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突发右上肢及右下肢麻木感。无外伤史。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左颈部一搏动性肿块。颈动脉超声示左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明显扩大,可见一个巨大的非封闭性低回声结构,及相应的动脉瘤和附壁血栓
ccvideo患者男性,68岁,自诉左上肢乏力、活动笨拙数年。神经系统查体示假性手足徐动,左上肢肌力稍差,振动觉、刺痛觉呈袜套样减退,左手仅表现为轻度的本体感觉障碍(见视频)。神经传导功能检查显示广泛的感觉电位缺失或严重衰
患者男性,因胸片异常,接受门诊胸部CT检查。5 h前右侧肘窝静注造影剂后,右上臂肿胀疼痛,右肘平扫示软组织内出现造影剂。造影剂渗漏后24-48h,局部炎症反应最为严重,伴出疹、溃疡及罕见筋膜室综合征。保守治疗适用于大多数案
患者女性,37岁,四肢轻瘫伴震颤。 图示. 水平位(图1)、失状位(图2)MRI FLAIR示侧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异常。冠状位颈椎(图3)和腰椎(图4)STIR成像可见双侧对称增粗的神经根。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
患者女性,36岁,突发听觉丧失、左侧肢体乏力及癫痫发作。 图示. 头颅MRI水平位FLAIR(图1)可见双侧额叶融合性异常信号,相同位置DWI(图2)可见这些病变区域扩散受限。该病变范围不符特定的动脉分布特点。头颅CT水平位扫描(图3)可
虽然治疗无症状的支气管囊肿仍存在争议,然而有症状的支气管囊肿应手术切除。当囊肿感染时外科切除存在风险,由于严重的炎症可导致与周围重要器官形成致密粘连。囊肿支气管引流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急性囊肿可起到解压和减
最近,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核医学科的Xiao-Dan Ye等在EJCS杂志上报道了一例肺部并脊柱结核病例。男性,38岁,因干咳和背部疼痛入院。PET/CT图像示右下肺病灶18F-FDG摄取升高,T5和T9椎体骨质破坏FDG代谢活跃 。纤
患者女性,60岁,因患房颤于全麻下行经皮左房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前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证实没有血栓。术中患者出现右心房破裂,心房破裂引起心包填塞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予鱼精蛋白抗凝,放置心包导管。6小时后拔
患者男性,51岁,左面部下垂。 图示.水平位对比增强的MRI T1WI (图1) 示双侧动眼神经(CN III) 增粗;图2 示双侧三叉神经(CN V) 增粗;图3中,在内听道水平,左侧面神经(CN VII)在管内段非对称性增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脑
ccvideo近期,1名32岁医生在俄塞俄比亚偏远医院参加了关于热带医学教育的课程。参课期间,该医生夜间双腿瘙痒难耐,入睡困难。双腿有多处跳蚤叮咬样皮损,并成功捕获跳蚤1只。在随后寄生虫学实践技能授课时,该医生展示了这只
病例一46岁男性患者,主因进行性腹痛,呕吐,发热和弥漫性无力症状加重来诊。既往有胰腺和肾脏移植病史,接受霉酚酯和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无力症状逐渐加重,意识状态恶化,最终发展为昏迷。入院后3天脑脊液检查结果显
患者女性,79岁,亚急性进展性步态不稳。头颅MRI示脑干及小脑内有不规则的结节状信号增强(见下图)。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提示类固醇综合征引起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和脑桥血管周围信号增强 (CLIPPERS)[1]。患者呼吸急促
患者女性,因“癫痫发作导致头面部外伤”就诊。查体可见右侧面部肿胀、结膜下出血。24小时后出现双侧眶周瘀斑——“浣熊眼”(图1)。神经影像显示右侧眼眶内侧壁骨折伴出血流入眼眶(图2),未见颅底骨折或耳后淤斑(乳突瘀斑)。
奇静脉瘤是纵隔肿瘤的罕见病因。通常由于门静脉高压或静脉畸形导致引流静脉扩张。特发性奇静脉瘤是更为特殊。至今文献报道大约30例。来自日本的Yoshinobu Ichiki教授等近期在A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奇静脉瘤的病例
患者男性,55岁,因异常头痛就诊。曾行肝脏移植术(丙肝合并肝细胞癌及肝硬化失代偿期)。 Week1.头颅CT(A-C)可见高密度模糊影,提示左顶叶上方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也提示附近皮层有点状出血。 Week2.头颅MRI水平位梯度回波
2014年7月24日,AJNR上刊登了一个病例报道。一位52岁的女性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和肌束震颤。 图示.头颅MRI水平位T2WI (图1) 和FLAIR (图2)显示两侧中央前回下白质对称性T2信号增加,水平位T2WI还可见运动前区皮质信号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s)是罕见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外周神经和往往位于胸壁和后纵隔。然而,原发性肺动脉MPNST极为罕见,在英文文献中只有零星病例报道。来自瑞士的Ilhan Inci教授等报道了3例原发性肺MPNST,文章发表在EJCS
反晕征,即局灶性类圆形磨玻璃影,周围包绕完整的实性组织。来自意大利的vittoria教授等人报道了一例初始影像学表现为反晕征的肺腺癌,文章发表在JTO杂志上。患者女性,73岁,有肺类癌病史,术后CT随访发现右下肺磨玻璃影(图1A)。
投掷样舞蹈症(偏身颤搐舞蹈症)病灶定位于丘脑底核及其传导束,以及壳核。其他大幅运动亢进的病损表现也有类似的高定位价值。投掷颤搐症状可在近丘脑膝状体血管区域的丘脑腹外侧核卒中恢复后持续数月。同样地,“投掷样肌张
ccvideo2014年7月2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个惊人的病例:患儿女性,6岁,右耳搏动性耳鸣一年余。听力检测正常。耳镜检查发现右侧中耳腔前下象限内鼓膜后面,有一白色搏动性团块(见视频)。经颞骨CT扫描示一血管样结构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