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二月二十一日消息:台北讯,根据台湾卫生署的统计,台湾居民自杀比例有节节上升的趋势,且已连续三年名列十大死因之列。其中二十五岁至四十四岁的中壮年人口,占自杀死亡人数的三成七,是自杀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层。

  据中通社报道,这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近三年来,每年有超过二千人死于自杀。自杀及自伤死亡率,一九九三年为每十万人口六点二人,到九九年已达十点四人;自杀率最高的前五县市,依序为台东县、南投县、基隆市、云林县、苗栗县。

   九九年全台自杀及自伤人数为二千二百八十一人,其中男性占六成八,男性自杀及自伤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男性死亡率达每十万人口十三点七人,远高于女性的六点九人。

  卫生署统计室主任黄旭明说,台湾地区从九三年起自杀率就逐渐向上攀升,这两年每年自杀及自伤人数都超过两千人,且逐年增加中。到九九年底的统计,如以年龄来看,青少年自杀率在减少,但二十五到六十四岁自杀者最多,较十年前增加三成二,约占所有自杀死亡人数的三成七。

  台北荣民总医院精神科医师锺明勋分析说,台湾社会日益美国化,社会资源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结构瓦解,自杀率提高已难以避免。这些自杀者和精神疾患关系较小,经济压力应是主因。社会经济情势一日不变好,这些危险就无法消减。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带孩子自杀是台湾特有的自杀方式。

 (实习

  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7月31日下午5时22分,上海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称有人从南阳路某大楼上跳下自杀。经初步勘查,跳楼者系女性,已当场身亡。据警方调查证实,该女子系香港居民,姓名“陈宝莲”。

   1973年出生在上海的陈宝莲曾于17岁时参加香港的选美比赛,步入影视圈。可惜找她的片商,只是贪图她的美貌,频频找她演出三级片。后来,宝莲转向台湾发展,与商界名流黄任中交情甚好。但两人不久闹翻,宝莲自此性情大变。返港后,一度举止异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宝莲与母亲同住,但双方关系极其恶劣。

   近些年来,陈宝莲因服用药物过多而造成精神长期陷于恍惚状态,以致人送外号“恍神女王”。1998年6月在台湾出席电影首映礼时,她情绪突然失控,拿出剪刀当众割腕。1999年3月赴台湾求见黄任中被拒,在门口喝药自杀送院。1999年10月,她被怀疑因服用过量药物,送院途中口吐白沫。2000年5月,她在西贡醉酒闹事,后疑因服用过量药物入院……从1997年到2000年,在短短的两年半之间,陈宝莲就曾经8次因服用过量药物而入院,让原本想找她主演电影《千禧曼波》的名导侯孝贤也只好作罢。

   今年2月,她应邀赴台演出偶像剧《再见萤火虫》,她恍惚的眼神和几乎丧失的背词能力而让剧组大伤脑筋。当时宝莲身形相当壮硕,外界传她已怀孕。随后爆出的消息,称她肚里孩子的亲生老爸是与她相恋不到半年的一位台湾DJ。7月12日,宝莲终于在沪产下一个男婴。

   至于陈宝莲自寻短见的原因,眼下众说纷纭。陈母称,宝莲有产后忧郁现象以及自杀的倾向。但她的一位好友表示,宝莲个性倔强,爱钻牛角尖,再加上感情不顺,这些都可能导致她走上不归路。在自杀的前一天,宝莲还曾与他通电话,主要是讨论计划出版一本记录她进入演艺圈后发展经历的书,现在虽然宝莲过世了,他仍会依据她生前的愿望,完成出版这本《自传》。据他回忆,“在电话中完全听不出她有任何异状。”

(实习

  当晚10时40分左右,在该校一学生宿舍楼的308号房内,生物系97级女生倪某突然拿出一瓶浓硫酸,先泼向毫无准备的同班同学、室友黄某的面部及额部,接着再把硫酸泼向逃避不及的同学卢某,硫酸溅及卢某的头颈及四肢。就在众人正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惊惶尖叫的时候,倪某奔上宿舍楼4楼的走廊,飞身跳楼,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两名受伤的女生正分别在两家医院接受抢救治疗。据医生们的介绍,两人身体的许多部位都被硫酸严重灼伤,特别是黄某,容貌被毁之外,双眼角膜和双耳已遭到硫酸的腐蚀。医院正尽力对伤者进行治疗。

