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高考了,我想起1955年我参加的那次高考。   查出肺部阴影不准高考   高考前体检,在许昌医院我查出肺部阴影!这让我懵了:我考不了试了!家里卖猪卖粮供我上了这么久学,希望落空了。我正在宿舍里伤心,突然有三位外班...
  1975年,我在徐州三中读书。三中以藏书颇丰著名。那时我们的图书馆有近两千册书。但“文革”一来,这些图书都被当成“毒草”锁在图书馆,锁进好几个三层的柜子里,不见天日。   柜子是木制的,天长日久,书都受潮了。班主...
  我本来是同济大学67届的学生,但“文革”期间停课闹革命,直到1968年,我们才毕业。当时我怀着支援边疆的想法,报了援藏的志愿。毕业被分配到西藏军区部队。那时毕业大学生不是直接上岗位工作,而要先接受再教育。   进...
  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我正读小学。全国都喊出“三天超美国,七天赶英国”的口号,讲究“抢时间”,一年“要种四季水稻”。我们郴州市苏仙区白鹭塘镇竹园林刘家湾生产队本来只种两季稻,这回也赶鸭子上架了。   这...
  6岁的时候,正是1951年抗美援朝。我们里弄动员募捐,募捐对象是里弄里的锡器店老板、酱园老板。那时普通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政府体恤我们,并不向我们募钱物。但大家的热情很高涨,虽然穷,却都想为抗美援朝出点力。于是,我们...
  1976年,我参加整党工作队,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供销社的材料员叫刘杰,是沈阳下乡知青。高考是刘杰回省城和父母团聚的唯一出路,我在中学当工作队员,刘杰借我的光,一有空我俩就到中学听课。   我俩看对眼了,但...
  有一种虫子,雅号叫“革命虫”。年轻人听了肯定大惑不解:虫子还有革命不革命的? “文革”串联,这“革命虫”跟着学生、老师到处跑。你一定知道这是啥了吧?是跳蚤。   他们抱着棉袄,啃得哔剥响   “文革”初,毛主席在...
  作者自述:我曾于1963年至1965年在湖南省委招待处从事服务接待工作,接待了大批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央首长及外国元首,他们平易近人的作风对我触动颇大。   1965年5月19日,是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七十五岁大寿。为了...
  老知青创办“知青家园”   “知青家园”的主要创办人叫刘建生,1949年出生,1968年下乡到河南郏县,作为河南省第一批下乡知青,他对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感情。 1967年18中的学生证。   老知青陈丽红穿了套自己在文...
  “40年前下放到白藤岛,精神上的压抑磨练了性格,积蓄了力量”,昨日上午的白藤农场,重回40年前劳动锻炼地、与妻子相识地的柳传志这样追忆他的知青岁月。   “回珠海看看一直是心愿”   重新“出山”并力挽联想集团...
  张艺谋的一双球鞋   演艺界盛传,张艺谋有一怪癖,每次换鞋都会对旧鞋子鞠躬说“再见”。本文这双鞋不是出现在某个电影中的一个经典道具,而是张艺谋20年前曾经穿过的……   曾孕育出《牧马人》、《红高粱》、《黄...
  我与中国的缘分   这要回溯到1968年,那时,我在巴黎刚开始研读经典哲学,如火如荼的“五月风暴”将我从象牙塔中吹了出来,令我对社会政治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越南战争和中国文化大革命更将我的注意力引向远东地区,...
  人物:王东   下乡地点:北镇县沟帮子公社   38年前,一段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让王东得到了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鼓励,“你长的国字脸,很像周总理!”   这段经历不但让他在影片中扮演了最敬爱的周总理,更在生活中树起了...
  2009年9月15日,北京西长安街,羊坊店路1号,京西宾馆戒备森严。宾馆的蓝色琉璃围墙外,每隔10来米就站着一名安保人员,几辆警车停在马路边待命。这一天,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在这里举行。   1978年的12月18日,冬至前几天的北...
  “铁沙掌”者,乃林姓知青绰号。其人身强体壮孔武有力,胸肌发达堪比俄国强人普京。   其自幼尚武,耍拳打棍,弄刀舞剑,无一不喜。武功高强可与黄飞鸿一较高下。其人除喜习武外,还擅烹调之技。何故?皆因其幼时为填饥饿之...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在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那是一个伟大的年代,全国上下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我同...
  1973年的11月8日,17岁的我同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怀着改天换地的激情,踏上了插队农村的征程。欢送会上,一位郊区干部洋溢着激情说;“知识青年们,你们将要大有作为的地方,是太原市南郊区的一个大队,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
  当年的西双版纳农场,缺油少菜,以至于喝盐巴汤,到伙房连一滴油也没有的时候,盐巴汤也不供应了,就只有吃白饭的分。   吃白饭令人发愁。每当知青们从伙房里打到的只是一碗碗白饭的时候,知青们的“讨菜生涯”就开始了。 ...
  一九七九年我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根据国家当时对工农兵学员既定的“社来社去”政策,我又回到了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公社。   公社党委对我的回归倒是很欢迎,为了使我最大限度地学有所用,就把我安置...
  讲述理由:插队时,我和农村姑娘颜冬娣结婚,已相伴34年。   我从小生活在老城区仁丰里,有一个姐姐与一个弟弟,因家庭贫困,我上中小学时,每月从居委会领取3月助学金。1969年1月,从市玉器学校中专毕业半年的我,与同学一起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