴”。“金冷健肾操”第四段就是护腰眼,经常按摩这一部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按摩腰眼
专家观点:打开内关穴这扇“城门”,胸中的苦闷之气一泻而出。 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山势险峻的地方,一个人把着关口,就是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我们手臂上的内关穴就相当于这样一个要塞,它是保护人体的关口。 内关
本报独家推出的《中医名家讲坛》栏目,自8月17日与广大读者见面后,反响很大,每日电话不断,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期待权威中医专家能够上堂“解穴”课。为此,我们邀请全国中医药康复保健优秀人才、推拿科教授王军介绍一些简单的
气温一路走高,很多人出现了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中医认为,夏季出现食欲不振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受伤、痰湿内生,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二是大量出汗,使体内阴分不足、胃津受灼,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
最近,笔者在门诊接待了一位公司经理,病人是因颈背部不适而来就诊的。笔者用手一摸,发现他的颈背肌不仅僵硬钝厚,且有硬结及条索状,无论用手怎么挤捏对方都说能受得了,没有多大感觉。“您经常找人用重手法按摩吧?”笔者试探着
背部保暖抵风邪:当背部发僵、发紧,甚至有酸胀痛的感觉,说明背部受凉。在添加衣物的同时,可以拔拔火罐,还可以将红花、千年健、桃仁、防风等药物用布包裹后放入水中蒸煮,待水温适宜时,将毛巾浸湿后敷在背部。 腹式呼吸助健康:
最近,笔者在门诊接待了一位公司经理,病人是因颈背部不适而来就诊的。笔者用手一摸,发现他的颈背肌不仅僵硬钝厚,且有硬结及条索状,无论用手怎么挤捏对方都说能受得了,没有多大感觉。“您经常找人用重手法按摩吧?”笔者试探着
按摩能够增进脂肪的消耗以及分解。并且达到雕塑小下巴的功效。现在这套双下巴按摩操,不只适用年龄大的,也可以用于肥胖的年轻人喔!如果你是因为长期吃得过多而胖到生出双下巴来的话,那么请利用这套按摩法,让你的双下巴消
岁月赐予人们智慧,但也带来烦恼,最明显的莫过于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了。虽然很多人25岁甚至更年轻时起就会在眼部、嘴角周围出现又细又短的皱纹,但其实此类皱纹是假皱纹,主要是因为光老化、肌肤缺水甚至是减肥导致皮下脂肪
岁月赐予人们智慧,但也带来烦恼,最明显的莫过于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了。虽然很多人25岁甚至更年轻时起就会在眼部、嘴角周围出现又细又短的皱纹,但其实此类皱纹是假皱纹,主要是因为光老化、肌肤缺水甚至是减肥导致皮下脂
腰腿痛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很多人都选用药物治疗。其实治疗腰腿痛,中医按摩有很好的疗效。中医按摩能调理机体气血阴阳、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供
脱发的类型多种,常见的有脂溢性脱发和斑秃。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使毛发部位的毛细血管收宿,血液循环不良,局部营养不佳而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