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病人的心理反应

  意外事故的原因往往多种多样,包括工伤、车祸、斗殴、战伤等。由于受伤者往往原来身体健壮,事件发生突然,后果严重,因而造成严重心理冲突,常表现出共同的心理反应模式。

  1.外伤初期的“情绪休克” 急性外伤者,若神志清楚,常可以表现为出人意料的镇静和冷漠,被称为“情绪休克”。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超限抑制。伤者的反应阈值提高,速度变缓,强度减弱,对治疗的反应平淡。这种心理反应有时要可以持续数天,直至转变为其他的心理反应。“情绪休克”可以减少因焦虑和恐惧而造成的过度心身反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起保护作用。但是医务人员切不可被受伤者这种“安静”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外伤造成的焦虑和抑郁反应 由于缺乏思想准备,情绪休克期一过,伤者可因面临一系列身体、生活问题而表现出焦虑不安、心情恶劣、激动易惹。此时,医务人员应予理解,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指导,严重者应给抗焦虑药物,以减轻焦虑对治疗和康复的不利影响。 焦虑和抑郁常可同时存在或交替出现。抑郁来自突发事件后的“丧失感”,例如毁容、残废等,担心影响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生活,担心事故责任等等。伤者可能因深感悔恨,发展成自责自罪。此时,给予社会支持极端重要。

  (二)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干预(见第八章第五节)

  (三)外科手术后病人常见的病理心理反应

  一些研究认为,手术病人的高焦虑反应并不仅仅局限在手术前,也不一定终止于手术完毕时,许多病人在手术后仍有高水平的焦虑体验。此外,某些病人在手术后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病理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手术预后。

  手术后的病理心理反应常见的有以下三种:①手术后意识障碍。在术后2~5天突然意识混乱或谵妄,大多在1~3周消失,少数可继发抑郁。②术后精神病复发。③术后抑郁状态。后两种表现多由于心理上的丧失感或心理压力所致,如乳房手术、截肢手术等。

  因此,探索手术前后心身反应规律,以期减少术后心理反应和促进康复就成为心身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四)外科术后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治疗问题

  由于手术后短期内根本的问题是躯体恢复,心理因素常被忽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行为问题如长期卧床、药物依赖、活动迟钝等,也随着各人躯体恢复的不同结果而逐步显得突出起来,如果不消除有关的不良心理行为因素,病人常难以用生物医学的治疗手段获得康复。

  当手术后病人进入康复期,行为因素在一部分病人身上甚至会成为决定手术最终结果是否理想的最重要影响因素。Norton认为,这一段时期的行为治疗至少将能起到与术前行为指导同样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一些类似行为治疗的训练方法,如气功、太极拳等,应用于一些大手术后恢复期病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除了运动本身产生的躯体锻炼效果外,应该说这么一整套训练程式对于调节心身平衡也是有帮助的。

(实习)

  奥运打的就是心理战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心理专家丁雪琴教授

  面对重大比赛,正常人都会有一定压力,世界大赛中,心理因素往往决定了最后的比赛结果。因为每个动作都是身心统一后才能正确做出,如果心理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动作的准确性。因此,在如今的国际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越来越受重视。

  本次奥运会,美国国家队共派出了14位心理专家,随队为队员进行心理辅导。

  我国奥运健儿出征前,多数都经过我们比较系统的心理辅导,为他们做足心理准备。一般来说,我们的程序是先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从中找出队员的心理优势和劣势,然后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比如,本次夺得62公斤级举重冠军的石智勇,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自信。其实,他的过硬心理素质并非天生。在2002年的亚运会,石智勇曾经因为心态失衡而表现欠佳,当时的比赛中,他求胜心切,一开把就要了150公斤(而最后冠军的获得者才举起了142公斤)。结果几次试举都失败了,最后连成绩都没有。

  针对他的问题,我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教给他一些比赛前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音乐疗法等。这回的比赛他的心态成熟了,一步步拼,先拿冠军,然后再考虑超水平发挥,终于如愿以偿。

