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率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休息厅,商谈共庆劳动节。毛泽东在讲完了欢迎党外人士提出批评意见后,突然话锋一转,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的想法。此言一出,令在场的民...
  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当天,《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简称《译丛》)试读本向社会发布,其内容多来自当年英法联军里将军、士兵等回忆,比较真实。《译丛》首次披露了圆明园被毁真相:英法火烧圆明园是以此逼迫清政...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民国政坛异军突起,其叔父陈其美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   陈其美出身于浙江吴兴的一个破落世家。15岁时便辍学经商,供大哥陈其业(陈氏兄弟的父亲)和三弟陈其采读书。1906年...
  名人爱花者甚众:向日葵和鸢尾花肯定让人想起梵高,英国首相兼作家迪斯雷利最爱报春花,张伯伦执著兰花,德国总理阿登纳钟情玫瑰,一种深红玫瑰以他命名。文豪们更在字里行间抒发对花的热爱,比如王尔德尤爱百合和向日葵,他在...
  方世玉是功夫片中公认名气最大的少年帅哥,武功也厉害,自幼被母亲苗翠花用药水泡大,练就一身铜皮铁骨,刀枪不入。20世纪70年代张彻改拍少林题材功夫片,傅声饰演的方世玉深入人心。由于张大导演最爱渲染惨烈死亡场面,“靓...
  在很多传说和野史里面,慈禧都被描绘成一个贪婪、自私而淫荡的女人。之前帮助慈禧画像的那个美国的卡尔小姐,在宫里不但没有好好安分守己,更是胡说八道一大堆。她说慈禧是一个和李莲英一个浴盆洗澡的怪物,而且光绪皇帝...
  陈光是我党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位传奇战将,他一生战功显赫,指挥作战机智英勇,曾创造出不少有名的战斗范例,但作为林彪的部下,性格倔犟、耿直刚烈的陈光,虽然早期救过林彪的命,但也多次与林彪发生过冲突,因而与林彪结怨颇深,遭...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的今天,无数中华英雄儿女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至今仍健在的老志愿军中,年已八旬的九江老人朱勇,曾是志愿军六十五军一九三师独立营一名后勤供给员...
  1974年秋天的一个中午,知青点附近山上着了火。浓烟冒上天际,大队广播站一遍又一遍地广播,要求共产党员、贫下中农和知青前去救火。   我们下田回来,刚做好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就带上砍刀,最先赶到山上。这时浓烟变成了...
  1969年9月,我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龙湖五队插队落户。当时,林业局每年冬天按计划进行采伐,开春后就植树造林栽东北红松。植树前,得在植树区内用镐头挖出直径80公分、深60公分的泥坑。   我们生产队到林业局承揽到了挖...
  1969年,我作为知青下放到农村。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去仓库开社员大会时,右脚踩到一个尖尖的东西上,痛得我“哎哟”大叫,社员们围上来一看,一根半尺多长的铁钉深深地刺进了我的脚。   我忍痛把钉子从脚上拔出,顿时血如泉...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响应毛主席号召,1974年11月,我义无反顾地奔向农村插队。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赤脚下田出洋相的事。   我插队的地方,大部分稻田就像沼泽地,田里的泥稀而深,人陷进后越...
  我的右眼睛巩膜上至今留着一块色斑,那是当年眼睛出血时留下来的。   1969年,社会流行着针灸治病的热潮,我刚好在黑龙江虎林县下乡插队。由于我是近视眼,当地部队的卫生员就想试一下针灸治近视的效果。在他们“游说...
  2009年9月15日,北京西长安街,羊坊店路1号,京西宾馆戒备森严。宾馆的蓝色琉璃围墙外,每隔10来米就站着一名安保人员,几辆警车停在马路边待命。这一天,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在这里举行。   1978年的12月18日,冬至前几天的北...
  1968年冬天,我们村小学迎来了一位“老贫管”(主管忆苦思甜教育的副校长),他虽说不识字,但思想觉悟高,我们学生和老师都非常敬畏他。   一天,我们班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进行一场篮球比赛。顿时,操场上就出现了你争我...
  都说姻缘天注定。我的婚姻验证了这句话。   我1969年高中毕业后做了个回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开始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劳作。随着时间推移,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但由于我家经济条件差,没人给我介绍对象。父母四处求人,终...
  我老家在江苏高淳,当地的羽毛扇堪称一绝,其中有种圆扇,轻盈的绒毛中镶朵用碎布做成的布艺菊花,让扇子平添几分雅致。不过,那年头衣服做得少,大块一点的碎布都拿去缝补衣服或做鞋底了,剩下的小块碎布很有限。   我六七...
  我是湖南省航运局退休职工,曾担任长沙港务处“华山”号轮船船长,在1955年、1957年、1959年,3次为毛主席游玩湘江时驾船保安。   一看到主席就兴奋跳起   1955年6月20日,我突然接到组织指示,要我准备出船。领导反复...
  我是在6岁时被父母卖到少林寺的。   1936年夏秋,登封大旱,全县24万人有8万人缺粮,父母为了不让我饿坏,便把我卖了,出家为僧,然后全家人含泪前往陕西逃荒要饭。   我在8岁时开始练功,从此就没有停过,就连大年初一也不...
  看标题,也许有人会以为我是一个有来头的人物,其实这仅仅是一次西方记者与一个普通中国百姓(一个下乡当知青10年,又做工10年的百姓)的交流。领导要我接受他的采访,我也是茫茫然,也许我的经历符合记者要求吧。   听说要...