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
刮痧术是中医治疗学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的。 刮痧术主要是用补泻手法(轻刮为补,重刮为泻)刺激皮肤,使皮下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使病变器官、细胞得到营养和氧...
1、颈部:哑门、风池、大椎
2、肩背部:肩井、天宗
3、胸部:中府、云门
4、上肢部:肩髎、肩贞、臑会、臂臑、外关、曲池、合谷
5、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刮痧疗法简便易行,副作用小,不受条件的限制,疗效也比较明显,尤其是服药困难的患者或不能采用其它治疗方法时,更能发挥它独到的优势。
所谓“痧”是指多发于夏秋两季的中暑、外感等急性病症,现在扩展到呼吸、...
【部位】取胸、背部脊椎两侧和肩肿区 【方法】用硬币蘸植物油或白酒,刮至皮肤充血 【治疗】用于发热神昏者。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
“湿病”也称湿邪,它属于中医病症的范畴,好发于初夏黄梅季节。湿邪入侵体内,根据损害的脏腑、经络不同,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湿邪若侵犯肌表,病人可表现为恶寒发热,汗出而热不退,头身酸重,舌苔薄白;若侵犯肌肉、筋络、骨关...
刮痧,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从古至今—直广为流传,近些年受重视的程度更为提高,许多美容院纷纷将其纳入美容特色项目并深受美容者的喜爱。在美丽和健康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古老的中医美容,散发出阵阵幽香,小小刮扳,“古曲新唱...
【概述】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
刮痧疗法,是民间普遍使用、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使用时只要用铜板或瓷质汤匙蘸热茶油,在前额、颈后正中凹陷处、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刮,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即可,使用此法,治疗因风寒或暑热引起的头痛,效果令人满意。
...
取位:俯卧位。
操作步骤:术者用萱麻约30克,煮沸后置于温水中保温。让病人解开衣扣,医者手持萱麻,自上而下,连续在患者脊柱两侧刮40-60次(上起第一胸椎侧,下至第四腰椎侧)。刮时须掌握指力与肘力,使之不轻不重,...
取位:坐位或伏卧位。
操作步骤:术者取光滑平整的汤勺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沿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轻者,每天l次;重者,每天2次。刮痧后最好饮...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奶行性变、腰部外伤或长期的腰部劳损等原因所引起。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或伴有下肢麻木和感觉减退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年龄的不同,以及发病...
在中医技法成为美容美体、保健养生的新宠时的今天,不少古老而又传统的手法又成重新成为主角。刮痧便是其一。
过去,特别是在天气转热的时候,常看见有人拿着汤匙或只是徒手用指节、指背往另一人背上重复...
“刮痧”的痧指痧病。在炎热季节,冒暑远行,贪凉,大量饮冷水,或者淋了雨,或是暴食暴饮,接触了秽物臭气等,都会发痧。它使人一时气血阻滞,发病猛烈,必须急救。 刮痧历史久远,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患病时,不经意地用...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
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妇女乳头禁刮。
4、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
很多老百姓喜欢用刮痧来保健,有点伤风上火,刮刮痧一般也就好了。大家一般也都关注刮痧的部位,至于刮痧后该做些什么,以及刮痧的环境等注意事项可能就不太熟悉了。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孙建华推荐大家,在家刮痧,出痧以...
没人喜欢跟自己过不去,但中医里的某些治疗手法却偏偏有点类似的意味。比如,一些人额头或脖子上那一圈紫红色的淤血就是自己揪出来的。在我国民间,这可是一种流传甚广的自我治疗方法。
中医里,揪扯皮肤的方法被称...
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民间刮痧疗法广为人知,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刮痧疗法对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见病疗效显著,却不知道正确的刮痧方法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