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约10%~20%的健康妇女阴道内带有白色念珠菌。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使这些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成为致病菌呢?
(1)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通常妇女阴道中寄生着许多细菌,这些不同的菌群间相互制约,形成共生状态,是不致病的。广谱抗生素的大量、长期应用,使阴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相互间的抑制作用被改变,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
(2)妊娠:妊娠期体内性激素水平较平时明显升高,这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阴道酸度,形成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同时,妊娠可使细胞的免疫力下降,这就使念珠菌容易致病。据统计,1/3的孕妇阴道中有念珠菌存在,发病率约在15%左右。
(3)糖尿病:患糖尿病后,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同样使阴道内酸度增加,念珠菌宜于生长繁殖。
(4)应用皮质类固醇: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会使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减低机体免疫力;同时皮质类固醇还能使机体血糖水平升高,使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5)应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6)应用雌激素:雌激素有使糖原在阴道上皮细胞内沉积的作用。这些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使阴道酸度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生长。
(7)患严重疾病使抵抗力下降,或复合维生素B缺乏时,也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此外,也有人认为口服避孕药会使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增加。
(实习)
适应症:
避孕[详细]
最高零售价:¥55/盒
网上药店:健一网CFDA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④细胞表面成份;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六个预防念珠菌性阴道炎小贴士
1、穿棉质内裤,并且勤换,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单独分开。
2、穿着衣物须透气,不要连续穿着连裤袜或紧身牛仔裤。
3、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这样不会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
4、如果以前喜欢穿着泳衣坐在泳池边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场、浴室这样的地方都不要随便坐,公共马桶也不例外。
5、请尽量保持开朗心情,因为心理原因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虚而入。
6、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
(实习)
适应症:
避孕[详细]
最高零售价:¥55/盒
网上药店:健一网CFDA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包皮龟头炎是一种易复发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性病恐惧症”,加上疾病发生部位的特殊性,往往将普通的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视为性病,并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夫妻间相互猜疑、戒备、不睦,导致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
其实,念珠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之一,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口腔、阴道粘膜上,约有10%的健康妇女和30%的孕妇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阴道有念珠菌生长;一些包皮偏长、局部温暖湿润,又不注意个人卫生的男性,也常会导致念珠菌生长。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妊娠、糖尿病、长期应用抗生素或雌激素、类固醇皮质激素)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时(如PH值升高、乳酸杆菌减少),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病变。
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生长着大量的乳酸杆菌,以维持偏酸性(PH值约为4.5)的微环境,抵抗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在性活后,PH值为7.0以上的男性精液可中和偏酸性的阴道微环境,女性性生活过频者,易发生阴道念珠菌病;如存在有念珠菌感染时,夫妻性生活后会加重外阴阴道部位瘙痒和灼热感,男性阴茎包皮及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侧或冠状沟白色奶酪样斑片,偶可有瘙痒感。
过度清洗是诱发和加重外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外在因素。生活条件改善,注意卫生保健,其本身是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卫生行为。当发生外阴阴道不适感觉后,适当用清洗剂坐浴和冲洗阴道,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但应适可而止。若过度清洗,则会加重局部微环境失衡,对机体健康则有弊无益。加上一些清洗剂本身的刺激作用,阴道及外阴部皮肤保护层被破坏,则不仅加重炎症症状,而且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更有利于念珠菌的侵袭而致病。
(实习)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又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危害很大,可能造成不孕等严重后果。那么,念珠菌性阴道炎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1、造成不孕
我们知道,阴道在正常情况下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菌群比较平衡,酸碱度比较均衡。这种适宜精子暂时存留、通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这种环境被破坏,就容易发生不孕。如果患了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的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抑制,且炎性细胞可吞噬精子,并使精子活动力减弱,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以及炎症发生时的***痛和性欲减退等,均可影响怀孕。此种不孕经积极治疗后可很快恢复正常。但念珠菌性阴道炎导致的不孕是暂时性的,疾病治愈后仍可受孕。
