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一直是备受百姓关注的话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不断有专家呼吁:“孩子们需要性教育”。可是,20年过去了,事情似乎鲜有进展。近日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仍然存在很...
8点多,4岁的天天(化名)被妈妈送到了奶奶家。见妈妈出门上班去了,天天突然对奶奶说:“刚才妈妈带我上公园去了,我还坐小火车了呢!”
天天的话让奶奶一脸愕然,离天天家最近的公园也要坐上近一个小时的车。时间又这么早,...
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家长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身边的孩子。或许作为家长的您,没有意识到让孩子看的电视剧,或大人间的闲聊,或大人处理事情的方式,等等。其实,这些同样会影响孩子做人做事的方式。以下是我们找来的...
问:你好。我儿子今年快五岁了,他聪明可爱,就是不听话。给他说一件事,只要我不发脾气,他全当没听见。他特别爱动,在幼儿园也不听话,老师也是天天说他调皮,每天都点他的名十几遍。请问我该怎么教育他?长沙市 李女士
答:活...
妈妈的烦恼
在儿子的教育上,我一直头疼不已。虽然他只有7岁,可是已经有着中学生的叛逆,非常不听话。我让他收拾东西,他不收。做任何事情都磨磨蹭蹭,跟他讲规矩,他还问我“为什么?”最后直到我怒火冲天,教训他一顿,一打...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
“买个抗过敏牙膏吧。”在杭州河东路上一超市,小学2年级的小女孩秋子,捞起一支牙膏就放进购物车,顾不上超过20元的标价比普通牙膏贵了数倍以及妈妈“挣扎”的目光。而咚咚似乎非常享受把货品放到购物车里的感觉。“...
女儿4岁了,自尊心很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做,而且不肯承认失败。如果做什么事情,自己觉得没做好,会很生气,如果旁人去表示关心、帮助或疑问,她还会生气地大喊:“你们走开,我不要你们管!别管我!”“我不喜欢你们,你们都是...
怎样应对孩子“反抗”行为
时间就要到了,妈妈一边急匆匆地收拾东西,整理着装,一边督促两岁多的儿子收拾玩具,不要再玩了。谁知道,儿子蹲在积木前就是不肯停手。于是妈妈只能在督促:“不要玩了!”“不,我不。”儿子稳...
孩子爱撒谎,家长最头痛,生怕将来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了。不少家长急得直抱怨,“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他还是那样呢?”其实,谎言背后各有原因,不妨顺藤摸瓜,找到症结所在,对因下药,更能解决问题。
不明就里。小于3岁的...
家有犟宝宝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你说朝东,他偏要朝西,你说向北,他偏要向南;只要他认准的事儿,你就是九头牛也休想将他拉回来!
如何降服宝宝的“犟”脾气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钟燕,钟主任说,其实,宝...
“宝宝,穿衣服。”
“我不穿衣服。”
“不穿衣服会感冒。”
“我就要感冒。”
“感冒要打针。”
“我就要打针。”
“打针会很疼。”
“我就要疼。”
这是在我们上周日的“全民早...
有位家长打电话来,投诉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原来,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手偶游戏时,其他的孩子都老老实实地坐在小凳子上看,只有他的孩子特调皮,好奇心大发,每次都要跑到老师面前看个究竟,每次都被老师抓...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
幼儿为何热衷“结婚”游戏
“妈妈,我长大了要跟俊俊结婚!”“妈妈,我有三个女朋友!”“我长大了要跟妈妈结婚!”“我要小姨做我的女朋友!”学龄前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通常都会开始热衷于玩“结婚的游戏”...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我们对儿童早期健康与发展的教育就是希...
常常有爸爸妈妈抱怨,说小宝宝总是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大班的孩子丢三落四,永远也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东西;还有,告诉他要做到的事情,一转身就忘光光……其实,这可能不是孩子故意要犯错,故意和爸爸妈妈作对,而是因为在最合适...
生活给了孩子太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按照孩子的年龄进行一次“启迪旅程”吧!
1岁内:多和孩子说话
也许父母平时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工作,认为给孩子更多的经济储备会让孩子的未来更有保障。
专家认为:尽可能...
责任心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勇于承担的男孩,才能够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才能够让人认为值得信赖、值得托付。
【教子个案】
周末到了,陈同和妈妈一起去家乐福买东西。陈同刚进超市口,就兴奋起来,他东...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于丹来到崇文书城,与数百读者分享育儿经。
于丹笑着说起自己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