  和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程度相比,我们国家并不逊色。不过,在实施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比如,这次奥运会,我国没有派心理专家随队辅导。像中国男子体操队预赛失利后,如果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比赛的结果也许会有转机。

  普通人也需要心理减压

  安定医院心理科博士生林涛

  奥运赛场上,许多运动员因为心理因素,使得自己的表现大起大落。其实,生活中的每个普通人每天也都要面对压力,与它作战。著名催眠治疗师布赖思·罗特说:“只有死人,才没有压力。”

  压力不能绝对化。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反应都非常个人化,同样的一件事,对一个人来说是压力,而对另一个来说可能就是动力。因此,可以把它分为良性压力和不良压力。如果良性压力处理得当,它将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但是,如果压力失控,将会带来一系列糟糕的反应,甚至能够导致疾病和死亡。

  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特别“耐压”,也就是心理素质好,他们总是能够更好地抵御压力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类人在生活中总是表现出3种态度:1、投入,对各种事情抱有好奇和参与的态度;2、控制,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影响事件的发展,并按照这种信念采取行动,而不是成为环境变化的牺牲品;3、挑战,正视障碍和变化,不怕挑战。显然,这3种生活态度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那么,除了培养自己的健康态度,已经遭遇重大压力该如何减压?首先是正视压力,不妨找到至亲好友诉说,一来可以减压,二来也可以让他们帮你分析。很多时候,由于担忧比较主观化,你可能会夸大事实。诉说后,你可以从周围得到鼓励和支持,重新点燃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果你已经失败了,也可以通过语言宣泄自己的痛苦,并得到鼓励和劝解。你需要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去发现生活中的其他乐趣。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总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那么,下次再遇到困难,他感受到的仍旧是失败的痛苦,这也必将导致新的失败和新的痛苦,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增强自己的减压能力是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实习)

  发病时病人情绪不稳定、身体疲乏、倦怠、思想不集中,患者对月经来潮十分恐惧,症状严重的一次行经有如一场大病,对下腹阵痛、乳房胀痛十分苦恼,抑郁、焦虑不安,易于激怒。本病心身症状有明显的周期性,均于每次月经前1-2周出现,以来潮前3天最严重,月经过后症状即消失,下次经期临近,惧怕症状又再次出现。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本病发生与女性激素分泌失调有关。由于大脑皮层兴奋减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垂体促卵泡生成素(FSH) 分泌过多,致经前雌激素增高,使水盐代谢、糖代谢紊乱,引发一系列心身症状。某些药物如前列腺素、泌乳素、醛固酮的不当使用亦可致病。在心理方面,缺乏月经生理卫生知识,认为月经是脏东西,行经“倒霉”,有一系列痛苦麻烦,而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体验,以及女性少年时的不幸、负性生活事件的剌激等可使雌激素分泌异常而发病。

  治疗上,使用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法。临床上常采用激素治疗纠正水盐潴留,可用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等缓解临床症状,也能对消除某些临床心理反应起到一定暗示作用。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疗法改变病人对“月经”的错误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催眠疗法对精神紧张者效果很快,轻度迷睡即具有明显的症状减轻作用。转移控制法是一种经验治疗,要求病人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自己周期性情绪变化的特点,在情绪不好之前,积极活动,尽量找一些自己有兴趣爱好的事来做,可以使用音乐、绘画、书法疗法,避开易发生冲突烦恼的事情,从而减轻症状。

(实习)

  因而有的病人情绪低落、苦闷、抑郁,常隐瞒作过这种手术,青年妇女常担心自己女性形象受损,自我完整感丧失,担心会影响夫妻性生活。有报导术后患神经症的占50-70%,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

  对子宫、卵巢切除综合征的治疗,应重视术前心理咨询。术前医生和护士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意义及方法,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一般术后不会影响夫妇性生活,手术不会改变妇女的形象,术后要保持年轻患者女性性征,可定期用雌激素药物即可。对心理矛盾、疑虑过多的病人,要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消除各种疑虑。另外,要做好患者丈夫及亲属的工作,术后应从多方面关心病人,从而减少病人的压力和精神负担。