2、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患病后,极少数人阴道中的念珠菌能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另外,当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说的鹅口疮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感染胎儿,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后应积极治疗。
3、引起其他疾病
若念珠菌性阴道炎长期不治疗的话,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如果病原体进入宫腔,则会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后影响怀孕。
4、影响生活质量
得了念珠菌性阴道炎,会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诸多的不便和影响,也会影响到夫妻生活。
由此可见,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积极治疗,千万不要大意。传统的治疗大多单纯采用口服抗生素,或者外用碱性洗液来消炎和灭杀病菌,但是,滥用抗生素在消炎的同时,会灭杀大量有益菌群,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改变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反而会加重年准军感染。患者在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时,又很难把握好度,过度冲洗反而会抑制阴道内的乳酸菌,导致菌群失调,导致炎症复发。单独的阴道上药又很难消除阴道内壁褶皱内藏匿的致病菌。而且,如果对孕妇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药物,还有可能会引起胎儿畸形、哮喘、湿疹等严重后果。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疾病病因
念珠菌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④细胞表面成份;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预防措施
1.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清洗,勤换内衣,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
2.洗澡应用淋浴,避免盆浴。
3.对患者的配偶或性伴应一同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搞婚外性行为。
4.积极防治前面所述的易发因素。
六个预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小贴士
1、穿棉质内裤,并且勤换,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单独分开。
2、穿着衣物须透气,不要连续穿着连裤袜或紧身牛仔裤。
3、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这样不会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
4、如果以前喜欢穿着泳衣坐在泳池边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场、浴室这样的地方都不要随便坐,公共马桶也不例外。
5、请尽量保持开朗心情,因为心理原因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虚而入。
6、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临床表现
念珠菌性包生殖器念珠菌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透气内裤时可作为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临床诊断
1.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外阴阴道瘙痒、疼痛或刺痛;①奶酪样或豆渣样白带;②阴道检查见阴道壁上有假膜;③真菌检查阳性。
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① 有不洁性交史或包皮过长;②包皮龟头潮红,龟头有丘疹,包皮内板或龟头冠状沟有奶酪样斑片;③念珠菌过敏症或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可有其各自的典型症状;④真菌检查阳性。
鉴别诊断
本生殖器念珠菌病病主要与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相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后引起生殖器粘膜及皮肤的急性或慢性损害。少数患者会出现全身广泛发布的皮损,甚至出现内脏病变。只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出现免疫功能缺陷时才会得这种病。
男性包皮内侧面是白色念珠菌的理想生长部位,包皮过长者更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是念珠菌性龟头炎。初始时皮损为红斑、丘疹,表面覆盖柔软的白色鱗屑,有白色渗出液,周围可出现小水疱、脓疱和表浅糜烂。伴搔痒及烧灼感。
女性阴道上皮是白色念珠菌易于粘附的地方。临床表现主要是念珠菌性阴道炎。患病后阴道内可见粘膜充血,渗出或流出粘稠的分泌物,偶尔为稀水状。病变可延及外阴及其周围皮肤,出现典型的皮肤念珠菌病表现。如在会阴、阴唇、整个阴股区域、臀间及肛周等处,出现多角形皮疹,可表现为丘疹、水疱、湿疹样皮炎。也可出现擦烂样红斑,逐渐扩大,呈多环形,表面有水疱或脓疱,伴剧烈搔痒或烧灼感。尿频、尿痛。也会出现性交痛。
性生活带来的皮肤、粘膜机械性摩擦损伤,给念珠菌感染创造了条件。无论男女外生殖器有念珠菌感染时,均可通过性接触互相传播。念珠菌性阴道炎在已婚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并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初生儿。此外,浴池、浴盆、浴巾、便桶、游泳衣、游泳池、医疗器械等也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应引起重视。
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关键在于改变阴道的酸碱度,使阴道环境偏于碱性,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存的条件,同时用杀菌药物。男性患者主要依靠抗真菌感染药物。
治疗念珠菌病的药物很多,如酮康唑、克霉唑、双氯苯咪唑、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曲古霉素、5-氟胞嘧碇等。这些药物一般副作用较大,如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白细胞减少症及其他严重的变态反应等,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对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治疗,在每一疗程结束后,都应复查阴道分泌物,男性病变部位取材,直至查菌阴性。复发者大多因用药剂量不足,治疗不彻底,所用药物为菌株耐药或治疗期间未严格禁欲。如果夫妇同患病,必须同时治疗。孕妇病人常能产后自愈,但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有可能感染,所以对孕妇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应及时治疗,一般采用局部用药。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危害
