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结核病?
(1)如家中有结核病患者,应作好病人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做到食、睡与小儿分开,保护小儿不受传染。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隔离治疗,病人的痰应深埋,被痰污染的物品应煮沸20分钟后洗净再用,不能煮...
儿童结核病的病因为结核杆菌,系分枝杆菌属。我国小儿结核病绝大多数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牛型者偶见。随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菌株有增多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儿童结核病与成人结核病有相似之处,也是以...
婴幼儿结核病的预防和护理是父母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婴幼儿因免疫功能未完全建立,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极差,易感染结核病。怎样加强预防和正确护理呢?本篇具备非常实际的指导和实用价值,摇篮网向大家极力推荐。
...
一般来说,早期儿童肺结核不易被发现。这是因为患儿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同于成年人,但可表现在不活泼、精神不振、脾气急躁,或无故哭闹,也可有盗汗、脸部潮红、消瘦、无力、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另外,小儿患肺结核大多为...
确诊为儿童结核病,就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根据肺结核的类型和现阶段进展及活动情况,并检查肺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病的存在,以确定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全身疗法:首先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饮食宜...
肺结核可以极似任何肺病,容易误诊,特别是其临床或x线表现不典型,实验室资料似乎提示某一疾病,而医师又未做全面分析,以致错诊误诊,造成不良后果。
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接触史,机体抵抗力差。而哮喘患者多数有过敏原接...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肺部疾患。一旦患结核病后,结核杆菌毒素与坏死组织被吸收,所以,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功能失调及全身物质代谢失调,而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疲倦、无力等。小儿表现...
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小儿,而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内传染极为重要,如父母、保姆等。接触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小儿,结核感染率、发病率较一般小儿显着为高。因此,防止结核病人接触儿童,对小儿结核病...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病人和动物(主要是牛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健康儿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消化道传染:多因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
结核菌素试验方法有皮内注射法,皮上划痕法,皮上贴膏法等。皮内注射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皮内注射法:
临床上用此方法,如同做青霉素皮试一样,将旧结核菌素稀释液(1∶1000或1∶2000)0 1ml,注射于左前臂...
小儿肺结核重在预防,为什么这样说呢?预防小儿肺结核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小儿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较常见的一种结核病。病人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中带有结核菌,或吐出的带菌痰液干燥后随...
结核病会引起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大量丢失,导致中、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并伴随着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负平衡状态。反过来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加重结核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预后。那么结核病...
小儿结核病患者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这是许多患者家长都需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应为在治疗小儿结核病的同时在配合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的起到更好的治愈效果,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小儿结核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吧。 【小...
小儿结核病指的是初生至14岁儿童所患结核病,容易形成血行播散和结核性脑膜炎。成年期续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就是小儿初染结核病,因此,重视小儿结核病的防治是当务之急。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五招预防小儿结核病的...
支气管哮喘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数据不一。国外报道,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中,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介于0.5%~2.0%之间,英国与美国则介于1.5%~5.1%之间。而最高...
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科学家最近指出,儿童经常吃营养不均衡的西式快餐,容易患哮喘病。
哮喘是常见的儿童慢性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5亿患者,发病率增长很快。科学家对沙特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哮喘发病率进行研究,将100个哮...
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哮喘的发生可影响人类各年龄层,可在婴幼儿起病,并以儿童多发。根据近来门诊急诊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今年春季小儿哮喘发病高峰已经到来。春季为什么易犯哮...
家长不必怕孩子染病而刻意让孩子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 不少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经常担心子女患病,但儿科医生指出,正常儿童在2岁前每年有6~8次机会受过滤性病毒感染,以平衡免疫系统。香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岁前曾...
儿童期起病成年后复发的哮喘比成年后发作的哮喘严重。 c.segala博士及其同事对成年后发作的哮喘和儿童期开始发作的哮喘病人进行了比较.他们研究了84名20-24岁曾在儿童期发作过哮喘的哮喘病人,和235名...
哮喘发作期,可因支气管干滑肌痉挛,气道粘膜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分泌物积聚而使气道狭窄,阻力显著增加,甚至可比正常增加10—20倍,从而发生通气障碍。 这种通气障碍如果长时间持续,不能缓解,可使肺泡通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