(实习)

  据统计孕产期出现心理障碍者可占17%。常见的有:①妊娠心理矛盾冲突:如初次妊娠常有期盼和担心,包括 担心胎儿畸形,担心胎儿性别,担心难产,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好母亲等多种矛盾心态等。随着分娩期迫近,一些神经质个性的妇女可出现焦虑、忧郁、愤怒、任性等心理异常。②情绪不稳定:不少孕妇有莫明的恐惧或烦恼,可能与妊娠不适有关;有的因怀孕而“居功自傲”,依赖性增加,常为一些无关小事斤斤计较,生气发火哭闹。③分娩时的恐惧-紧张-疼痛症候群:性格脆弱的初产妇尤易发生。恐惧紧张情绪可通过内分泌及神经通路致使分娩无力,平滑肌紧张,痛阈下降,敏感性增加,由此更加剧恐惧体验以致胎儿宫内缺氧窘迫,或诱发子痫和难产等。④未婚先孕者情绪复杂,反应强烈,有的自责悔恨,甚者可致精神异常。

  心理干预问题:①心理咨询:应对初次妊娠者提供妊娠分娩知识的心理咨询,改善他们的认知方式,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妊娠分娩。②松弛疗法: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情,思想松弛、精神乐观、生活规律,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的平稳协调,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应该运用“放松功”,第二产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增加辅力,对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有积极意义。 ③音乐疗法:优雅的音乐与胎教,利于母亲及胎儿身心健康,对减轻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妊娠期间各种情绪创伤,重大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可导致情绪异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早产、妊娠剧吐、流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障碍及分娩时产力异常和难产的发生。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频繁旅行也可致流产、早产;性开放、性生活不节制,易致异位妊娠、 流产、早产的发病。这些也都需要引起注意。

(实习)

  尽管手术方法上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术后躯体并发症已极少,但由于受术者均属健康人,从个人来说,并无通过手术解除痛苦的需求,因此她们往往积郁着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心理改变也较一般妇科手术者多。胡廷溢(1983)报道57503例绝育妇女中,术后患神经症的77人占0.13%。也有报道输卵管结扎术后患神经症达0.32-2.2%。另外,人流引起“人流综合征”也时有报导。

  术后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候群,有的出现癔病性瘫痪、强迫症等表现,有的表现为意识障碍,产生阉割心理,认为有生理缺陷,自我统一感、完整感丧失,性功能障碍,自尊心下降,性格改变、心情压抑、谨小慎微、妒嫉他人、对外界存有戒心,有的出现其它心身改变如焦虑紧张、悲观抑郁、躯体不适,甚至可诱发反应性精神障碍或症状性精神病。有的病人还可出现隐瞒手术情况,依赖、请求补偿,迁怒于他人等心理防卫表现。

  有的病人可表现全身性“人流综合征”。因对手术恐惧,在扩张宫口或吸宫时局部剌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产生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抽搐、晕厥;有的病人在人流数小时后出现晕厥、恶心、呕吐、心悸、下腹疼痛、子宫增大、宫腔积血;或因手术应激致内分泌改变而出现闭经、月经不调等。少数人在人流绝育术后出现忧郁、后悔、自责、负罪感、抵触、冲动、消极、厌世或绝望等。

  出现计生手术后心身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人是由于对计生手术有各种不正确认识,心理矛盾重重,甚至有的担心手术会影响女性的魅力和性欲。另外,手术器械的剌激会使许多妇女产生焦虑与恐惧,她们害怕疼痛,担心手术意外和后遗症等。个性特征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报告结扎术后身心障碍患者的气质类型,强而不均衡型的占46%,弱型44%;这些人表现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心胸狭窄、情感脆弱或暴躁,个人意识强。另外文化程度低的农村妇女患病率最高,其中以文盲及小学文化者居多。

