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合并症之一。特点是血糖极高,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因高血糖引起高渗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约...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多种严重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dn)、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湿性坏疽等共同病理基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及微血管基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病变...
    微血管一般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皮肤等,临床上常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为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糖尿病...
    糖尿病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从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共同探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包括遗传、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高糖蛋白等) 、内分泌失调(高或低胰岛素血症等)、高...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特点是内皮破损,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增厚,脂类(胆固醇酯、磷脂、甘油三酯等) 沉积成斑块和弹力层的碎裂。这些大...
    引起糖尿病昏迷的常见病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及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脑血管意外,须详查神经系统体征、血糖、血酮及血酸度以资...
    热带口炎性腹泻又叫“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其症状和组织学改变与麦胶肠病相似。病因至今不很清楚,可能与感染有关。本病多见于印度、东南亚、中美、西印度群岛以及中东等热带地区的居民或侨居者,和曾经到...
    麦胶肠病与恶性贫血鉴别如下:     麦胶肠病:年龄多为30~50岁  体重减轻显著  >90%有舌炎  神经系统症状罕见  80%有腹泻,可间歇发作  脂肪吸收不良  血清内无因子抗体  胃液盐酸约20%消失  ...
    心阳不振为心气虚损进一步发展而来,关键在阳气不足而出现畏寒肢冷。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因此治则是:温补心阳,养心安神。方用乐令建中汤(《和剂局方》):党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炙甘草12g,生姜6g ,大枣10g,桂枝12g,桂心...
    虚则补气,损则益之。故心气虚损所致的心律失常的治则是补益心气,安神定志。方用五味子汤(《景岳全书》):五味子10g,麦冬15g,黄芪20g,人参5g,炙甘草10g。方中以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元气;五味子、麦冬益气养阴。若伴...
    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然而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心悸虽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能相互影响,相互波...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目涩昏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或细弦。
    聚肌胞(polyl: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低水平的干扰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抗肝细胞坏死和抗肿瘤作用等。用量一般为...
    白细胞介素-2(il-2)系辅助性t细胞在有丝分裂素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有免疫活性的物质,过去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目前已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大量纯化的白细胞介素-2。它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具...
    lak细胞是由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人体淋巴杀伤细胞群。它可以杀伤各种肿瘤,但并不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另外这种杀伤作用不受组织相容性的影响。1985年以来国内外就应用白细胞介素-2与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各种恶...
    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曾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认识过程。目前认为,用激素治疗一般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不可取的;而长期激素治疗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肯定有效,而对慢性乙型肝炎则...
    70年代以来,多认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并形成慢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因而开始以免疫刺激增强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希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清除乙肝病毒,从而达到治愈肝炎的目的。近20...
    很多患者单用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不佳,因此有人采用类固醇脱离疗法,激发乙肝病毒复制后再用干扰素,有的则与其他药物联用以增强抗病毒作用。绝大多数联合用药不仅使乙肝病毒的e抗原消失,使e抗体的出现增高,而且...
    由于目前无肯定特效药物,乙型肝炎又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应强调隔离、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营养、注意对症,用药要保肝不伤肝。应因地制宜,结合有效的治疗经验,选择1~2种(剂)中西药物,以促进肝细胞修复...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机制复杂,矛盾很多。既有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又有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既有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又有肝纤维组织增生、微循环血流淤滞、肝脏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既有肝脏本身病变,还有肝外病变。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