    事件发生后,校方与公安部门都高度重视,正抓紧对这起恶性事件进行调查。

 

 (实习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支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量血压,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说从不流泪。看来,让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

5.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6.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实习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200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

    我国卫生部2000年曾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国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口号:关爱我们的心灵。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02年活动主题为: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2003年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目的是希望人们能更加关注抑郁症这个无形杀手。 

(实习)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艾滋病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为什么要关注女性艾滋病问题

    近几年来,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猛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1993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75:25,而到了2001年,比例变为52:48;目前全世界近4000万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女性占到了一半左右。

    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比例也上升很快,男女比例已由前几年的9:1变为3:1,在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2.6:1。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猛增的重要原因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女性为什么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在艾滋病被发现的初期,其流行的人群主要在同性恋中。随着艾滋病感染的迅速蔓延,艾滋病已从早期的同性恋间传播转变为异性恋间传播,这使只有一个性伴侣的妇女也受到影响。

    女性在性生活、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角色扮演等方面多属于从属地位,这就造成了女性逐渐成为艾滋病感染的弱势群体,使艾滋病离女性越来越近。在我国,多数情况下男性的经济收入高于女性,女性很难张口要求丈夫使用避孕工具、减少性交次数,甚至无法限制丈夫有其他性伴侣。

    女性开始性交的年龄偏低,她们常常被迫与较年长的伴侣保持性关系,这使她们在还没有来得及获得较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受到了艾滋病毒的威胁;甚至她们经常遭受性暴力,根本无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许多国家的研究证实,女性在性交过程中受到艾滋病感染的机会比男性大,换句话说,女性同男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性交感染病毒的危险性要比男性同女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性交的危险性大。前者的危险性大概是后者的2~3倍。这可能是因为在性交过程中,精液进入阴道的量要比阴道液进入阴茎的量大;精液在女性阴道内停留时间长;精液里含有的病毒量要比阴道液中多。另外,女性阴道黏膜上皮在性交过程中容易破损,尤其在暴力性交过程中;女性患有其他性病的机会较多,阴道黏膜上皮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这些原因都给艾滋病毒造成了更容易进入女性体内的机会,使女性的感染率增加。

    其次,妇女由于怀孕和分娩容易造成出血或导致贫血,需要输血的机会也多于男性,因而增加了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传播病症的概率。

    女性患艾滋病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随着妇女感染艾滋病人数的增多,她们生育的婴儿感染人数也在增多,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会感染艾滋病毒。

    目前,全世界有300多万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儿童,其中90%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儿童感染了艾滋病常常早期发病,多数艾滋病儿童的无症状期在2年左右,明显低于成年人的8~10年。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不但可以把艾滋病传染给下一代,也增加了异性恋感染的机会,形成艾滋病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

    在许多地区,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不独立,往往在感染了艾滋病后无法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治疗机会。艾滋病妇女不但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常常要承受因此带来的心理恐惧、社会歧视以及贫困等巨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这使得艾滋病妇女的病情更加严重,生命周期明显缩短。全世界近2000万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已经有400万患者死亡。

    因此,全世界都要来关注妇女艾滋病问题,面对艾滋病的威胁,妇女们必须行动起来,抗击艾滋。妇女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学习和了解艾滋病的知识;提倡婚前检查,反对婚前性行为;教育自己的子女洁身自爱,远离毒品,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反对歧视艾滋妇女,改善女性艾滋病预防与治疗,减少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实习)

    艾滋病这一沉重的话题在人们心中的阴影久久驱散不去。说它沉重,是因为在这一病魔被发现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夺去了全球1900万人的生命,这几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人数的两倍。全世界目前还有34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将会在今后几年里离开这个世界。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总人数排在亚洲第4位,全球第17位。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国艾滋病感染者估计数测算得出的结果。专家预测,如果我们不采取得力措施,到今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百万,2010年超过千万。

     艾滋病,其实离我们很近!