  心理干预问题。应注重计生术前心理咨询,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宣传计生手术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不会影响女性魅力等。通过教育、鼓励、疏导,矫正病人的非理性认识,使病人能以科学态度看待手术,缓解紧张抵触情绪;指导病人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或自律训练,消除其紧张心理反应,增强适应能力。医护人员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动作尽量轻柔,同时给予良好的语言暗示叫病人不要紧张,做深呼吸,指导病人放松腰部及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对被动、依赖者,应向她说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自理生活对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的益处;要正确理解和体谅病人的索取心理,对其提出的过份或无理要求应善加疏导,切忌草率斥责,避免产生新的心身不适。

(实习)

  此病病因复杂,争议也较大,目前多数学者同意是由心理因素、颌因素和体质健康因素等综合引起的。异常的心理活动及颌干扰均可造成咀嚼肌群的痉挛和疼痛等,而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则会提高局部对不良剌激的敏感性,最终导致发病。研究发现,此病患者中多数人有心理异常,但这种异常并没有共同的特征。Lapton用MMPI测验发现,此类患者性格刻板,超常态,且好竞争,情绪易紧张。临床还发现,许多患者有情绪紧张、神经质、焦虑易怒等心理表现,并有腱反射亢进及肌肉跳动等全身症状。

  治疗上应同时采取多种手段,针对心理因素采用精神支持加生物反馈治疗。首先给病人以友爱,尽快帮助他们找出情绪不佳的社会诱因,然后运用生物反馈训练自我控制,从而缓解局部痉痛、张口受限和关节弹响等症状。

(实习)

  Bernier等报导,军队群体中的牙科急诊(包括牙周病)在战争期间增加,认为这是由于应激和口腔卫生不良相结合的结果。

  此外,考试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可引起发急性坏死性齿龈炎(ANUG),该病也是一种与应激有关的疾病。

  其他口腔病,如复发性口疮、口腔白斑和磨牙症等都属非感染性病变,且均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复发性口疮在病人体质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是妇女月经期)时发病率增加;也有报导复发性口疮患者的A型行为问卷得分值高于常人。口腔白斑患者多具有心理创伤的既往史。磨牙症,人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情绪紧张使肌肉张力增加所致,发生在夜间者则是由于病人入睡后大脑内仍有局部兴奋点未受到抑制,甚至较白天更为亢进所致。

(实习)

  近几十年的行为医学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样,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也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生存期。

  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目前大致涉及以下几方面认识:①具有某些情绪或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②直接影响癌症发展和转归的内分泌和免疫防卫功能,受患者本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③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的病人,其生存期较长;④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

  (一)生活事件与癌症的发生

  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癌症病人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中尤以家庭不幸等方面的事件,例如丧偶、近亲死亡、离婚等为显著。 Leshan(1966)指出,肿瘤症状出现前的最明显心理因素是对亲密人员的感情丧失;作者(1987)调查发现,癌症病人发病前的家庭不幸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普通病人高。类似的研究报告还非常多。在一组接受心理治疗的癌症病人中,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半年到8年期间曾遭受过亲人(配偶、父母、子女)丧亡的打击,而对照组则少得多。此外,寡妇的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独身妇女乳癌发生率较高等。这些都证明,负性生活事件与癌症的发生有联系。

  (二)应对、情绪反应与癌症的发生

  进一步的研究还证明,生活事件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那些不善于渲泄生活事件造成的负性情绪体验者,即习惯于采用克己、压抑的应对方式者,其癌症发生率较高。例如,Grossarth (1980)指出,不愿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压抑是癌症发病的心理特点;作者(1987)和高北陵(1989)等也证明,癌症病人对挫折的消极情绪反应比对照组明显。

  (三)个性特征与癌症的发生

  某些个性特征例如过分谨慎、细心、忍让、追求完美、情绪不稳而又不善于疏泄负性情绪等,往往使个体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更容易“遇到”生活事件,在相似的不幸事件中也容易产生更多的失望、悲伤、忧郁等情绪体验。这些个性特征被证明与癌症的发生有联系。例如,作者(1987)通过EPQ测查发现癌症病人的E量表分较低和N量表分较高,这与上述个性特征有一致性。近年,行为医学界已将上述个性特征概括为“C型行为”,并正在探讨C型行为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四)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展

