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院的心脏病学家在美国心脏协会科技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跟腱厚度是冠心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心脏病发作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跟腱是足跟与小腿之间一条粗大的肌腱,是人体中最长、最强壮的肌...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董童)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官网发布《关于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称,经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广西圣民制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药...
据新华社电 医疗美容正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但选择医美须慎重。湖南常德1日通报了一起销售使用假药及未经注册医疗器械案,犯罪嫌疑人共向湖南、辽宁、福建等10多个省市1000余名对象销售过大量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包...
11月2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医保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使正在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更加完善,11月28日至12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赴云南开展立法调研。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中国人觉得“大耳朵有福”,特别是耳垂大的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活得长。但是,如果耳垂上有一道印记的话,却可能是心脏病的预报。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例有趣的病例:一个59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
心跳频率是评判心脏状态的基本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静息心跳次数在每分钟60~100次属正常范围,超出100次或少于60次,都被认为是非正常状态,医学上分别诊断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但心跳偏快或偏慢能预示...
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40岁前患有高血压的人,日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高血压新指南,为高危人群设定了一个较低的血压阈值。新...
心脑血管疾病堪称是威胁健康的第一杀手。但对于相关的疾病知识,大部分人要么知之甚少,要么误区不断。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心脏疾病真相,希望读者们多了解。1.心脏病不是随便诊断的,不是曾经胸痛过或心悸过就是心脏病,它需...
你对自己的身体满意吗?你给自己的身体写过“情书”吗?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研究——如果给自己的身体写封情书,将会产生怎样的好处?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杂志《女性心...
据外媒8月17日报道,最近,英国一家注册慈善机构IAM的高级驾驶员和一家专为汽车行业提供服务的独立慈善机构Ben共同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压力过大的驾车者识别焦虑信号,进而有效地减缓焦虑,确保安全驾驶。首先,我们应当学会...
还有十多天就要开学,孩子们的暑假作业都做完了吗?马上可以见到好朋友了,是不是又有点期盼呢?昨天,记者从教育部门得知了下学期日历,下学期同学们在学校上学的时间有98天。下半年,杭州中小学生们怎么安排上课和放假呢?根据通知...
案例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们家姑娘12岁,今年“小升初”,虽然她从小学习还行,但是发现这孩子做事时不由自主地就会看大人的眼色,从吃饭、购物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我们说好她就说好,让她自己选择就没有主见了。马上进入中...
案例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们家姑娘12岁,今年“小升初”,虽然她从小学习还行,但是发现这孩子做事时不由自主地就会看大人的眼色,从吃饭、购物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我们说好她就说好,让她自己选择就没有主见了。马上进入中...
如果你认识一位脾气暴躁的人,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像他们自认为的那样聪明。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不同于其它负面情绪,愤怒似乎会让人们对自己的智力过于自信。波兰华沙大学心理学家马尔钦·扎杰科维斯基等人调...
只顾玩手游不学习、视力受损导致近视……青少年沉迷玩手机,成为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1%的受访者觉得当下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问题严重,72.5%...
生娃、养娃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工作。年轻夫妻忙于生计,老一辈带娃似乎成了很多家庭养育孩子的主要模式,为了照顾孙辈,不少老人从老家来到外地生活,十分不易。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接诊了一位65岁的阿婆,阿...
美国“大脑健康之父”丹尼尔·亚蒙发现,尽管女性更懂得体谅和包容,但她们的大脑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焦虑。在新书《女性脑》中,亚蒙介绍了9种女性常见的消极思维。1.感觉至上型:把感受当事实。“我觉得他不爱我了”“我觉得...
本来脾气挺好的人,突然因为一件小事大发脾气;同样的事,以前的你不会生气,今天却忍不住发怒。我们都发过“无名火”,这是怎么回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平时积攒了太多负面情绪,到了某个忍无可忍的点就容易爆发。现在我们的生...
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不同,有的特别怕生,连亲友的热情互动都会吓得嚎啕大哭,让父母既尴尬又心疼。如何陪伴敏感孩子度过这段适应期呢? 孩子对陌生人产生焦虑、警戒、不安等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为陌生人焦虑,发生年龄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