    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血液、母婴和性。其中,危害最大也是对我们诱惑最大的就是性传播途径。目前,中国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已经从以血液传播为主慢慢过渡到以性传播为主,然而很多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还相当差,还在进行着非常危险的行为:一夜情、婚外情、性乱、性交易等等,他们(她们)其实就是在与艾滋病魔共舞。

    12月1日是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个被称为“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绝症面前,请让我们从自我做起,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实习)

  由于目前对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高;且其患病很多与不正当的行为(如性问题和使用毒品)有关,使其在社会上有污名,因此,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心理社会影响。

  对AIDS的恐惧不仅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中,而且在某些非感染者中,都引起了一些心理反应。在一部分普通非感染者中,由于受到对AIDS部全面的宣传的影响,以及对AIDS传染途径和流行情况的错误理解,产生害怕自己可能已受到这种感染的焦虑。他们的焦虑常与害怕通过一般生活接触传染有关,如共用电话、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间和厕所、以及非性接触和接吻等。对这种人一般可通过向他们明确而合理地说明本病的已知传染途径和不会传染的一些活动,就可接触忧虑。为预防引起这种心理反应,在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中,要注意全面而恰如其分。另一部分非HIV感染者由于心理脆弱或性行为方面的罪恶感,加上对AIDS的恐惧,导致出现“假艾滋病”。尽管反复查证他们不可能接触HIV,抗体检查也是阴性,但他们仍不相信自己是健康人,提出许多躯体方面的主诉,如乏力、体重减轻等,并认为这些肯定是HIV感染的证据,他们害怕感染达到了强迫观念的程度。这是一种心理精神综合征,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治疗。

  HIV感染者当得知自己血液检查结果HIV感染阳性时,会沉浸于极度失望的悲伤之中。这种心理反应在处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阶段的病人中最为剧烈,因为这些人已有严重症状在折磨他们,但其健康条件还允许烦恼,他们不象已发展到AIDS的那些人那样沉浸与竭尽全力来求得生存。这种心理反应如同癌症病人听到威胁生命的消息时产生的危机反应一样,再加上社会歧视的压力,使反应更为激烈。大多数病人的反应都经过几个期,但不一定每人都经历所有的期。

  休克期
  当病人得知HIV检验结果阳性时,可能出现脸色发白,十分激动或烦躁不安,或者似乎若无其事。晚上失眠,也可能有现实感丧失或人格解体。躯体症状可能有心动过速、出汗、惊慌或过度换气。

  否认期
  病人或者生活如前,或者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躺在床上,用床单蒙着头,以图否认世界的存在,但实际上暗中接受了这种现实。

  罪恶感、愤怒和害怕期
  同性恋病人可能又回顾往事,为他的性行为感到苦恼,这可能导致迁怒于其情人、朋友、家庭、医护人员、甚至一般社会。当这种愤怒变为内向化后,引起可怕的噩梦,以及死亡和将死的思想。

  新的生活方式期
  在从否认到逐渐认可的现实化过程中,许多病人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安全的性行为(不再搞同性恋),心理上的苦恼减少,饮食更注意营养,减少夜生活。

  利他主义期
  失望可能激励HIV抗体阳性者组成自助组,他们感到病友们联合行动可达到社会地位的提高,甚至相互鼓励也起治疗作用。

  悲伤期
  病到AIDS全盛期的病人可能丧失所有一切,包括健康、工作、社会地位、朋友、爱人、家庭、尊严和独立。病情较轻者可能只保持其中的1~2项。他们可能变为慢性焦虑和抑郁,需要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精神病学治疗。

  认可和现实回避期
  一旦经过了整个失望过程,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得更沉静,并能具体考虑歧实际健康状态。在此期,病人很少有侵入性思想,而且恢复了心理上的平静,因此可以讨论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给病人心理卫生指导,向他们解释听到这类坏消息后的自然心理反应过程,可能很起治疗作用。在早期病人无自知力时,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动力性等)可能有助于他于最短时间内在创伤最少的情况下通过全过程。要避免让他知道对他寿命的估计。在最初几天最有可能出现自杀冲动或引起悲惨结局的反应,因此尽可能不要让他们单独生活。同时,要告诉病人不要在这时将他们检查的结果或诊断告诉不知道他们来就医的人,因为这些人的反应很难预料,也可能会引起有害的后果。一旦病人冷静下来,在5天内约他再来,或者由配偶、父母或其它家属陪同着来。对有慢性抑郁的病人,给与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卫生指导联合使用。医生的乐观、乐于帮助、抱有希望的情绪可起重要的治疗作用。松弛疗法可能有助于减轻焦虑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在随访中,可以对安全的性活动、在家庭中和工作、娱乐场所控制传染、增进健康的措施(饮食、睡眠等)、以及应该告诉什麽人和怎样告诉等方面再进行指导。在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最好和其配偶一起谈,以便取得合作。

