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然见“小虫”赢得“诺贝尔”
自从1983年两位澳大利亚医师罗宾·沃伦与巴里·马歇尔在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第一篇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文章后,引起医学界对幽门螺杆菌持续20多年的研究热...
过去认为,胃病与遗传、饮食不当、受寒着凉、药物、烟酒、应激和神经因素等有关。近10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存在于胃粘膜上的细菌即幽门螺杆菌(HP),是引发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更...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人体胃部的螺旋状细菌,人是这种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该细菌表面非常光滑,其一端有4~6根鞭毛,鞭毛的摆动为幽门螺杆菌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其能迅速穿过胃的黏液层并覆盖在胃...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哪些检测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
推荐阅读:各招各式 揪出幽门螺杆菌
(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要治愈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关键要查出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查出这一深藏于胃内的罪魁祸首,便可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集中“火力” 打歼灭战 ——根除治疗。
要检测病人胃内存在的幽...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中过多摄入盐分会使胃肠内的幽门螺杆菌毒性增加,进而导致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病率。这使高盐饮食有害健康的观点又多了一项证据,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内胃和十二指...
“幽门螺杆菌”这个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首次从胃上皮细胞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英文缩写:Hp)。现已公认,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
1982年,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道的溃疡密切相关,是胃癌始发原因之一。这个观点已成消化界的热门话题,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不仅医学界关注,而许多病人看了一些科...
胃病的病因
具体地说胃炎(慢性)的病因可以有下述五个方面:
1、急性胃炎后胃黏膜损伤持久不愈;
2、幽门螺杆菌感染;
3、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
4、经常服...
慢性胃病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和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溃疡病的发病率为10%左右。
慢性胃病的发病原因一直不很清楚,故长期无理想的防治方...
胃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而汽车司机又是胃病的高发人群。司机为啥胃病多?这与司机的职业特点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
⑴司机开车时精神高度紧张,如果这种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J. Marshall和J. 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由于他们的发现,使得原本...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彻底治愈Hp感染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及Hp相关性胃炎愈合,预防复发,逆转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程,临床应用广泛...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
(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三联杀菌疗法虽疗效较好,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近年采用排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满意。
病例选择根据以下标准:1.凡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
据《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17日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大大提高了胃下部发生肿瘤的风险的同时,有可能降低了食管和胃移行部位附近发生肿瘤的风险。此研究解释了上世纪西方国家此类肿瘤的发生率和分布不断变化的原因。
...
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彭孝伟主任说,最近门诊病人检出螺旋杆菌的人也不鲜见,主要是他们吃饭时没有注意,一旦家里有人感染这种杆菌,没有分餐吃,其他家庭成员同样遭殃。
夏季的食物易腐败,很容易滋生病菌,包括幽门螺旋杆菌...
为了进一步揭开胃部杀手——幽门螺杆菌的真面目,全国200多名消化病专家日前聚集在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对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特征、诊断标准、治疗适应症、治疗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很多方面达成共识。
...
随着人们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疾病认识的统一,常见胃十二肠疾病的防治措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根除Hp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为了提高Hp根除率和Hp相关疾病的疗效,下面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根除治疗前一些...
目前检测幽门菌(HP)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1)非侵入性的方法:以免疫学法清中的HP抗体。已有多种方法检测,但公认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为优,优点是特异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不能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