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两次月经中间,有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本病多为阳气内动,血络受损而致。 (1)肾气不足:素体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精血。肾阴不足,虚热内生,阳气内动,虚热更甚,损伤血络而出血。 (2)...
崩漏患者在病程中常可发生一些合并症,主要的有虚脱、贫血及合并感染等。当出现这些合并症时应如何处理呢?兹予简介。 ⑴虚脱:病情来势急,出血量多,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芤或沉...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
(1)简便验方 ①益母草30克。水煎服(适用血瘀者)。 ②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热者)。 ③白芍15克,香附12克,生熟蒲黄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
崩漏是月经的期与量严重紊乱的一类月经病,是指经血非时崩下不止或淋漓漏下不尽。前者为“崩”,后者称“漏”。本病主要是由于致病因素损伤冲任,固摄失职,血失统制而引起。常见的病因有: (1)血热妄行:素体阳...
席汉氏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产时失血过多,或出现血脱气亡,昏厥不醒。日后阴道分泌物减少而干涩,腋毛、阴毛脱落而稀少,乳房萎缩,泌乳不足或无乳,性欲减退,经闭不行。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喜静怕扰,畏寒肢冷,形...
席汉氏综合征是因为产后大出血、休克,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以致卵巢功能减退,子宫萎缩,继发闭经,伴有毛发脱落、性欲降低、全身乏力等一系列极度衰弱的综合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产时损伤,失血过多,造成血虚失...
发生本病以后,毋需过于紧张,首先将病因排除而后可斟酌选用下列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1)中成药 ①小柴胡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热入血室者)。 ②温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寒凝冲...
妇女在经行期间,大多在月经期的第一、二天,月经突然停止不行,或经量由多骤然减少至点滴而下者,称为“经行骤止”。有不少患者因此而成为“闭经”。 本病的发生多因经行之际生活起居不慎而致,与热、寒、瘀...
溴隐亭是一种类多巴胺的麦角类制剂,它能抑制垂体分泌泌乳素(prl),并能抑制垂体prl瘤细胞生长、增殖,使其退化,从而使瘤体缩小。服药后血prl水平可下降至正常,ct或mri检查可见瘤体缩小,患者可感到白带增多,月经来潮,基...
70年代时,医生们曾希望通过开颅或经鼻手术切除肿瘤,甚至术后加放射治疗以根治之。但是,后来的观察发现,大多数患者手术后仍有高prl血症及闭经泌乳,并未能治愈。不仅如此,手术及放射治疗可能还损伤正常垂体组织,造成...
泌乳素(prl)是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促使乳房的发育及乳汁的生成。正常情况下,下丘脑生成一种多巴胺物质,它能抑制垂体prl的分泌,使血prl浓度不致过高。当某些情况引起多巴胺对垂体的抑制影响减...
(1)中成药 ①六味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②子鹿膏,每服50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③八珍益母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④乌鸡白凤丸...
闭经伴有溢乳及生殖系统萎缩者,称为“溢乳闭经。”又称为“闭经泌乳综合征”。溢出乳汁有的如清水,有的如浓乳,有的挤之方溢,有的不挤自出,月经往往是由稀发渐至闭经。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卵巢功能低...
宫颈糜烂多发于已婚女性。常见的症状为白带量多,色黄质粘。由于宫颈糜烂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先天性糜烂和后天性糜烂。一些未婚女性出现白带量多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是否得了宫颈糜烂?其实,未婚女性如果发育...
慢性宫颈炎多见于经产妇。少数患者为急性宫颈炎症未经治愈,转为慢性;而绝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发病过程,且患病后一些患者也没有不适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在妇科检查时才发现患有慢性宫颈炎。 在正...
我们在医院做妇科检查时,常听到医生说:“你患了宫颈炎”。这里所说的宫颈炎多是指慢性宫颈炎,这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半数以上的已婚妇女都可能发生。慢性宫颈炎有五种临床表现形式: ①子宫颈糜烂:...
首先在幼年时应接种卡介苗,避免结核病的发生。体质下降时,应远离结核病患者。如有经期发热,下腹部疼痛及原发性不孕者,应认真检查,以排除生殖器结核。 对于已患有结核的女性,不论是生殖器结核或是肺结核,都...
生殖器结核不论轻重,都应积极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利福平、异烟...
女性生殖器结核属中医学中“干血痨”、“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病”、“崩漏”、 “无子”等范畴。其发病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耗伤气血,正气不足,痨虫乘虚而入。可分为阴虚内热型、气血两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