1、造成不孕
我们知道,阴道在正常情况下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菌群比较平衡,酸碱度比较均衡。这种适宜精子暂时存留、通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这种环境被破坏,就容易发生不孕。如果患了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的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抑制,且炎性细胞可吞噬精子,并使精子活动力减弱,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以及炎症发生时的***痛和性欲减退等,均可影响怀孕。此种不孕经积极治疗后可很快恢复正常。但念珠菌性阴道炎导致的不孕是暂时性的,疾病治愈后仍可受孕。
2、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患病后,极少数人阴道中的念珠菌能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另外,当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说的鹅口疮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感染胎儿,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后应积极治疗。
3、引起其他疾病
若念珠菌性阴道炎长期不治疗的话,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如果病原体进入宫腔,则会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后影响怀孕。
4、影响生活质量
得了念珠菌性阴道炎,会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诸多的不便和影响,也会影响到夫妻生活。
治疗措施
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去除易感因素,治疗期间禁止性交并同时治疗配偶或性伴侣。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每日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三)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外治疗法
(1)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冲洗阴道后要放入阴道纳药。
(2)制霉菌素粉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塞入阴道或涂于阴部,每次10~20万单位,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
(3)克霉唑栓剂每次500mg纳入阴道,每日3~4次,连用2周。
(4)1%龙胆紫水溶液涂擦阴道及外阴,每周3~4次,连用2周。
(5)蛇床子、苦参各20g,煎汤外洗,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6)木芙蓉100g,加水煎至100mL,用棉签蘸药液擦洗阴道,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7)冰硼散加入少许甘油搅匀,清洗阴道后,用棉签将药粉涂于阴道内,早晚各1次。
(8)黄连、青黛、牙硝各等份,共研细末,加入甘油,以棉签涂于外阴及阴道,早晚各1次。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
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透气内裤时可作为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诊断
1.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外阴阴道瘙痒、疼痛或刺痛;①奶酪样或豆渣样白带;②阴道检查见阴道壁上有假膜;③真菌检查阳性。
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① 有不洁性交史或包皮过长;②包皮龟头潮红,龟头有丘疹,包皮内板或龟头冠状沟有奶酪样斑片;③念珠菌过敏症或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可有其各自的典型症状;④真菌检查阳性。
生殖器念珠菌病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相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
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
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
④细胞表面成份;
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
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实习)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治疗措施
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去除易感因素,治疗期间禁止性交并同时治疗配偶或性伴侣。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每日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三)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预防
1.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清洗,勤换内衣,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
2.洗澡应用淋浴,避免盆浴。
3.对患者的配偶或性伴应一同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搞婚外性行为。
4.积极防治前面所述的易发因素。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张曼)
一、直接镜检: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
二、染色检查: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三、分离培养: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四、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实习)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
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透气内裤时可作为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实习)
阴道念珠菌是妇女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白带增多的最主要病因。