  病人的配偶和家属往往比病人有更多更持久的精神负担,需要不断给与帮助,特别是由于发生这样的事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使病人受到更大的打击。

  许多病例只需两三次心理卫生指导的随访,随访次数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健康情况和对HIV感染的心理学反应的性质,在随访时要注意检查有无心理学或精神病学方面易引起病态的迹象。
 

(实习)

  一些比较隐蔽的、潜伏在孩子身上的精神疾病的因素也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一、儿童忧郁症。该病在小学生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常常是在亲人长期远离或突然亡故后发作。儿童忧郁症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对读书没有兴趣或丧失自信心,成绩陡然下降而且伴随着情绪低落、动作缓慢、不爱活动等表现,有些病儿可能在读书时还会感到身体不适(如诉说自己头晕、头痛或是腹胀等),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但是详细检查后,却未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二、儿童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神经机能(以心理因素为主)失调的病症,家庭教育方式不妥和心理矛盾调试不当容易引发该病,其主要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神经过敏”(即对突然出现的刺激容易产生过度的惊恐反应)。例如,强迫性的怕动物、怕昆虫。他们在上课时会不停地数数字或重复做一些玩弄手指、衣角的小动作,导致不能专心听讲,影响学习效果。

  三、智能(精神)发育不全。此病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即轻度、中度和重度智能发育不全。中度和重度症患儿一般是不适合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轻度症患儿虽然能够接受文化教育,但因他们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落后于正常儿童,因此可能难以跟上普通的教育进度,这就需要家长或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反复、耐心的教育。精神发育不全的发病因素很多,如母亲孕期感染或被放射线照射过多等。患该病的孩子会出现分不清事情的主次、容易激动、克制能力较差等症状,因此容易受他人欺辱,乃至上当受骗。

  四、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这种病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孤独、怪僻,不易接受新事物,常避开周围的同学,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因而学习成绩不佳。而且上课时还要做一些单调的小动作,对父母等亲人的感情冷淡,严重者会发展到不注意个人卫生、换衣服、洗脸都需要别人催促。这样一来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以前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也会逐渐遗忘。

  此外一些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的患有癫痫病症的儿童,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因而学习成绩低劣。

  综上所述,小孩发生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并非都是孩子贪玩等主观思想因素的问题,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可能有受精神疾病因素困扰的不得已之苦衷,家长或是教师发觉孩子经常出现上述病症时,应及时到精神卫生中心(或是心理咨询所)接受诊治,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

  焦虑抑郁呈低龄化,家长应注意教养方式

  刚刚闭幕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传出消息,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苏林雁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近日完成了对长沙市小学生焦虑、抑郁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焦虑、抑郁情绪在7~13岁儿童中存在较普遍。在焦虑性障碍儿童中,30.71%合并抑郁;在抑郁性障碍儿童中,44.33%合并焦虑。心理专家提醒,这种现象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苏教授介绍说,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过渡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等,抑郁障碍包括重症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临床和追踪研究发现,造成前文所述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孩子的父母存在不良性格,影响了孩子,二是父母不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的特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儿童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儿童又不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苏教授呼吁,家长不要只顾开发孩子的智力,还应在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其适应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

  环境巨变儿童易患忧郁症

  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大人才患忧郁症。其实,儿童也能患上忧郁症,而且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现在儿童患忧郁症的数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研究人员表示,儿童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对其心理进行调整,这些儿童会因这些消极影响的日渐深入而出现忧郁症的前期症状。例如在一个父母已离婚的家庭里,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会经常思念如今已不在身边的父亲。这种家庭的不平衡状态有可能使得孩子变得孤僻起来,不愿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做作业时也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这样的儿童通常吃饭不香,对自己也总是不满意。