  前面讨论的关于生活事件、应对、情绪、个性特征等因素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其资料大多来自回顾性研究。能否肯定这些因素就是癌症发生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即因为患癌症才报告较多的消极因素),目前尚难定论。相比之下,关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过程及癌症的发展和转归是否受病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问题,则结论比较肯定。不少作者(如Stoll B,1982)证明,具有以下一些心理行为特点的癌症病人,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①能始终抱有希望和信心;②能及时表达或发泄自己的负性情感;③能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和有快乐感的活动;④能与周围人保持密切联系。相反,消极的心理行为反应则加速癌症的恶化过程。因此,结合癌症病人具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其信心,改善其心身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心理生物学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免疫中介机制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转归(Baker,1987)。例如,紧张刺激使人陷于抑郁、沮丧时,ACTH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乃至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调查表明,丧偶者的淋巴细胞转移功能明显低下,说明经历不幸事件者的免疫备用状态不良;动物实验也证明,在紧张的回避条件反射实验环境中,小鼠多项免疫功能受损,致使皮下接种6G3HED淋巴肉瘤细胞的成功率和生长率提高。

(实习)

  为了防止病人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应,不少人主张对病人实行信息封锁。但是,由于“保密”会使医务人员有意无意地在心理上与病人保持距离,而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任何信息包括语气、表情、态度等都非常敏感,结果很少能真正做到保密。一旦病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领悟到部分真相后,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被抛弃感和被蒙骗感,至此病人的孤独、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就会特别深刻。因此,目前多数学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主张应该给癌症病人提供真实的信息。

  提供真实信息的原则是“热忱加诚实”。在具体作法上,医务人员应在了解病人的具体心理条件如承受能力基础上,有计划地告诉病人的病情及相应的各种真实信息,同时又要始终注意保护病人的期望和信念。例如,提供癌症诊断信息时,要同时指出:“同样的疾病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意即你的情况不一定是最坏的)”。有条件时还可向病人介绍某一位同类病人最终是如何康复的情况。又例如,当诊断已明确的癌症病人担心或询问今后是否会出现疼痛、呕吐(因化疗)、伤残(因手术)时,医务人员在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应指出这些结果有时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可能不严重。在这里,病人的期望始终受到保护,因此有利于病人在心理上作出调整,以积极的心理条件配合医疗。总之,告诉真实信息不等于权威式的“宣判”,同时也要避免反应迟钝、闪烁其词或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二)癌症病人的情感压制问题

  实际研究显示,癌症病人较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否认机制。在许多情况下,癌症病人只不过是有意识地强行控制自己的情绪,仅仅在外表上表现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是情感压制(suppression)。情感压制的病人虽然也愿意谈论一些肿瘤问题,却不愿涉及自己的真实情感问题。情感压制的结果往往进一步恶化病人的心理环境,产生更多更复杂的心理反应。

  因此,必须善于识别病人是真正的“否认”还是情感压制,并对那些有严重情感压制的病人及时进行有关情感表达或渲泄的心理指导。具体作法包括:①对病人表示关心和理解,形成忠诚的人际关系,使其愿意表达自己深层次的负性情感体验;②有意识地向病人指导或示范表达情感的方式;③对病人偶尔的情感表达作出从容、理解和友好的反应,并以言语、表情或触摸立即加以强化,促使其进一步表达;④对病人暂不愿讨论的情感问题表示理解,欢迎随时再讨论;⑤认真分析病人每次表达的问题,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从根本上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增强病人的期望和信心;⑥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家属也应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病人。

  (三)恐惧与抑郁

  癌症是“绝症”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这甚至使癌症恐惧症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恐怖症之一,更不用说癌症病人本身了。焦虑和恐惧往往是由于对死亡、疼痛或残疾等后果的担心。通过认知疗法与病人进行公开讨论并提供一定的保证;再指导放松训练和其它应对技巧,有助于降低恐惧情绪。

