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猕猴桃浸膏方: 组成:新鲜猕猴桃全果,水煎煮,制成浸膏片,每片0.3g(相当生药2.2g),每日2~3次,每次4片。 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茄棵花生秧方: 组成:用秋后不再结茄子的茄棵,晒干...
肺胀应首先辨别虚实,气痰壅阻气道为实,肾不纳气为虚,但亦有寒热虚实错杂的。大凡有邪者当祛邪或扶正祛邪,无邪者应敛肺固本;病轻者治肺,病重或迁延日久者应予肺肾同治。临床上,常分为以下四型进行辨治: (1)继...
凡以咳嗽、喘逆上气、胸满为主证,伴有烦躁、颜面浮肿叫作“肺胀”。因咳喘日久,气道不利,气阻于内,停滞于肺,肺叶膨胀所致,严重的还可兼见目如脱状,胸骨胀起,形如复掌等症状,与“肺气肿”症状相似。 肺胀之病,...
患了肺气肿以后,由于气道狭窄、阻力增加,使得肺内进出的空气大为减少,又由于大量肺泡的破裂,使肺的气体交换功能降低,所以使人体需要的氧气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在此情况下,一般病儿从事日常的学习及小量的活动时,由于...
听诊呼吸音时,当空气通过含有分泌物的气管,或通过因痉挛或肿胀而狭窄的支气管时,在呼吸音的基础上,又听到一种附加的呼吸杂音即罗音。根据罗音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干性罗音与湿性罗音两大类: (1)干性罗音:发生...
中医和西医(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 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与西医相比,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以及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基础之上,其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包涵...
肺部听诊是诊察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不仅要求医生对听诊技术熟练掌握,还要注意病外杂音的干扰。为此,须注意下面几点: (1)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寒冷时由于寒战而产生肌肉收缩声,易误听为胸膜及肺脏...
(1)上呼吸道:鼻和鼻咽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富有血管及淋巴管,轻度鼻炎即可发生鼻塞,使吸吮和呼吸发生困难。新生儿副鼻窦未发育,故不患鼻旁窦炎。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其鼻腔开口处低,易患中耳炎(得感冒...
(1)呼吸中枢不成熟,加之红细胞内碳酸酶少,血内co2含量少,因而对呼吸的刺激也少,易发生呼吸暂停及青紫。动脉导管闭合较迟,肺循环压力高时可发生右向左分流使青紫加重,极低体重儿呼吸中枢极不成熟,可出现反复窒息。 ...
在长达10个月的妊娠中,孕妇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需要注射预防针的情况。在妊娠这个特殊的时段里,并不是所有预防针都可以用的。有些预防针对胎儿有害,甚至可致胎儿畸形。但若因此拒绝所有的预防接种也不对,有些预防针...
有资料表明,服用避孕药的时间为6个月的妇女,在停药后的第1个月经周期就能恢复排卵的功能,有的体内激素的水平还高于过去正常的水平,往往更容易怀孕;服用避孕药在1年以上的妇女,约在停药后的1~2月内开始排卵;服用避孕...
在应用口服避孕药进行避孕的过程中,无论是长期服用的复方短效、长效避孕片,还是临时服用的探亲避孕药,如果漏服、不按规矩服,都有可能导致避孕失败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孕。受孕者一定十分关心:口服避孕药究竟影响不影...
有病用药,这在正常人很自然,但对孕妇来讲则不然了。自从60年代初,有孕妇因孕吐而服用“反应停”药物,结果造成胎儿出现海豹样畸形被大量报道以来,孕妇越来越害怕用药。在我们周围也常见到滥用四环素而产生的“四环...
大家一般不注意妊娠前母亲用药对胎儿的危险性,以连续的关系看,有些药物在孕前使用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如胎龄第一周死亡或胚泡细胞数减少等可造成流产、畸胎、死胎、智能障碍。妊娠前用药可能会出现以下后果。 ...
带节育环能避孕,主要是因为它在子宫腔里妨碍受精卵着床、种植。这种避孕作用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如果取出节育环后,子宫里就没有障碍了,受精卵就能在子宫里发育成胎儿,因此,节育环不影响以后生育。但是否影响优生呢...
早已证实,孕妇在胚胎器官发生的敏感期(妊娠3~8周)接受过大剂量的x线照射,不仅可以使胚胎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甚至可造成流产或死胎。12周以后虽然大部分器官已经形成,但牙齿、生殖腺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在继续发育中,对...
b型超声检查仪是一种很有用的医学诊断仪器,在产科常用于诊断妊娠、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胎盘情况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b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对受检者无损害的检查。其实,超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形式,达到一定...
当用正规的方法测量人体体温,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1℃,称为超高热。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可以引起机体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能量消耗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抽搐,引起呼吸、心跳增快...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为发热。小儿发热大多为短期内容易治愈的感染性疾患所致,少数患儿发热可持续较长时间。发热持续达2周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
孩子在发热时,家长都会积极想办法给孩子降温,只有体温降下来,家长的心里才会踏实。一般家庭中比较常用的降温措施是服用退热剂。因为服药降温方法简单易行,而且退热效果也较好。但是,服用退热药以后,患儿常常会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