  统计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主流文化不断发生变化,以往被认为是成年人疾病的忧郁症也开始悄悄进入儿童们的生活中,儿童患忧郁症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3%左右上升到如今的8%左右。由于许多父母并不清楚儿童也能患忧郁症,所以直到孩子的病情已发展到父母自己都不能容忍的地步才就医,因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忧郁症的治疗而言,发现得越早,康复得就越快。对于那些已达到产生离家出走或轻生念头的忧郁症儿童患者,帮助其走出这种阴影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其中还有很大的复发可能性。

  研究人员表示,提高家长对儿童忧郁症的认识十分重要,因为家长一般容易将孩子的忧郁症病状归咎于日常发生的具体事情,往往喜欢说“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家长要学会识别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忧郁症症状,如孩子突然出现了尿床现象、睡不好觉、半夜起来在屋里徘徊、老说肚子疼或头疼,或老说一些想离家出走的话等。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他们还会做出一些比较冒险的行为。此外,儿童忧郁症患者也有着一些与成人忧郁症患者相同的症状,如情绪持续低落、爱发脾气、没有力气、对周围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总爱往坏处想、食欲和睡觉不好、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等。如果孩子连续两周出现5个上述症状,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到有关医院就诊。

  研究人员还表示,当孩子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如身体受伤、老人去世或父母离婚等,家长应充分注意这些事情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引导孩子从一些积极的方面去看待和思考这些变化。如果发现孩子仍持续处在一种情绪比较低落和不安的境况中时,则应及时就医。

(实习

  对心理疾病,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心理疾病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疾病。

  第二,心理疾病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疾病。

  第三,心理疾病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疾病。(严格来说,心理疾病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人们如果出现了心理障碍之类的心理疾病,就应主动到心理咨询机构(如心理咨询所、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等)找心理学专家进行咨询,以求得心理调整的指导,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的帮助下尽快地消除不健康的心理,使心理状态恢复正常;若有必要,还应由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为了预防不健康心理(心理疾病)的发生,人们需要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书籍应多看看,用这方面的知识作指导以调节自己的心理,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实习)

  以往人们总把事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值的高低。近来,人们不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的质量关系,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那么心理素质都包括些什么呢?

  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气质性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智力与能力因素。这种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现状因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社会适应因素。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学习心理、竞争心理、责任心理、角色心理、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实习)

 

  1、自恋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

  2、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障碍。

  3、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测,对自己要求过高,只会自取灭亡。

  4、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卑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自取其败。

  5、报复心理这种人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怀怨怒。

  7、追求刺激有些人爱走偏峰,只有在将生活的步调赶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但只顾追求刺激常使人失去了正确判断。

  8、欺世情结有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好,总担心有一天会被人揭穿真相,从而内疚深重,以至于以自毁来惩罚自己。

  9、执拗多疑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导致周围的人对其疏远、反感和冷落。

  10、中年危机感到中年危机者,对工作事业都不满意,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破罐破摔,消沉颓废。

  11、求败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倾向于自取其败,他们一再地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而且一筹莫展,就是眼前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

  12、求败的认知缺乏自信、划地为限,总认为自己会失败,内心有错误的预期心理。

(实习)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其特征的描述也较生理健康更为复杂和困难。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很早就将心理健康的特征归结为爱和工作的能力。他在一部著作中列出了心理健康人士的一些共同特点:保持理智与平衡;具有自我价值感;具有爱的能力;具有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能接受现实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局限性;对工作的追求与自己的天资和教育背景相适应;能体验到某种内在的宁静与满足感,让自己觉得此生没有虚度。

 

  现代心理学家们倾向于这样描述一个心理健康人士的特征: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快乐的人,他(她)有所爱,也被人爱;他(她)满怀信心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满腔热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他(她)能够洞察外部世界,并对自己所遇到的挑战作出回应,制定出合理的人生策略;他(她)不会随意夸大也不会任意贬低自己的能力;他(她)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由于对特征的描述更为困难,所以心理学家更多的是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替代心理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1项,基本符合这11项标准的人,就可以认定是心理健康的人。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