  抑郁也是是严重影响癌症康复的一种负性心理因素,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动机或行为。由于上述情感压制的影响,抑郁反应常需要经过更深入的晤谈或使用一定的症状量表才能被发现。癌症病人的抑郁反应有身体上的原因,例如体弱、代谢紊乱、药物的毒副反应等;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原因。应指导病人进行积极的想象(国外报道想象疗法或冥想有效),用鼓励或强化的方法增加病人作力所能及的活动,增加新异刺激;提高社会支持程度(如帮助配偶与患者保持以往的亲密关系);个别严重抑郁病人可使用三环类等抗抑郁药物。

  (四)疼 痛

  研究证明,某些癌症病人的疼痛本身并不一定严重,主要的问题是疼痛伴随的害怕、绝望和孤独感等心理反应使病人无法忍受。对此,医务人员应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实质,并在可能时使用催眠或其它想象技术,以减轻疼痛程度。也有人报道用抗焦虑药物可降低癌症疼痛。由于癌症疼痛一旦出现,将会在心、身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故合理的方法似乎首先要考虑尽量避免或推迟癌症病人疼痛的出现,然后才考虑疼痛出现后的其它心理行为问题。因此,有人提出对晚期癌症病人应及早用药控制疼痛,不必过多考虑止痛药的各种禁忌。

(实习)

  王教授告诉记者,有资料表明,当前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10,这些人易患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某些皮肤病等等。由此可见,不良心理因素对健康危害不亚于病菌,而良好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则胜过保健品。

  王教授指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心理测量量表上一般有以下一些依据:一是情绪是否稳定而愉快,这是衡量的核心标准;二是智力是否正常;三是思想和行为是否统一,如不统一就是有病的表现;四是反应要适度,反应过快或反应迟钝都不健康;五是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六是年龄是否符合心理年龄特征。

  从王教授对上万名学生所做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一些常见症状的表现: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该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王教授认为学生的这种表现与学校过分追求分数所导致学生刻板。谨慎的个性有关。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时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占自己便宜;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抑郁问题的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严重的可能有自杀念头。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理烦躁。不踏实。王教授指出,造成这种问题的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测试结论中学生问题最多的要数学习压力感,有1/3的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感到负担太重。王教授说;这也是导致其它心理问题的-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的表现是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问题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王教授强调指出,一些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是才是得了病。发脾气、摔东西时就不是病。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家长应对照自己孩子有上述心理问题方面的表现,切不可等闲之。

(实习)

  举例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头痛,注人药物时患者的感受,加以医生语言强化暗示,注射完后,患者的头痛果真好了。这种效果不是药物的作用而是由于暗示的结果。

  暗示治疗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两个因素:

  (l)个人接受暗示性的程度。这与人们的素质、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当时的心境和健康情况等有关。一般讲,癔病性格者、女性、儿童与文化程度低的易接受暗示,心境困惑或健康情况不佳时易接受暗示。

  (2)与信任度有关。如果你对某人有高度信仰或崇拜,那么你就越能接受他的暗示。通过暗示,患者获得某种安全感或保证,从而振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调动个体内在的潜力,使疾病过程发生转机,所谓“诚则灵”就是这个道理。

(实习)

  一、神经衰弱

  本病是以慢性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突出易于兴奋、易于疲劳和衰竭为特点,伴有许多躯体性症状和睡眠障碍。

  [诊断要点]

  (一)、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二)、有易于兴奋、易于疲劳和衰竭及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

  (三)、病程有反复波动和迁延的倾向,波动常与精神因素包括心理反应有关。

  (四)、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和化验检查未发现相应的病理改变或其他精神疾病。

  [治疗要点]

  (一)、精神治疗把疾病的知识交给病人,调动他们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为巩固疗效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加强体质锻炼,克服不健康的性格。

