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手法只有在病人身体中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兄只对虚证和实证患者才起作用;对健康人和不虚、不实患者使用补泻手法不起作用,这符合《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的理论。据杨文辉等人的报道,用...
本病为发生于肛肠部的一种慢性疾病,较多见于青年和壮年。临床按痔核发生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统称为痔疮。
[病因病机]
痔疾发生的原因,多与长期坐位或站立工作,肩挑负重,跋涉远行,妊娠胎气;或久痢,久泄...
疔疮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好发于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病因病机]
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脏腑...
牙痛是牙体或牙周等疾病累及感觉神经引起的常见症状。 辨证治疗: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1.风热侵袭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处方:合谷 颊车 肩井 浮白 完骨
操作:始针合谷、颊车,运针10分钟,牙痛未止。继而按压经穴,肩井、完骨、浮白、天冲、曲鬓均有压痛,尤以浮白、完骨明显。针左肩井运针10分钟,牙痛缓解片刻,继而针浮白、完骨(左),得...
「概说」 中暑是以壮热,烦闷恶心,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证的夏季急病。多由于夏季酷热或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所致。本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等。
「病因病机」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见于两次以上中风的双侧延髓束受损,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影响了双侧皮质延髓束,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的疑核及支配舌肌的舌下运动神经核上损害,这样则出现以舌、咽喉为主的一组症...
(1)百会透前顶法
选穴:百会穴。
方法:使用32号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然后再将针向前顶穴方向平行刺入1.2寸左右。施抽气法,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但速提时针最好不动,至多提出一分许,连续3次后...
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有颈部、肩部以至臂肘酸软、乏力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针灸治疗此病疗效显著,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首批43种向全球推荐的针灸治...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疼痛为主症。常见以下三种证型。
辨证治疗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
早泄是指性交时间极短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以致不能进行正常性交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以肝经湿热、阴虚阳亢、肾气不固,心脾虚损为多见,临床常用的较为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龙胆草...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患者常感到脑力及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治疗神经衰弱,患者首先要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脚气,又称脚弱。本病以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病作了细致的论述。临床根据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干脚气、湿脚气和脚气冲心等。
本病主要是指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
除了手术药物治疗去除眼袋以外,传统中医与现代电子科学结合的针灸法对各种眼袋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中医把眼袋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属遗传,获得性是由于眼睑皮肤长期受到不良刺激,如不正确按摩、爱...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石学敏教授历时六年主持完成的“老年痴呆异常基因的筛选及芯片”研究项目,表明了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天津市医学鉴定委员...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的异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阻滞等。临床以心悸、怔忡、脉象异常...
卫气同病
取穴:曲池li11、合谷li4、大椎gv14、列缺lu7、少商lu11、尺泽lu5.
配穴:项强头痛配风池gb20、风府gv16、太阳ex-hn5;恶心呕吐配内关pc6.
毫针刺,用泻法。
气营(血)两燔
取穴:大椎gv14、曲...
常言道:“用针如用药”,针刺治疗同样离不开“理、法、方、药”和透彻的辨证思维过程。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慧勇主任医师在临床针刺中以其“重视阳气的调整”及独到的“用阳理论”给传统的针刺治疗增色许多。...
1 发展了经络理论
1.1 补充了《内经》中十二经脉理论的不足
《难经》是在继承《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十二经脉理论的基础上,撷其要点,对经脉的长 度、流注次序的运行规律、手足三阴三阳经经气绝的症状和...
中、晚期癌症患者并发慢性咽炎者较多,我院采用穴位针刺出血加常规抗炎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4~78岁,平均58岁。k氏评分40分以上。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