  2.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

  6.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

  11.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也有一些学者从另一角度提出了更简单的标准。他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来访者这一条都具备。通过说话、察言观色便很容易确定来访者智力是否正常。一般不需要进行心理测验。(2)情绪稳定。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与这一条相对立的是喜怒无常。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说他们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3)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别人理解自己。因而,无论他或她在哪个单位,和本单位的同学、同事关系都很融洽;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很亲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4)行动自觉果断。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便果断地采取决定,不盲目、不犹豫、把自己的决定贯彻如一,决不是说是一样而做又是一样。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决定,而是说不能轻易地改变决定。(5)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热爱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爱学习,如爱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把学习看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爱工作,不仅按时上下班,而且创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分担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乐事。(6)正确的自我观。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正确的自我观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有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取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这些标准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

(实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最进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据北京大学心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过,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依次,但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门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

  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以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蒽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以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呼吁该。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面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边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 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以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呼吁该。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面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边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 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

  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实习)

 

  数字触目惊心

  据最新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70%-80%所患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与肿瘤已成为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而这些疾病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精神疾病发生率也在升高。1991年北京市对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类主要精神病患者与1982年相比均有明显上升。另一项调查提示,精神疾病自杀者占自杀总人数的30%-40%,而与自杀相关的精神疾病主要是可以治愈的抑郁症。

  1992年北京对本市部分高校调查结果表明,4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各类心理问题。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资料显示,大学校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接近30%。心理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中小学生。1995年一项国家级科研调查发现:有30%的小学生和35%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998年“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资料表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

  不良心理的危害

  与会专家认为,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快捷,人口的流动,人际关系调整的频繁,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必然会引发人们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摩擦、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亲子关系、升学就业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因素都会给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心因问题或心理疾病。医学专家认为,不良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危害并不亚于传染病。

  心理疾患不愿就医

  目前,大众对心理卫生知识及其重要性的了解不多,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发生了心理疾病或既使知道了又不知如何解决;看心理医生存在心理障碍,讳疾忌医,羞于看心理医生,怕别人知道了笑话,最后给自己和家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一位行将离婚的50多岁的妇女偶然经过咨询中心,在专家咨询结束后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我早来心理咨询,也不至于到今天离婚的地步。”

  重视社会心理保健

  近年来,虽然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出现,但北京现有的心理保健模式还未完全形成,心理工作者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重点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已经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高校的心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能开展心理辅导的学校不多。为此,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及家庭的全力配合。

(实习)

  美国心理学家曾追踪研究了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这1500名超常儿童中有的成为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对这两类人智力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他们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人格特点的差异,尤其在意志品质方面。成就最大的人具有自信、自强、谨慎的品格,有坚持性和抗挫折的能力。有些智力平常而有坚强意志和优良品格的人,也同样能取得惊人的成就(1998年7月24日齐鲁晚报:《要注重对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有的专家认为,人的成功,智商因素可能占到20%到30%,情商因素占到70%到80%。情商主要是指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尽管对情商的提法有争议,但是从它代表心理素质的意义上来理解,还是可以接受的。

  心理健康水平对中学生成才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心理不健康,学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中学生各门功课学得都不好,有小学时代知识基础打的不扎实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没有下切实的工夫去学习。有的同学的个别功课不理想,主要是与他或她对这门课下的工夫并不到家有关,并不是他或她天生缺乏学这门课的能力。有的中学生入校时的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但是,越学越差,补考、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究其原因,是心理素质差,不是由于智力差。有的同学刚上中学时,论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下游,但是,由于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力争上游、无坚不摧的意志,靠勤奋努力,学业成绩越来越好。

  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不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划等号。有的中学生学习虽好,但由于心理素质差,潜伏着危机。有一位男中学生,在班上各方面都出类拔萃,考清华大学没问题,但他的母亲下岗后,认为考上大学也上不起,最后上吊自杀。

  学业成绩好不等于心理健康的案例不胜枚举。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中学毕业,也很难适应社会。有一女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上了大学,由于感情受挫,而自杀。

  美国的《托萨世界报》报道说,据美国心理健康资料中心统计,近几年,美国产业界有关人员因在竞争中受到心理压力导致生产力下降,每年平均达170亿美元之巨。

  总之,大量的事实说明: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心理素质差,是很难成才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这样。