  (二)、药物治疗

  1.选用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减轻焦虑,稳定情绪,改善睡眠、松驰肌肉和紧张状态。

  2.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和增强机体代谢,适用于衰弱状态病人,每周六次,30-40次为一疗程。

  (三)、物理治疗对头痛头晕病人选用直流电钙、溴离子透人,共鸣火花。

  二、癔症

  [诊断要点]

  (一)突然起病和突然消失,而无残留症状。

  (二)急剧和持久的精神因素是重要的发病原因,以后发病可联想初次发病情景而引起。

  (三)具有癔病性格。

  (四)症状多样,在情感爆发和精神发作时,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其躯体功能障碍,检查未见与临床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

  (五)病人对躯体症状常泰然漠视,而精神发作时防御反应存在。

  (六)症状的产生和消失与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联系。

  [治疗要点]

  (一)精神治疗

  ].暗示疗法 在语言暗示的同时,对症可选用氨水吸人、针刺、注射用水肌肉注射,10%铺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电兴奋治疗等。

  2.催眠疗法 医生用一般语言催眠或用2.5%硫喷妥纳作静脉缓慢注射,诱导病人进行催眠状态后再进行语言暗示。

  (二)针刺或电针疗法癔病性痉挛发作,取穴人中、合谷、太冲、下肢瘫痪取涌泉、太冲阳陵泉。

  (三)药物治疗常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宁等,兴奋躁动者,给予氯丙嗪25-50mg im或氟哌啶醇5mg im,安定10-20mg im。

  (四)物理疗法对瘫痪、挛缩、顺逆、呕吐等可选用直流感应电兴奋治疗。

  三、焦虑症

  本病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和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临床特点.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为焦虑发作,并伴有植物神经机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

  (二)、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引起焦虑状态。

  [治疗要点]

  (一)、精神治疗 向病人说明疾病的性质,解除病人对焦虑发作的精神负担和心理恐惧,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二)、药物治疗改善和控制焦虑症状,常选用安他乐25--50mg tid,安定2.5--5mg tid,利眠宁5一10mg tid,安宁0.2-0.4mg tid。改善睡眠可用硝基安定5一10mg qn,舒乐安定l一2mgqN、或其他巴比妥类药物,对急性焦虑发作可用安定肌注或静脉注射,口服要比常用剂量大。多虑平、阿米替林对焦虑有效,与抗焦虑药合并治疗效果较好。

  (三)、松驰疗法气功、太极拳、站桩均可使全身松驰作用。

  四、恐怖症

  本病指对某一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剧烈的恐惧,明知无危害,但不可克服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

  [诊断要点]

  (一)精神因素起着重要的病因作用。

  (二)对某一物体、某一活动、或处境产生一种莫明的恐惧为临床主要表现。

  (三)由恐惧产生的焦虑躯使患者采取回避行为。

  (四)明知恐惧不必要,但无法克服。

  [治疗要点]

  (一)行为矫正疗法是恐怖症治疗最好的效果。

  (二)安定类药物使用有抗焦虑作用,使肌肉松弛,紧张减轻,有助于消除恐惧。

(实习)

  人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从之一界说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性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改变。

(实习)

  (一)心理动力学说

  主要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他们认为心身疾病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与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贡献。Deutsch提倡器官语言,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Alexander则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出现器官症状,可见心理动力是病因,而发病机制则各人解释不尽相同。

  (二)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是强调病因,则心理生理学说着重于发病机制。Cannon的“应急”(emergency)反应,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都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Selye的“应激”学说更带动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近年来发展较较快的临床心理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相结合,对于将心身医学整合到临床各分支学科无疑将会有极大的推动。其实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遗传素质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心理生理学方向的倡导者是Wollff和Holmes等人。

  心理生理学说在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不是Selye的应激概念)有充分的体现,可以认为是当前心身障碍致病学说的代表。

  (三)学习理论

  传统的学习理论,只是指条件反射学习,不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还是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都是将强化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来说明的。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固然有条件反射的因素存在。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及模仿(modeling)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是A.Bendura为代表的学派提出的。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有以下四点。