阴道念珠菌病常见于青春期到绝经期前的妇女,未来月经的少女及绝经后的妇女阴道念珠菌发病率较低。在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阴道中,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左右。妊娠、服用避孕药、糖尿病等因素可使带菌率增高。
男性阴茎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包皮是否过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包茎而未做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已做包皮环切术者。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的性伙伴,其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率高达70%,而有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妇女,其配偶阴茎上念珠菌的检出率是对照组男性的4倍多。与念珠菌阳性男性性接触的妇女中,其念珠菌感染发生率为80%,而与念珠菌阴性男性性接触的妇女中,其念珠菌的感染率为32%。由此可见,生殖器念珠菌病与性接触有密切的关系,阴道念珠菌与念珠菌龟头炎可通过性接触互相传播。
(实习)
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去除易感因素,治疗期间禁止性交并同时治疗配偶或性伴侣。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每日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三)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男女生殖器的疾病,它是由一种叫作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疾病。本病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引起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由于本病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之中。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粘膜、消化道及其他脏器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此外,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理由是夫妇双方往往同时发病,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当然,白色念珠菌还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衣、衣服、医疗器械和敷料等传播。
白色念珠菌的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瘙痒和灼热感,症状一般由轻度到不能耐受,此时,阴道粘膜发红、水肿,有白色凝乳状或片块状膜样物附着,易剥离,其下可有糜烂或浅溃疡,白带很多,呈水样或脓样,其中有大小不等的乳酪样白色块状物或豆腐渣样物。
男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由于配偶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而被感染或由于不洁性交传染而来。症状为阴茎发痒,可见包皮内有粘液样或脓样分泌物,阴茎龟头和冠状沟红肿,阴茎头表面有糜烂面、斑丘疹,甚至有壁薄的脓疱,严重者,可波及阴茎体、阴囊、大腿内侧及腹股沟等处。
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的症状不像其他尿道炎的症状那么明显,一般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而是表现为尿道痒感,排尿灼热感,尿道分泌物很少,呈水样或粘液样。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因为分泌物对外阴的刺激,加上继发感染,引起念珠菌性外阴炎。此时,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外阴周围及大腿内侧出现红斑、糜烂,表面有湿润性白色鳞屑,红斑周围可出现血丘疹、小水疱等,有明显的瘙痒感。
诊断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除典型的症状、体征外,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作分泌物的直接镜检就可以明确诊断,有条件的也可作白色念珠菌的培养,能更明确诊断。直接镜检是非常简单的实验室方法。取少许分泌物置于玻璃片上,加一滴氢氧化钾或等渗的氯化钠溶液,覆盖上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到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用这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为70%。
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常易与生殖器毛滴虫病相混淆。它们共有的症状为生殖器瘙痒,分泌物和白带增多,但是前者生殖器分泌物为乳酪状或豆渣状,后者生殖器分泌物为灰黄色,有腥臭味。直接镜检化验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生殖器念珠菌病绝大多数是一种条件致病性感染,除不洁性交引起本病的感染外,个体所患的某些疾病也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所以,在治疗本病前,应该检查有否患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患者有否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如果患者有这样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治疗。这对治疗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常由于糖原分解,阴道在酸性的环境中,白色念珠菌繁殖加快。所以,用改变阴道酸碱度的方法对于治疗本病是有帮助的。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湿热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如豆渣样,常伴有心烦,失眠,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患者湿热内蕴,下注肝胆之经脉,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故出现阴痒和带下量多等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湿毒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停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毛巾等均应用开水烫洗。对孕妇应进行局部治疗,持续至妊娠8个月。治疗期间要避免性交,必要时对配偶同时治疗。