(实习)

 

  神经衰弱综合征是指某些慢性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群。其发生发展、病程经过及预后,均决定于躯体疾病本身,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和全身状况的恢复,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亦随之消失。临床检查,可有相关的躯体疾病体征,相应的辅助检查也有阳性发现。如慢性肝炎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查体可有肝病面容及肝脏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超声波检查有肝实质变化等。

(实习

  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病人及家属的询问:“医生,我是由于用脑过度才引起神经衰弱的吗?”其实,神经衰弱是一种大脑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的精神和身体活动能力减弱的疾病。由于它多见于脑力工作者,使得有些人产生了神经衰弱是因为用脑“过度”而造成的印象。

  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地观察病人的生活经历,就会发现在所谓用脑“过度”后面,却是长期的内心冲突、精神紧张或情绪不悦,正是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和内心冲突,使得病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另外,神经衰弱病人还有其内在的因素在起作用。从性格特点上看,多数神经衰弱病人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依赖性强,也有的病人过分争强好胜、自制力差。此外,有些病人的神经衰弱发生于某次躯体疾病之后。这可能是由于躯体疾病削弱了病人的神经功能,为神经衰弱的发病提供了温床。

  目前,国际上倾向于把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限于以容易疲劳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一般都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醒后头脑无清晰感,因而整天昏昏沉沉、头脑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及学习效率下降。病人还表现有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容易冲动,对外界的光、声、冷、热等过分敏感,肌肉(尤其是后颈部、腰背部肌肉)紧张酸痛等。以上症状时轻时重,其波动往往与病人的心情相关。

  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的早期,有时也可表现为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而且病人往往只认为自己患了“神经衰弱”,而拒不承认患了重度精神病。但这些病人的病情与神经衰弱有所不同:神经衰弱病人主动求医,治病心切;而重度精神病人则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不主动求医。如果病人还有性格孤僻、思维怪诞、行为离奇,或者情绪低沉、悲观厌世,或者记忆缺损、智力减退,就更应考虑到不是神经衰弱的可能。

  神经衰弱的病程往往迁延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它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在治疗上,应以针对病因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焦虑药物。用药时,要谨防产生药物依赖。另外,针灸、气功、体育锻炼,以及生活的规律安排也会对治疗起到良好的作用。

(实习

  神经衰弱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就影响到识记能力。如果是很有趣的事物,能引起患者的注意,他常常能很好地记住,把事物的印象留在脑子里(保存),事后也能想起来(再现)。

  神经衰弱患者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呢?这是因为:

  (l)由于兴奋亢进和消耗过度,很多活动不能持久,容易疲劳,特别是脑力劳动时更明显。因为兴奋的力量不够强,在皮质引起的负诱导也就不深,外界来的轻微刺激就可导致大脑皮质形成新的兴奋灶,使原来的兴奋灶受到抑制,而不能专心学习。

  (2)患者注意力和记忆力具有明显的内容选择性,常围绕在自己的病情和几件特别引起自己烦恼的事情上兜圈子,难以摆脱地考虑某一问题而不能自拔。因而对工作学习和其他事物无暇顾及和不感兴趣。

  (3)患者关于病情的不利解释能长期记忆而不忘,甚至有时达到强迫思考、不易摆脱的地步。这是因为他经常考虑自己的病,疾病在他脑子的相应皮质区已形成兴奋灶,负诱导抑制了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

  此外,睡眠也与记忆有密切联系,睡眠不好也会影响记忆功能,而神经衰弱患者常常有睡眠障碍。由此看来,神衰弱患者若能注意力集中和睡眠好的话,他的记忆力也会很好。

  以上原因造成对工作和学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继发记忆力减退,使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显著降低。

  应该清楚的是,神经衰弱患者的记忆力下降只是暂时障碍,是可以恢复的。

(实习

  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悸、烦躁、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乏或兴奋焦虑;还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嗳气、咽喉如有异物,以及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等。根据临床表现,首选安定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多虑平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安眠酮0.1克,速可眠0.1克,阿米妥0.1克,或10%水合氯醛10毫升,交替或间断使用;谷氨酸1克,每日3次。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