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孙思邈指出:“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成痈疽。”告诫后人,针灸治疗糖尿病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不宜针刺:
①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患者常感到脑力及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治疗神经衰弱,患者首先要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进行适度的体...
针与灸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都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了人的生长与健康,致病与治病,皆与经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
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
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近30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耳穴诊治方...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
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分区与主治病症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
1区: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但很多人对于中风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开始针灸治疗却不太清楚。传统的观念认为,针刺多在中风后遗症期进行,而且目前有一些学者仍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针刺持否定态度。因此,我国很多地区对脑中...
据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当止痛药无法有效消除晚期癌症引发的疼痛时,中医的针灸是解除患者痛苦的良方。
这项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外科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体实验证明针灸可以有效地抵抗癌症所带来的疼痛...
卫气同病:取穴:曲池、合谷、大椎、列缺、少商、尺泽。配穴:项强头痛配风池、风府、太阳;恶心呕吐配内关。毫针刺,用泻法。
气营(血)两燔:取穴:大椎、曲池、曲泽、委中、十二井穴。配穴:神昏谵语配人中、涌泉、百会;四肢...
按摩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仉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按摩长于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
「概说」
中风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倒而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的疾病。因本病起病急,证候多,变化快,颇与自然界中 “风”性善行数变相似]故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又称“卒...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它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灵枢 . 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
「概说」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而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
「概说」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口服咼斜”。春、秋两季发病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多数患者为20~40岁,男性略多。
临床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原因和见症方面有很大区别,前者多由面神...
「概说」
疟疾,是指寒战,高热,汗出并周期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它季节也是可散在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疟邪及瘅毒疫疠之气所致,有一日一发称日疟,二日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之不同,如久...
「概说」
遗精是指梦遗和滑精两个病证。有梦而遗的,名为梦遗;不因梦交或见色而精自滑出者,名为滑精。其病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精关不固。多见于性神经衰弱、精囊炎、睾丸炎,以及某些慢性疾病。
「病因病机...
本病为发生于肛肠部的一种慢性疾病,较多见于青年和壮年。临床按痔核发生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统称为痔疮。
[治疗]
1. 针灸治法 取足太阳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适当深刺。
处方 次(liao) ...
癌症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验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用于改善病人的症状,如用于止痛、退烧,用解除便秘、腹胀、尿闷、失眠多梦、月经失调等症状。
第二,对肺癌、胃癌、肠癌等患者,用瘢痕灸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