(实习)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该原菌既可侵犯皮肤和粘膜,又能累及内脏。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阴道和皮肤上。正常情况下,念珠菌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不致病,仅在一定条件下方可致病,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致病菌的数量、毒力、入侵途径与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当患者有糖尿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均易发生感染。也可由于长期放置导管、插管、器官移植、放疗、化疗而致病。本病多数属于内源性感染,少数为外源性感染,如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往往是从其妻有念珠菌性阴道炎传染所致的;哺乳期妇女的乳头皮肤念珠菌病,多数来自患有鹅口疮,也常由其母亲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所引起的;双手经常浸水的职业,如再接触念珠患,亦容易引起本病。
念珠菌病症状表现
念珠菌病是由一种存在于正常人身上的白色念珠菌的霉菌所引起。这种霉菌平时不致病,只有在身体衰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其他慢性病(如肿瘤、糖尿病等)时才致病。如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使肠道正常菌群不平衡、出现紊乱时,才会发病。
小儿鹅口疮就是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一种。肛门周围的念珠菌性皮炎,常常由念珠菌肠炎的便液感染所引起,症状是皮肤潮红发亮,或有丘疹、水疱、糜烂和脱屑。
妇女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带菌的白带引起女性生殖器周围皮肤的念珠菌性感染。乳房下的皱折处可发生念珠菌性皮炎。指间及指甲周围可发生念珠菌性甲沟炎。
根据念珠菌感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一、 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擦烂红斑惯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臂沟、腹股沟、颈前乳房下、腋窝、脐窝、以及阴唇。表现为红斑糜烂及有浸渍发白的膜状鳞屑,边界较清楚,周围可见红色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痒,常见于糖尿病,肥胖及多汗的患者。
指间糜烂常发生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双手经常于水中操作的人,如瓶子工人容易罹患本病。皮损呈卵园形,表现为浸渍和糜烂,境界鲜明。自觉有痛疼感。偶尔也可侵犯足践而呈糜烂型足癣。
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床炎的临床特征参见甲真菌病。
少数患者由于身体衰弱或有免疫缺陷者,可发生全身泛发生皮肤念珠菌病。其表现呈广泛红斑及鳞屑性损害,边界较分明、周边常有散在丘疹或水疱。常伴发鹅口疮或胃肠炎。极个别的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之皮肤是内芽肿或痱子样丘疹。
二.粘膜念珠菌病
(一)念珠菌病性口炎:俗称鹅口疮,多见于婴幼儿或重症疾病的晚期。好发在口腔粘膜、舌面、咽喉、齿龈及唇,皮损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乳白薄膜,其状如鹅口里,故名。该膜容易揩去而呈潮红湿润面。
(二)口角炎:发生于口角,单侧,也可对称。皮疹为浸渍、糜烂或皲裂,常伴有渗液少许及结痂。若有维生素B2 缺乏时,更易诱发念珠菌性口角炎。
(三)女阴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呈水样而混 有豆渣样物质。阴道粘膜发红、糜烂、间可附乳白色薄膜。大阴唇轻度红肿、糜烂而呈湿疹样变。自觉剧痒。
三.内脏念珠菌病
本病临床多见于身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长期应用抗生素或皮质类激素的患者,较为常见有:
念珠菌性肠炎,病人表现腹部不适,肠蠕动亢进,慢性腹泻和肛门痒甚。
念珠菌性支气管炎,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及咳出粘液性胶状痰,可从中查出病原菌。本病呈慢性经过,时作时止,对健康影响不大;念珠菌性肺炎,患者常有胸痛,可伴体温增高。多见咳嗽及咯出粘稠胶状带有血丝的痰。听诊和X线检查均有异常。病重者,可引起死亡。
念珠菌性泌尿道炎,病原菌自尿道逆行感染而引起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病人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或血尿等症状发生。此外,念珠菌还可引起食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亦可侵犯肝、脾等其它内脏。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直接镜检: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
二、染色检查: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三、分离培养: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四、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诊断
皮肤和粘膜的念珠菌病依据临床表现特征及辅助真菌检查,一般诊断不成问题。但对内脏念珠菌的诊断多数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多为一种继发感染;正常人于大便、阴道及口腔也有念珠菌存在,故培养出来的念珠菌不一定就是病原菌。由此可见,内脏念珠菌的诊断,除了参考临床表现外,必须反复多次真菌检查为同一菌种,并且尚要排除其疾病可能后,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治疗
应尽量除去与本病发生有关的诱因,如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须考虑停药或减量;若有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并发病,应予以相应的处理;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关于本病的病因,婴幼儿大多数由胎中伏热,蕴积心脾,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致。由于病程较短,所以实证居多,虚证少见。至于皮肤念珠菌病,中医认为乃是心火熏、蕴湿毒所致,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则是湿热久蕴生虫而起。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高先生,52岁,广州人,国家官员,念珠菌感染
因经常到外地开会,虽然住的都是高级宾馆、酒店,但仍然被感染了真菌(念珠菌),龟头、冠状沟及内包皮,出现了大量的灰白色豆渣状物,用手一搓,垢状物就滚出来,呈条状或渣状,轻则瘙痒,重则红肿、破裂、疼痛、出现大量的小红点(混有病毒感染),一天不洗就有分泌物,今天洗干净了,明天又有了。到广州各大医院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次输液治疗,都未治愈,反复发作,后来到我院采用外用药加口服中成药的方法治疗,一次性治愈,至今未复发。
何女士,35岁,上海人,美容院院长,淋球菌、念珠菌