  1.观察学习与模仿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vicariouslearning)是指借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掌握复杂的刺激,反应、强化相互关系的学习方式。模仿也是观察他人行为后,进而仿效的学习活动与观察学习不尽相同。

  2.学习与行为表现学习中吸收信息,而行为表现是根据新信息、新认识做出的行动。所以,学习并不一定有行为表现,这说明“学习”与“行为表现”并不一定相同。

  3.强化的作用个体可以不经过强化来学习,即强化并非观察学习所必须。奖励与惩罚只是观察者提供参考及有用的信息;强化影响的是表现,而不是学习。

  4.自身行为影响个体不仅受他人行为影响,也受自身行为影响。前者称为替代性强化(Vicariousreinforcement),而后者则称为本能性强化,是个体自身以内化标准规范强化行为。

  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习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奖励性强化);也有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习得的。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并无强化的影响。又如医学生中常见的是学什么病,出现什么症状,则完全是认知后的自我暗示,可以纳入本能性强化。

(实习)

  按各器官和学科分类有:

  (一)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不齐等。

  (二)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四)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五)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等。

  (八)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九)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十)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

  (十一)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十二)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等。

(实习)

欧立停

适应症:
用于成人及6至17岁儿童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冶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详细]

零售价:¥82元/盒

网上药店:健客大药房CFDA

更多>>

  概念:

  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病因:

  一开始,神经衰弱就被看作是可由素质、躯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整体性疾病。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都可成为神经衰弱的病因。

  有人则认为本病完全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过度紧张,特别是过度紧张引起的不愉快情绪,是神经衰弱的原因。又有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疲劳状态,由过多的心理冲突引起。

  我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因难,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其次,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相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再次,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慢性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神经衰弱起病的诱发因素。

(实习)

  神经衰弱一病的发病病因目前说法不一,但是总的不外乎是西医和中医两人方面的说法:

  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据有关资料统计,脑力劳动者发病占96%以上,这也间接地说明神经衰弱与过度脑力劳动有关。但是,有些人常年加班加点,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未发生过神经衰弱。这说明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而作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该记住"劳逸结合"这一名言。

  中医认为致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过比较公认的还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对于不良情感诱发病症,古书上有不少记载。如狂喜可致精神病,范进中举这个典故,说范进一心想中举,几次考试都落榜,由于勤奋学习,终于实现他多年来的愿望,过分兴奋而患了“癫狂病”。这就说明任何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都会引起身体疾患。

  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失意之事,如失恋、夫妻关系不膈、上下级同事间关系不好、意外打击、高考落榜等。如不能正确对待,均引起本病的发生。

(实习)

  中医认为,除上述外,另有四个方面亦可以致病:1、情感所伤。中医认为情感所伤可使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延,而忧动心神、神不得安则不寐。2、体虚久病,身体虚弱,肾阴耗伤,不能牵于心,水火不济,心肾不支而使神志不宁,因而不么寐。3、劳倦思虑太过会伤心心脾,伤于心则血暗耗,伤于脾则纳少,二者导致血亏虚,不能营养于心,心所失养,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4、饮食不节,或过食少食,能使肠胃受伤,胃气不和,表现为卧不得安,即不能入睡。

(实习)


  按照“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应首先去除致病的根本原因。因为神经衰弱本质上是一种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所以单纯依赖于某种药物的治疗方法是不会有成效的。何况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效药。而应该针对导致疾病的各种精神因素人手,对发病的真正原因、症状形成机理、影响症状波动和治愈的因素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如果患者本人不能有所领悟,就应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与发病有关的隐私坦率地告诉医生,以求得医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达到根除这些致病因素的目的。

  治疗神经衰弱如果单靠某一种药物,效果一般是不会很好的。一般来说,治疗神经衰弱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它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对症治疗及中医中药等等。综合性治疗效果较好,但对每一例神经衰弱患者,还庞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亦即因人而异。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