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子女讲述父亲的人生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出自性格刚毅、乐观豪爽的陈毅元帅之手。写这首诗时,陈毅已经步入晚年,然而他的豁达、大度和挥洒自如的诗人气质,...
毛泽东与蒋介石相继辞世之后,统一祖国的历史责任便落在了他们的继任者邓小平与蒋经国这一代人身上。蒋经国与邓小平是昔日苏联留学时的同窗,邓小平比蒋经国大6岁。
邓小平频出先手,蒋经国无奈接招
在统一问...
1951年2月,我志愿军某部工兵营去临津江抢修被敌机炸毁的桥梁。这天早上,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把我们惊醒,我们钻出防空洞,见到炊事班长“老延安”浑身是血,躺在废墟中用手指着身边一罐大酱,断断续续地说:“今早……同志们…...
儿时,我们家有兄妹6人,却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干一年,到头来还是个“透支户”。吃粮靠供应,买粮靠贷款,根本没有钱做衣服,一年到头,浑身上下穿的全是粗布褂子粗布袄,粗布裤子粗布鞋。
那时每人每年可分...
以“我实在不能工作”为由,陈独秀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没有勇敢地承担应负的责任,而是采取了诿过于人的态度,将失败原因一股脑地归咎为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实际行动上,共产国际代表...
战斗英雄徐佳标系江苏省灌云县人,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特务团七连五班班长,模范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在攻打日伪占领的淮阴城战斗中,他第一个把红旗插到敌人的城墙上,在双腿被打断后,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冒着敌人密...
陈布雷年轻时,以“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的如椽之笔,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年后步入政坛,成为蒋介石的“文胆”和谋士;但是,抗战胜利,内战爆发,他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不堪忧伤不已,悲愤交加,只能走向悲剧的结局。本书依据新发现...
从1932年至1939年,李德(1900~1974)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顾问,代表共产国际的权威力量,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最初的行程,遵义会议后被罢免了军事指挥权,转任红军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最后颇为黯淡...
抗战胜利以后,戴笠挖空心思抢夺胜利果实,不知道是因为作恶多端,还是命里注定。1946年3月17日,因飞机失事,撞死在岱山,这个搞了大半辈子特务活动的旷世奸雄,一向夸口他的情报网不但遍布全国,还遍及全球五大洲,而结果他被摔...
大汉奸周佛海一生短暂,只活了51岁。但他笔头甚勤,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每天必写完日记才睡觉。1943年1月11日,周家住宅失火,当别人忙着抢救财物时,周佛海却打开保险箱和书桌抽屉,取出日记本抱着往外跑,可见他对日记重视至...
在众多古代帝王陵中,如果说秦始皇陵墓的挖掘最为人们所期待的话,那么成吉思汗陵墓可以说是更为人们所魂牵梦绕。更广泛一点说,在整个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只有元代帝王的陵墓是未被我们所知道确切位置的。而元代帝王中...
在分析曹操的年薪之前,让我们先翻开《三国志·魏书》。《魏书》里说,曹操20岁做官,66岁去世,在政坛混了47年,先后做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司隶校尉、骁骑校尉、大将军、武平侯、丞相、魏公、...
“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这是魏国皇帝曹叡(音“锐”)的老婆虞氏对曹家男人的评价。意思是说,曹...
编者按:刘继兴的《历史上那些牛人们》最近出版,在这部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牛人”旧事,非常具有可读性。袁世凯的女秘书吕碧城便是其中之一吕碧城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其一生颇为传奇:身为红粉,而有巾帼...
朝鲜和日本一样,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19世纪末期,日本明治维新,接受西方文化;朝鲜则抱残守阙,拒与西方接触。结果日本变法强大,而朝鲜仍故步自封。1864年朝鲜王哲宗去世,死后无子,乃立王族李昰应之子李熙为王...
男妓,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娼妓,古时叫“兔子”、“小唱”,即“小娼”。也有称之为“小手”的。后称为“像姑”,即像姑娘的意思。后谐音为相公,自称“堂名中人”。寓处称“相公堂子”或“下处”。 民国时期的川剧旦角...
除了小凤仙和蔡锷将军的传奇经历之外,还有另外一段故事,一般不大为世人所知,但确实同样足可称道。
相传在云吉班里,还有一位叫雅梅的妓女,是小凤仙的好朋友。蔡锷将军常常来云吉班找小凤仙时,也有一位回头客常常光...
新中国60年,发展似飞箭;翻阅住房史,事实胜雄辩。
祖父住草房。上世纪30年代,祖父从外地漂泊到苏州,起初是当学徒,后来在都亭桥畔开小店苦度岁月,借隔壁人家的西墙搭了一间草屋,用细竹充当木椽,屋顶全是用稻草...
一生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虽然已时过六十年,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16岁,是刚参军半年的新兵,在胶东军区警备第五旅炮兵团警卫连当通信员。住在烟台市“毓璜顶”山上一座破庙...
民间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是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年)一个姓顾的新科状元游历苏、杭两地后说的,传扬开来,几乎家喻户晓。 90年代初,有民俗学专家曾质疑这一说法,认为杭州乃省府,苏州位前是不可信的。其实,这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