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患病,有很长一段时间已发现自己的护垫上有黄色分泌物,有味。终有一天,下面流出大量的黄色液体混有豆渣状物,清洗后,发现大、小阴唇表面充血、红肿,严重时破裂、出血、疼痛,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输液治疗15天,黄色液体分泌物没有了,豆渣状物也减少了,一个月后又复发了,豆渣状物又大量出现,再次输液,并衍变成输液就好,停药就发,成了典型的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病例,后坐飞机来到我院,采用中医攻毒、杀菌、排毒的方法治疗,中药外洗、外抹,中成药内服治疗2个疗程,彻底治愈。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男女生殖器的疾病,它是由一种叫作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疾病。本病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引起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由于本病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之中。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粘膜、消化道及其他脏器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此外,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理由是夫妇双方往往同时发病,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当然,白色念珠菌还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衣、衣服、医疗器械和敷料等传播。
白色念珠菌的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瘙痒和灼热感,症状一般由轻度到不能耐受,此时,阴道粘膜发红、水肿,有白色凝乳状或片块状膜样物附着,易剥离,其下可有糜烂或浅溃疡,白带很多,呈水样或脓样,其中有大小不等的乳酪样白色块状物或豆腐渣样物。
男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由于配偶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而被感染或由于不洁性交传染而来。症状为阴茎发痒,可见包皮内有粘液样或脓样分泌物,阴茎龟头和冠状沟红肿,阴茎头表面有糜烂面、斑丘疹,甚至有壁薄的脓疱,严重者,可波及阴茎体、阴囊、大腿内侧及腹股沟等处。
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的症状不像其他尿道炎的症状那么明显,一般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而是表现为尿道痒感,排尿灼热感,尿道分泌物很少,呈水样或粘液样。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因为分泌物对外阴的刺激,加上继发感染,引起念珠菌性外阴炎。此时,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外阴周围及大腿内侧出现红斑、糜烂,表面有湿润性白色鳞屑,红斑周围可出现血丘疹、小水疱等,有明显的瘙痒感。
诊断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除典型的症状、体征外,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作分泌物的直接镜检就可以明确诊断,有条件的也可作白色念珠菌的培养,能更明确诊断。直接镜检是非常简单的实验室方法。取少许分泌物置于玻璃片上,加一滴氢氧化钾或等渗的氯化钠溶液,覆盖上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到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用这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为70%。
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常易与生殖器毛滴虫病相混淆。它们共有的症状为生殖器瘙痒,分泌物和白带增多,但是前者生殖器分泌物为乳酪状或豆渣状,后者生殖器分泌物为灰黄色,有腥臭味。直接镜检化验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生殖器念珠菌病绝大多数是一种条件致病性感染,除不洁性交引起本病的感染外,个体所患的某些疾病也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所以,在治疗本病前,应该检查有否患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患者有否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如果患者有这样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治疗。这对治疗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常由于糖原分解,阴道在酸性的环境中,白色念珠菌繁殖加快。所以,用改变阴道酸碱度的方法对于治疗本病是有帮助的。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湿热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如豆渣样,常伴有心烦,失眠,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患者湿热内蕴,下注肝胆之经脉,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故出现阴痒和带下量多等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湿毒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停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毛巾等均应用开水烫洗。对孕妇应进行局部治疗,持续至妊娠8个月。治疗期间要避免性交,必要时对配偶同时治疗。
(实习)
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男性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带有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但也可以通过物体而间接传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临床表现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透气内裤时可作为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直接镜检: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
二、染色检查: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三、分离培养: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四、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临床诊断
1.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外阴阴道瘙痒、疼痛或刺痛;①奶酪样或豆渣样白带;②阴道检查见阴道壁上有假膜;③真菌检查阳性。
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① 有不洁性交史或包皮过长;②包皮龟头潮红,龟头有丘疹,包皮内板或龟头冠状沟有奶酪样斑片;③念珠菌过敏症或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可有其各自的典型症状;④真菌检查阳性。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相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