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经组织论证和审定,将胃痛宁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络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调出非处方药目录,按处方药管理,同时对上述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要求注明“请...
希腊一项研究显示,对血压控制较好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午睡有助降低血压,效果类似其他已知降压手段。阿斯克莱皮翁综合医院研究人员招募212名平均年龄62岁的志愿者。他们都是高血压患者。研究人员让他们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
德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睡眠有助于增强人体白细胞抵御感染的能力,进而提升免疫力。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斯托扬·迪米特罗夫博士针对一种被称为T细胞的白细胞进行了研究。T细胞对于人体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能够识别并...
古人云:“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说明人的脚部变化能够反映身体旺盛程度与衰老变化。中医有“脚为精气之根”的说法,脚部有众多穴位,还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脚部的冷暖感觉、色泽变化...
3月14日是今年的世界肾脏日,本次世界肾脏日的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也是脆弱的器官,认识到肾脏所面临的负担和危机,对肾脏疾病预防和管理很有必要。本期特邀请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权威专...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3月7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哪怕每天只喝一杯酒,也会使得血压升高。他们认为,酒中高含量的热量可能是致使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而高血压会增加人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机率。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只...
都知道适当运动有益健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即便步入晚年才开始运动,也同样有益,关联死亡风险降低。研究涉及31.5万余名50岁至71岁研究对象。研究人员了解他们青少年时期、青年、壮年、中老年时期的体育活动...
“老人总说孩子流口水是因为长牙齿,我家孩子牙还没有齐整,口水却像拉了丝的麦芽糖一样没断过!”小茗已经两岁了,她的妈妈每天包里还总带着几条口水巾,非常苦恼。婴儿时期流口水是正常的,辅食及萌出的牙齿刺激神经、唾液...
“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尽快组织中药行业专家、研发单位和对中药创新有积极性的企业,厘清中药创新的发展脉络,研究制定符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的系列中药审评审批改革制度和办法。”全国人大代表、康缘...
3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宋河发教授做客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加大医药创新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
3月11日,长春金赛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冯晓做客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加大医药创新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场论坛上,从事药物研发已34年的冯晓表示,中国...
陈雪峰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我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有一项数据是询问被调查者最需要哪方面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孩子”排在第二位。“希望走进孩子的内心,首先需要了解孩子,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纯玉建议,在辅助用药目录政策推行中,要进一步明确辅助用药遴选标准。唐纯玉代表表示,2018年12月,各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相继下发关于上报辅助用药目录的通...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董童)3月10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在人民健康联合人民幼禾主办的“健康之路从小开始”主题...
如何破解“数据孤岛”问题,让人工智能为医疗服务?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委员表示,目前许多大医院已经开始尝试电子化病历,但这些病历相互之间不连通。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标准,把这些数据尽量统一、规范且有秩序地进...
广西卫健委副主任夏宁委员认为,我国康复医疗事业起步晚、基础薄、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夏宁委员建议,更新康复医学学科设置标准,加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康复项目医...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孙博洋)3月7日上午,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做客人民网,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李西廷就减税降费、医疗器械行业如何发展、创...
临床上有很多药物可以影响钙质的吸收或代谢,这些药物可能对骨骼存在有害作用,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在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中,以下六类最常见。 1.糖皮质激素。它对骨质的影响最大且常常被忽略。就拿最常用的口服制剂...
病到底从哪儿来?遗传(内因)和环境(外因)哪个才是主因?《自然—遗传学》杂志最新刊登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首次分析了560种疾病的致病主因,为我们大致揭示了得病的一个真相。环境比过去认为的更致病研究人员从4500万美国人...
说起慢病,人们并不陌生,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慢性病人。慢病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一组疾病。引发慢性病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年龄等不可改变因素外,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