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我和“插友”们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龙湖五队插队落户。在那认识了“咬指”。他娘生了好几个小子都没留住。 按照村里迷信说法,生他时一狠心咬断了他的小指,大家就叫他“咬指”。   那时北大荒水草丰美  ...
  每当听到“常回家看看”这一首歌,令我思绪万千,不堪回首当年在磋砣岁月年代时探亲回家的情形。   时过境迁,转眼已是30多年过去了。当年上山下乡时的男孩女孩们,如今都逾天命之年。岁月流逝,吾辈正在走向衰老;真因为...
  1982年,去商店买猪肉等物质都要排队,猪排骨、猪肚、猪心往往被商店的熟人、亲戚、朋友和机关干部走后门买走了,我们那的情况更是如此,人们意见很大。   当年8月17日,我听说湘潭解放路肉食水产商店买排骨走后门的人多...
  1968年,湖南桃江一中处于停课闹革命阶段,“造反派”外出闹革命,“保守派”留守在校。当时,我们看到有一面毛主席万岁锦旗,挺好看也挺有时代意义。于是我们便生发学会针织的念头。   不几天,念头变成现实。我们几个相...
  70年代末,4月的一个月夜,深圳沙头角海滩,月光下,梧桐山巍峨的身影隐约可见。若想从深圳以东偷渡,梧桐山是必经之道。过了梧桐山,就要躲过边防军和民兵的监视,下海泅渡。多少人在此跋山涉水,偷渡“逃港”。   海上漂来偷...
  1953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也是我大喜之日。但我们都没想过声张,静悄悄领完结婚证就行。   这天,我们开完纪念日庆祝会。主席台上的李县长突然说:“大家别走,等下吃小毕小宋的喜糖。”语毕,有同事端出糖果。...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第一研究室,成为一名见习技术员。室主任姓孙,留苏博士,身材魁梧,满脸大胡子,酷似外国人。   1965年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派代表团来广西考察,代表团团长是孙主任在苏联...
  政治运动中,我的父亲成了“历史反革命”。从此,正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我与三好学生绝缘。   1964年下半年,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生活雪上加霜。班里评补助,我没有资格,我可能会辍学。怎么办? 就在我绝望之时...
  1971年1月8日,我第一次领到了工资32元(一级工)。   怎么用这笔“处女薪”?同住一个工棚的费云、周刚等都和我一样,小人发财如受罪,心痒痒。   最后,我们8个纯爷们达成共识:让刘成给出主意。但刘成这厮拿走我们的“处...
  1964年夏季,我突然发高烧,排出的大便像黑泥似的,身上不时隆块。医生束手无策,从市里请来专家,结果依旧迷茫。   父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一位老中医。那位老医生皱着眉头:“这孩子的病很罕见。”他抓来把茅根给父...
  记录下甜蜜的摄影师,他们的结婚照由谁拍,是什么样?今天,青岛的照相师傅苏学刚和杭州慧光照相馆的谢师傅就来说说自己的结婚照。   白色蕾丝花边,拖地的裙摆,漂亮的头纱……1980年3月,我跟丈夫江功举拍了让朋友们羡慕...
  1986年9月25日,才宣告破产不久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整体拍卖。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宣布倒闭的公有制企业。它的倒闭改变了工厂职工的生活,也拉开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破产风的序幕。   负责宣布破产令,他们叫我“送...
  1953年一个星期天,鱼雷快艇支队的部分战士正在小青岛港里游泳解暑,全然不知危险正在接近。   鲨鱼闯进码头来   我正在支队值班室,电话突然响起,码头岗惊慌地向值班员报告:“浮标……鲨鱼。”我直奔码头。原来,一条...
  1969年4月1日,我们南宁一中56名学生被分成两批赴广西西林插队。28名初中生被安排在古障公社泥洞大队,另外28名高中生则安排在马蚌公社,其中有我。   一天傍晚,两位从泥洞大队步行50多公里过来的学妹向我们诉苦,说她...
  最近,课文里用不用鲁迅文章的事成了一时的热点。这让我想起一件和鲁迅有关,让我啼笑皆非的事情。   获得上清华的机会   那时上大学实行推荐,我们厂给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名额,我也报了名。最后根据报名的结果来看,只...
  1966年,我13虚岁,正在初中一年级读书。那年的儿童节,《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敲响了我一家十多年磨难的丧钟!   儿童节后的一周里,学校组织我们去参加万人大会。在上万人的与会者里,有...
  中秋节这个富有情感意味的节日,总能激发我很多感触,我想起20年前的一件事。   1990年中秋前几天,我收到儿子鄂平从海南飞机邮到武汉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两斤椰子月饼!当时,我夫妇俩想不到儿子会寄月饼,感动得差点流眼泪...
  中国的帝王,生前生活奢靡,死后亦不愿节俭,把陵墓修葺得比生前住的宫殿还要豪华。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修陵墓修了53年。厚葬成了中国丧葬文化的最典型特征。   既然陵墓也有皇宫一样多宝贝,而皇宫里的宝不敢抢也抢不...
  历史上曾有一个凶猛强悍的女儿国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一妻多夫制”的国家有三个:一是《北史》中的嚈哒(yàn dā),另外两个是《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和名蔑。其中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嚈哒国,以其民风强悍、凶猛善战著称于...
  众所周知,红军开始“长征”之后,相当一段时期由于形势复杂多变,并没有很快就确定自己的“长征”路线。最后让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作出红军“长征”目的地即终点的决策这一历史契机的,是1935年9月16日红军攻占了川甘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